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4200000020

第20章 星球的谜团(3)

现在,在南极地图上的一些地名,几乎全是用当时探险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例如:“威德尔海”,是纪念英国人詹姆斯·威德尔在1823年至1824年发现南极第一边缘海的。“威尔克斯地”是纪念美国人威尔克斯在1839年至1840年的探险活动的。“罗斯海”“罗斯冰障”“罗斯岛”,都是纪念英国人罗斯在1841年至1843年考察所做出的贡献。另一些地名,是用探险队所属国家的首脑名来命名的,如维多利亚地、毛德地等。

从1907年到1912年间,探险家都在为最先到达南极点而进行竞争。

1907年到1909年间,英国探险家沙克雷顿做出第一次去南极点的尝试。

他从维多利亚地海岸的马克莫尔多湾出发,用中国东北马做交通工具。由于马不适应在南极大陆冰雪上行走,未走到一半路程都相继死去。沙克雷顿和他的三个同伴,不得不拉着笨重的装备步行前进。可惜走到南纬88度23分,在离南极只有178千米的地方,由于粮食不足而被迫返回了。

1910年到1912年间,曾有两个探险队同时向南极点进发:一队是挪威人阿蒙森领导的探险队,另一队是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

阿蒙森探险队经过周密的考察,选择了罗斯海中的鲸湾为出发点,大致沿着西经162度的经线向南极点前进。他们一行5人,利用52条爱斯基摩狗拉着的4个重载雪橇,在1911年10月20日,冒着-22摄氏度的春寒,开始向南极进发。当走到离极点还有750千米处,暴风雪大作,持续了6昼夜。阿蒙森唯恐自己赶不过斯科特,仍决定继续前进。

1911年12月14日,天气晴朗。根据太阳高度测得,探险队正在纬度89度45分处,离极地只有28千米了。大家情绪非常高涨。就在这天3点钟,一个极有意义的时刻来临了,阿蒙森发布口令:“停止,南极!”

隐藏着的太阳妨碍了精确测定。在午夜,当太阳露出云外的时候,进行了天文计算,查明距极点大约还有10千米。于是又迅速前进,终于到达了地球的最南点。他们搭起帐幕,在其上升起挪威的国旗和“弗拉姆号”的樯头旗。小队在南极点过了3个昼夜,留下了帐幕和旗帜凯旋。

阿蒙森探险队在去极地的路上花了56昼夜,而归途只花了39昼夜,这是极出色的远征。

与此同时,斯科特探险队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在1911年11月2日,从罗斯冰障东边的南纬77度30分处出发,远征队由15人(最后只是剩下5人)以及由两个摩托雪橇、两个狗橇和10头马驹组成。但是走了不几天,马和狗都死了,摩托雪橇也失灵了,他们只得自己拖着雪橇前进。因此,直到1912年1月18日方才到达南极点。当他们发现在一个月以前,他们的竞争者阿蒙森已经到过这里时,非常失望。他们在极地只停留一昼夜半便折回了。在归途中遇到暴风雪袭击,加上饥饿和疲惫,斯科特和4个同伴先后都牺牲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了用飞机考察南极的新时期。1928年到1929年间,美国人威尔金斯最先采用航空方式考察南极地区。1935年11月至12月,埃尔斯沃斯完成从格兰汉姆到鲸湾的横贯大陆飞行。今天人们将这个地区称作“埃尔斯沃斯高地”。1946—1947年,美国曾经派遣4000名官兵,30艘舰船,参加柏尔德探险队去南极做大规模考察。

目前在南极设有美、苏、英、法、日、澳、新、挪、比、智、阿等11个国家的共31个科学考察站。我国科学家在1980年的1月至2月份,曾初次考察南极。

“南方大陆”自19世纪初被发现以来,已经将近两个世纪了。它实现了古代希腊人的臆想——南半球也有一块大陆。但是,它的面积与希腊人所想象的却远远不相符合。欧亚大陆的面积为5416万平方千米,而南极大陆连同附近的岛屿,面积只有1400万平方千米,只占欧亚大陆面积的1/4。

今天的南极洲,与中世纪的欧洲人所想象的“拥有稠密的人口、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地”的“南方大陆”相比,更是大不相同。在南极大陆上,至今尚无定居的人口,当然不会有城市和国家,只在夏半年有捕鲸船和少数科学考察人员来这里做短暂的停留。

