登陆注册
9205600000012

第12章 掌控自然的努力——中国巫术(9)

十三、巫术与歌、舞的发展

巫术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歌舞,在巫术中,歌舞是二位一体的。巫术的巫力来自巫师的咒语,咒是巫术中的神秘部分。歌的内容通常就是具有特殊巫力能驱鬼接神的咒语。歌舞源于原始人对声音神力和模拟动作神力的崇拜。它借助声音和动作来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大序》:“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原始人看来,歌舞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神秘力量,人通过歌舞可以获得神赐的本质,使自己和神联系起来。歌舞可以娱神,娱神的目的在于控制神灵,使神降福免灾。《周礼·春官·宗伯》云:“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悦远人,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作动物,乃分乐序之,以祀以享以祀。”王逸《楚辞章句》亦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古代的巫,是以歌舞为职业,以歌舞事神的。古代“巫”与“舞”同音,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巫”的小篆写作“巫”。《尚书·尧典》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百兽率舞”中的“百兽”,毋庸置疑,是头戴野兽面具的巫师。所以,“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显然是一种巫音巫舞。至于《周官·司巫》中,“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就明显是一种祈雨巫术仪式。古代行求雨巫术,必定要跳舞,甲骨文中有“雨”字头下加“舞”字的合文,即用舞祷雨。“卜辞”中常常可以发现以舞蹈求雨的巫术记载。

“世界上所有的原始民族都有其巫术和魔法,而所有的巫术魔法都采用过歌舞形式”。鲍昌:《舞蹈的起源》,《舞蹈论丛》,1981年第4期。考古发现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岩画,是原始宗教礼仪,特别是巫术礼仪的记录,其中大量是以歌舞为主题的。内蒙古阴山岩画有仿牲舞蹈图;沧源岩画里有人头饰牛角参与舞蹈的场面;广西左江岩画是骆越社会各种巫术活动的反映,而歌舞则是这些活动的共同形式。史前时代的原始人把音乐、舞蹈和各种巫术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当时原始人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从左江岩画中可以看到古代骆越人的诸多巫术歌舞。

(1)铜鼓舞

铜鼓是岭南古代民族之圣物,左江岩画有许多祭铜鼓的舞蹈场面。有击鼓图像,表示“鸣鼓以集众”,人们闻鼓声而至,由巫觋率领,在鼓旁、鼓下、鼓之周围蹲足起舞,尽情歌唱,举行隆重虔诚的祭鼓礼仪。

(2)祀河舞

左江临山傍水,常举行以歌舞为主要形式的祀河仪式。左江岩怀山第四组画面共有三条船,前后排列,每船数人,皆侧身,手前伸,腿稍弯曲,动作一致,船前后两端(表示在岸边)各有一群舞者,场面隆重而热烈。

(3)面具舞

左江岩画多次可见头戴兽形面具,腰间佩带环首刀的巫师,带领众人歌舞的画面。据认为,这是骆越人祀鬼神的巫术活动。

(4)庆功舞

宁明花山第四区第九组岩画,其中心是一个高大的正面形象,其左侧和下方各有一群正面人像,手执小人跳跃而舞。外围还有舞者,或击鼓,或屈膝弯腰,或摇摆身躯,手舞足蹈,场面热烈,其他类似画面多次发现。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庆功舞,也是祈求战争胜利而举行的一种巫术仪式,表现的是献俘场面。

此外,还有羽舞、祈年舞等等。

巫师在请神、驱鬼或其他宗教活动中都要跳舞,所以,各族的巫师皆能歌善舞,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音乐家和舞蹈家。《晋书·夏统传》记载,浙江会稽的女巫章丹、陈珠等,“装服甚丽,善于歌舞,甲夜之初,撞钟击鼓,间以丝竹……在中庭轻步徊舞,灵谈鬼笑,飞触跳拌,酬酌翩翩。”我国北方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萨满”在施行巫术时,大都身穿神衣,头戴神帽,手持刀剑,口诵咒语,亦舞亦蹈,如痴如狂。其身上佩带的大大小小的铜镜、腰铃铿锵作响,钟鼓齐鸣,场面煞是惊人。土家族的巫师称“梯玛”,意为跳舞的带头人。壮族巫师称跳舞为跳神,也就是说请神必须跳舞,其舞姿粗犷有力,动作激烈,有踪灯舞、鲤鱼跳龙门等,其中有不少单身转、双身转、走马式、骑马式等,舞技高超,令人惊叹。《周礼》、《后汉书》、《唐书》记载的我国古代的傩舞是一种驱鬼或打鬼巫术性质的舞蹈。

舞姬造像被历代统治者奉为乐舞最高典范的“六舞”即《云门》、《咸池》、《大罄》、《大夏》、《大濩》、《大武》,最初也是巫舞。

《云门》相传是黄帝部族的图腾舞蹈,《左传》:“黄帝氏以云纪,是为云师而云名。”黄帝是天神,是龙的化身。《云门》是祭祀云图腾神,所跳的舞蹈,是希冀舞蹈能通神接鬼。

《咸池》相传是尧命令一个名叫质的臣子模仿山林溪谷的声音而作,舞蹈时用陶鼓和石片敲打出节奏,人们装扮成“百兽”跳舞,这种舞蹈显然源于狩猎生活,是一种模仿巫术舞。

《大罄》(又名《大韶》),相传是舜的乐舞。据《史记·夏本纪》载,其演出形式是“击石拊石”,“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很明显是一种巫歌巫舞。

《大夏》相传是歌颂夏禹治水的舞蹈。舞蹈时,舞者手执舞器,头戴皮帽,上身赤裸,下身穿素白裙子,随音乐的拍子,模仿治水战斗,周代用以祭山川。

《大濩》,据《通鉴大纪》载:“(汤)祷于桑林之社,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岁则大熟,天下欢洽,岁作《桑林》之乐,名曰《大濩》。”所以《大濩》是桑林祷雨的巫舞。

《大武》传说是周武王伐纣后命令周公所作,是着名的武舞,目的是感谢祖先神灵助佑,庆祝胜利,歌颂武王功德,故周代用它祭祀祖先。

宫廷雅舞除《六舞》(大舞)外,还有《小舞》,它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等等,这些舞蹈最初同样是巫舞。如《羽舞》,舞者手持白色鸟羽而舞;《皇舞》,舞者头上插羽毛,身穿翡翠羽毛,手执五彩鸟羽而舞;《旄舞》,舞者手执牦牛尾巴而舞。它们都源于图腾崇拜和巫术信仰,以为通过装扮成图腾的相似物而舞,就可以通神接鬼。

这些事实都说明,巫歌巫舞在歌乐舞中占有重要地位,巫术信仰和仪式对歌、舞、乐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十四、巫术与文学、医学和科学的发展

艺术和文学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文学的各种形式,诸如诗歌、神话、戏剧、故事等就越同歌舞等艺术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同巫术信仰和仪式密不可分。

最早的诗歌多是原始宗教礼仪的祈祷诗、颂神诗,最早的诗人自然是巫师了。当原始人用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去想像神灵,以为神灵也有同人一样的情感和爱好,企图用献祭、祈祷、赞颂等方法来讨好神灵时,最早的诗歌也就产生了。原始人认为诗歌具有魔术和咒语的作用,他们相信自己的语言的力量,可以控制自发的害人的自然现象。因此,诗歌很早就伴着宗教礼仪的产生而出现了。它最初是作为咒或祷词而产生的,是原始人在与自然的艰苦斗争中获得暂时的虚幻的自由与解脱的方式。

巫术也有自己的教条和神话。最古朴的原始神话开始于人类进入理性的科学思考之前,它是原始人为了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解释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创造出来的故事。因此,神话在某种意义上是原始人所作的对世界的最早探索,是人类求知欲的最早表现,是远古先民的“哲学”和“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话是一个解释系统。

但是,原始人对世界的解释,目的在于对世界的改造。由于神话对世界的解释是想像的、虚幻的,因而根据这种神话对世界的改造也就是想像的、虚幻的。这种对世界的想像的改造就表现为巫术仪式。所以,神话在远古先民那里不仅具有超现实的理论力量,而且也是根据这种理论而实施操作的巫术实践力量。例如,关于十个太阳栖息于一种名叫扶桑的树上,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的神话,必然导致人们不堪忍受酷热而实施射日巫术。关于图腾的祖先的神话,必然导致模仿图腾祖先神话的歌舞巫术表演,许多巫术仪式往往就是神话故事的戏剧表演,而神话往往又是对巫术仪式的解释,并将仪式合理化,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而这种装扮成图腾或戴上面具的歌舞表演实际上又是戏剧的萌芽,发展到春秋战国才出现大型化妆舞剧,汉代出现了“百戏”,进而发展为戏剧。古代的驱鬼辟邪巫术——傩舞,后来发展为傩戏。

在古代,医术是被包含在巫术之中的。《后汉书·伏谌传》注“艺术”一词曰:“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方、卜、筮。”医、方、卜、筮在古代都是巫术活动。巫是上古时代的知识分子,他合巫、医、史、卜于一身。《论语·子路》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把巫医并称,说明在古代社会中巫术与医术是合二而一的。

先民认为,病源来自鬼神,人患病是由于鬼邪作祟,所以治病多请巫师施行驱邪赶鬼的巫术仪式。巫师看病,先要诊断,诊断的方法,一是根据征兆和占卜,二是请神问鬼。治疗的方法,除了用一些神秘的巫术外,也用外科疗法、内科疗法、药物疗法。例如,人们认为许多外科病是鬼魂进入体内所致,所以用放血驱鬼的治疗方法,刀刺放出瘀血,鬼就随血跑掉了;用石针、骨针、骨锥、树刺、竹针等刺激痛处,以消肿止痛;用吸吮法吸出浓血,赶走鬼魔;用按摩法缓和病痛等等。这些外科治疗方法虽然同巫术形式联系在一起,但其中却包含着许多科学的内容。对于风湿病、关节炎、腹痛、感冒等疾病,巫师们也在施行驱鬼巫术的同时,采用火疗法、熏疗法、按摩法、服药法等方法治疗。可见,巫医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另方面又包含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巫医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医学知识,成为那个时代掌握医药知识最多的人。所以,我国古代的医字,写成“毉”。《管子·权修篇》:“上恃龟筮,好用巫毉”。古代医字乃是医字与巫字的合体字,正好说明巫与医是合二而一的。古代的名医皆出于巫医。《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相传巫咸曾为帝尧之医。他们对医学发展的贡献是应当肯定的。