南极洲是世界的“冷极”,在南极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10年间测得的最低温度是零下80摄氏度,在伏斯托克站,1960年8月24日测得最低气温达零下8803摄氏度,1967年初,在南极点附近,又记录到零下9405摄氏度。是目前地球上气温最低的纪录。南极的夏季气温也在0摄氏度以下。

由于终年酷寒,使南极大陆全身终年披着冰盔雪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冰库”。有的地方冰层厚达4800米。南极冰雪贮量也多达2400多万立方千米,占全球淡水总量的90%以上。有人计算过,一旦南极的积冰全部融化,可使世界海洋水面上涨50米,那时许多沿海港口将沦为“沧海”。

辽阔深厚的南极冰盖,使南极大陆的海拔平均达到2350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大洲。冰雪掩盖了南极的地貌,令人“难识庐山真面目”。

由于终年酷寒,南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持续的高气压中心。下沉气流由南极中心向大陆四周辐散,使地面盛行南风和东南风,风速是离大陆中心愈远而愈大。到了大陆边缘,全年有340天风速在15米/秒以上,最大风速曾达100米/秒。阿德里地海岸有“世界风极”的称号。

南极的暴风雪是世界闻名的。在杰尼逊角处,木箱子上的软纤维在几天以内能磨损去3毫米,生锈的铁链子很快会磨得光亮。甚至有时能将装满汽油的油桶卷到10千米外的冰山上。

今天的“南方大陆”确是一片“寒漠”世界,但是在地质史上也真的有过“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地”,那时,森林茂密,动物繁衍。这由今天在南极发现的煤田和油田的事实可以证明。地质学家认为,古代的“南方大陆”并不在今天的位置,而是位于赤道附近,后来经过长期的地质年代,才漂移到地球的南端。

古人所设想的“南方大陆”,“有丰富的金银矿藏”,倒与今天的发现有些相符。南极目前发现有金、铜、铅、锌、锡、铀等矿产,特别是煤、铁藏量,规模十分巨大,已引起世人注目。

“南方大陆”之谜,现在虽已被揭开,但在世界各大洲中间,仍是被人类了解得最少的一个洲。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对“南方大陆”有更多的理解。

大地沉浮之谜

相传1831年7月7日,在地中海西西里岛西南方的海面上,蓦然间烟雾腾空,水柱冲天、火光闪闪,在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夹杂着刺耳的咝咝声中,从海里升起一座高出海面60米、方圆约5千米的小岛,热气腾腾像个刚出笼的大馒头。英国国王立即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新诞生的小岛是英国的领土,并将其命名为尤丽娅岛。谁知在3个月后,尤丽娅岛竟然不辞而别,悄悄地隐没在万顷碧波中不见了。

海岛为什么会隐而复现,现而复隐呢?这是地壳不停运动的缘故。其实,在漫长的地质史中,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洼地隆起成山,山脉夷为平地,是屡见不鲜的。

西欧荷兰的海滨,从公元8世纪以来,一直以每年约2毫米的速度下沉着。现在荷兰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低于海平面,若不是有坚固的堤坝在阻挡海水的入侵,这些低地就早已沉入海底而不存在了。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年轻而又高大的山脉。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地区考察发现,这里有三叶虫、腕足类、舌羊齿等生活在浅海中的动植物化石,说明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这地方还是一片浩瀚的海洋。以后,由于地壳的运动,才隆起成为陆地。当喜马拉雅山刚刚露出海面来到世间的时候,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山岭。

近几百万年以来,它却以每一万年几十米的速度迅速升高,终于超过了其他名山古岳,获得了“世界屋脊”的光荣称号。但它并不满足,仍以每年1802毫米的速度继续升高呢!