巫术虽然是一种“假想的科学”,一种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的错误判断,但它却是早期人类对事物普遍联系的最初认识。巫术是根据这种认识,企图直接控制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一套技术措施。在无数次巫术活动实践中,人们也可能发现客观事物的某些真实联系,这就踏进了科学的门槛。卜筮和占星术本质上也是巫术,它同样是建立在对难以预料的人事和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交感的错误认识之上的,但它对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却有一定作用,卜筮曾广泛运用了数学知识。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占筮书《易经》,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含有深奥的数学知识,它是借助数学模式来进行占卜的。其中的八卦、重卦、三百六十四爻的排列组合方法,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概念,以及阳爻阴爻的组合变化,都有重要的数学意义,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古代的不少数学典籍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学九章》等书的数理知识都深受《易经》的影响。

古代各民族几乎都盛行占星术,它是根据星体的运行规律来解释人间事物,主要是利用日食、月食、新星、彗星和流星的出没以及日、月、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在星空背景上的位置变化来进行占卜。许多占星家也就是巫师,占星家们在长期观察天象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天文学知识,历史上的许多占星家就是最早的天文学家。《史记·天官书》:“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于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于宋,子韦;郑则裨灶;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臬;魏,石申。”这些人都是我国先秦时期的星占学巫师,也是天文学家。

此外,巫师对记载历史、保存文化也起了重大作用,巫师大都负有记载历史的职能。为了记载历史,流传文化,就需要文字,商代甲骨文绝大多数是用于占卜的记录,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原始文字,如彝族“毕摩”的彝文,纳西族“东巴”的象形文等等也都掌握在巫师手中,巫对文字的发明和文化传承的作用是没有疑义的。

随着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发展,我们一定还会发现巫文化与现代文化更多的联系,同时也为批判巫文化中的糟粕提供更多的帮助。

同类推荐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生死之魔咒

    生死之魔咒

    莫氏家族的女人活不过三十,男人活不过四十,千百年来,莫氏家族的人就如惊恐的老鼠一般活着这个吸血的魔咒之中。今天,是莫氏家族九小姐莫妮书十二岁的生日,确也是莫氏家族三当家享年三十九岁的忌日。她被逼无赖,踏上了寻找魔灵灯之路。魔灵灯!万魔的灵魂聚会之灯!不解的生死魔咒!传说,要降服魔灵灯必先成吸血之魔,或成吸髓之妖,亦或成万神之神。千百年来,寻找魔灵灯的人都是有去无归的。寻找魔灵灯的莫氏家族之人更是死得凄凄惨惨,惨惨戚戚。她莫妮书一介女流如何降服魔灵灯?如何破解不解的生死魔咒?可她不得降,不得不解。从此,莫妮书踏上了一条万劫不复之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轮回天泣

    轮回天泣

    界长存,万灵吞吐灵气而修,纳灵于己身而求长生、
  • 火爆保镖

    火爆保镖

    高见感到有些惆怅,自个儿好歹7岁学武,8岁识字,9岁自学会上网看片的社会精英,放在古代那也是文武全才,可是万万没想到今儿个却要沦落到给人当保镖的地步!保镖?说白了就是高级点的佣人,主人饿了你要做饭,主人困了你要暖被窝,主人有危险了你要冲在最前面!也不知道保护的对象积了几世的福,能遇到自己这么一个超级暖男!
  • 重生之被宠无奈

    重生之被宠无奈

    由于没人看QAQ我只好创建新作了QAQ同志们再见
  • 异次元奇幻大冒险

    异次元奇幻大冒险

    梦想成真之日,现实破灭之时。平淡的人生从此结束,非凡的生活就次开始。
  • 我的灵异日记

    我的灵异日记

    在纷乱嘈杂的现代化城中,蔓延着一种普通人所接触不到的事物,人们将其称之为恶灵。这些和恶灵有关的灵异事件,时时刻刻,悄然发生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不停地收割着人类的生命,它们以杀戮人类为乐趣,是人类的天敌。而就在那一日,郑民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遇上了女子天团,Supergirl的徐小贤进而就此卷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灵异事件中。我认识到了恐惧为何物,凄惨也好,我找到了比尊严更为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想要,活下去!——郑民基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离忧曲

    离忧曲

    伏魔破尘,璃羽出鞘。终于,他们的爱,生生错,世世错,回首已无路。
  • 血煞星辰

    血煞星辰

    血域易开入心田、煞颜难改归世间、一席紫衣、荒芜了整个星辰、亦荒芜了他的心、看一位孤女、如何驰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