公元前2世纪,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湾修建了一座名叫塞拉比斯的古庙。现在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高达12米的大理石柱子,至今仍矗立在海滩之上。这三根柱子的上部和下部,表面都非常光滑洁净,唯有当中的一截,从306米向上到601米的地方,坑坑洼洼,布满了海生软体动物穿石蛤所穿凿的洞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2000多年前,当塞拉比斯庙修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陆地,以后地壳逐渐下沉,柱子的下面一截,被海水中的泥沙和维苏威火山灰所覆盖。到了13世纪的时候,海水已淹到6米以上,海生软体动物就附着在石柱上。以后,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逐渐退去。现在这三根柱子当中一截上的小洞穴,就成了那不勒斯海湾历经沧桑的标志。

在沧桑之变的史册中,关于大西洲是否真的存在问题,还是一个有待于我们用科学去把它解开的千古之谜。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兼数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曾在他的两篇对话著作中,详细地记载着一个传说:大约距当时9000年前,大西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岛屿,叫大西洲。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奇花异草,景色万千,还盛产黄金。岛上有个文化相当发达的强国,由十个酋长统治着,每隔十年聚会一次,共商国家大事,国都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在山顶之上。这个国家不仅统治着附近的岛屿,而且还支配着对岸大陆上的一些地方。它凭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曾经对欧洲和非洲发动过侵略战争,其势力范围直达北非的埃及和欧洲的某些地区。后来,由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仅在一天一夜之间,大西洲就沉沦在大西洋底。

不管是喜马拉雅山的崛起,或者是尚未解开的大西洲之谜,都说明沧海会变成桑田,桑田也会变成沧海的客观规律。沧桑之变主要是由于地壳不停地运动的结果。由于地壳的运动,使某些地区的陆地沉降或者抬升,引起周围海面的变化,由于地壳的运动,使某些地区的海面上升或者后退,引起陆地的沉浮。时间老人告诉我们,地壳运动是缓慢的,地质历史是漫长的。沧桑之变,从地球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天依然存在着,将来也一定不会终止。

高原之谜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它的领袖们进行一次历史性采访,曾经冒着很大的危险,只身一人来到陕北。陕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他在后来出版的《西行漫记》中,对黄土高原有下面一段精彩描述:

“这一令人惊叹的黄土地带,这在景色上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形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冈峦,上面还留有粗暴的指痕。”

“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是个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

八九十年前,一些到中国探险的外国科学家走进黄河中上游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时候,一看到那里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色,立刻惊呆了。那是一个地球上绝无仅有的黄土世界。

在欧洲,德国的莱茵河两岸,中欧的多瑙河一带,以及北美密西西比河等地也有不少黄土分布着。但是与中国的黄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论在面积上,还是在厚度上,它们都无法和中国的黄土相提并论。

黄土高原东到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西到甘肃的乌鞘岭,南到秦岭山脉,北到长城一线,面积达40余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堆积厚度也大得惊人。一般有五六十米厚;在陕西、甘肃的一些地方,可以找到一二百米厚的黄土层。这样厚的黄土层在国外是找不到的。

那么,这么大范围分布的深厚黄土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直到不久前,科学界还在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一种学说认为,黄土是由当地岩石风化造成的。他们认为,因为地质时代久远,风化过程很长,天长日久,就会使岩石逐渐风化成粉末,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

这种学说受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按照上述意见,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应该遍地皆是,但是事实上黄土高原上超过3000米以上的山峰并没有黄土堆积,这些山峰像一座座岩岛,屹立在茫茫的黄土海洋之中。

另一种学说认为,黄土应该是流水挟带的泥沙堆积而成。而反对这种学说的学者认为,根据他们调查,在黄土高原上,那些几十米厚的黄土层中,几乎看不到明显的流水层次。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黄土并不是我们心目中那种一般的“黄色的土”。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土质既细腻又均匀。黄土颗粒的大小只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厚厚的黄土层中,上上下下看不出明显变化。

现在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黄土风成学说。也就是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大风吹送、堆积而成的。

同类推荐
  • 非洲狮传奇3:猎豹来袭

    非洲狮传奇3:猎豹来袭

    在一次玩游戏时,凯米丽发生意外被猎豹叼走,她一次次避开了猎豹的攻击却不幸掉进了湍急的戴斯瑞尔河。当追寻而来的亲人们放弃寻找时,凯米丽却从不知名的草原上醒来,并开始了艰难的求生经历。她结识了幼狮安迪,在安迪的帮助下找到了回家的路,经过重重困难之后,家已近在眼前,凯米丽却再次遇到对她恨之入骨的猎豹,与猎豹的一战不可避免……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水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水

    本书为青少年读者介绍了矿泉水、矿物质水、蒸馏水、电解水、电离子水等。内容主要介绍水的诞生、形成、分类以及它对人类的利弊,还有对环境的污染治理等诸多领域的介绍和探索。
  • 空中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空中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具有趣味性的百科知识,希望让读了这本的书青少年朋友都充满智慧,快来读读吧!
  • 格林童话全集4

    格林童话全集4

    《格林童话全集》里面包括鼓手、圣母的小酒杯、榛子树、七个斯瓦比亚人、小海兔的故事、麦穗的故事、曼丝萝大娘、可悲的穷少年、教唆犯、聪明的农夫、神奇的纺锤、梭子和针等多个奇妙励志的童话,陪伴孩子的成长。
热门推荐
  • 豪宅:倩女传

    豪宅:倩女传

    一场清宫政治阴谋,致全家老少惨遭屠诛。她带着贴身丫鬟艰难求生,求昭冤雪,得后宫高人传授谋术,潜入权势交织的大宅府内。在满城风雨的大清后宫之中,皇权潦倒,妃嫔手段凌厉……她忍气吞声,步步为营。从娇养闺房的卓府千金,一步步攀上复仇的巅峰。黯然回首,一将功成万骨枯。
  • 逆天修炼之无可阻挡的路

    逆天修炼之无可阻挡的路

    一段都市故事,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处处受人白眼,遭人欺侮。想看他如何逆袭,将欺负他的人踩在脚底吗?点开小说吧!
  • 虚界求生

    虚界求生

    再一次醒来,李锐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陌生的街道,陌生的穿着。还没来得及醒神,莫名的追杀就已经到来,被迫无奈之下逃命,在一条小巷被神秘老人收留,从此过上了修炼生活。莫名的穿越曾让我有过无比的畏惧,可日日夜夜走过来。异常强悍的自我再也不会害怕面对任何事情。有些秘密,注定沉入大海被大家遗忘,可我“天选者”终将再次泛起历史浪花,平定者虚界之乱!——李锐
  • 原来在身旁

    原来在身旁

    一个女孩被母亲逼着学小提琴,跑到中国,遇到自己一生中最爱的男孩,由此发生了很多故事。
  • 古代茶具(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代茶具(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唐代茶具鉴赏、宋代茶具鉴赏、清代茶具鉴赏、古代茶具的传播、紫砂茶具紫壶与收藏。
  • 游荡的诗篇

    游荡的诗篇

    尽管恶魔已经被打败,但是威胁却从未消除,游荡在荒野的诗篇记载着过去,记录着现在,展望着未来的大冒险。(本人第一次写求多给意见谢谢)
  • 不败凡神

    不败凡神

    一个凡阶资质的家主之子,一个天赋异禀的慧心女子,他为了她,愿打破这世界的定论!拜名师,得神宠,荡尽天下不平事,杀尽天下该杀人,看我一介凡人,踏武皇,踩武尊,灭武神,登上这世界之巅!
  • 都市小道

    都市小道

    我叫林九,我父亲叫林八,爷爷叫林七,祖爷爷叫林六....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样的名字很可笑,但事实就是这样,自从我的祖先林正一偶遇九世鬼主第一世,并将其消灭之后,我林家就与鬼主结下了恩怨,为了提醒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这才取了这样的名字。我的父母临死前如祖先一般将道行都传给了我,我也从小励志努力修道,将来消灭鬼主。可是作为一个孤儿的我也需要生活,于是我开始了混迹都市生活。
  • 爱,情何以堪

    爱,情何以堪

    是你们,将我抛弃在荒山野岭,让我陷入万劫不复,现在,又口口声声自称我的亲人!你们可有想过你们做过的事,你们应该知道,做了那些事,你们就失去了我这个女儿,我这个妹妹!
  • 这个直播间有意思

    这个直播间有意思

    “来来来,大家跟着我的视线”木乃一边摸着身旁的双头魔犬一边说道。“这就是魔界的双头魔犬,很温顺的,不会咬人”“吼!”整个直播间顿时炸了。“画面怎么黑了?木乃咋了?快打120”“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礼毕盖棺,家属回礼”画面再次出现,木乃满脸是血的大声喊道:“大家救我”‘开着导弹跑赠送主播一枚棒棒糖’“你狠”带着主播系统穿越到魔界,观众的礼物就是奖励,你会赠送木乃什么?别人开着豪车把妹,木乃开着豪车逃命躲避蓝巨人的追击。别人用左轮手枪射击,木乃用枪把猛砸魔界老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