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福在他嘴上亲了一下,忽然笑道:“二祖爷爷他们没让你喝酒啊?”
他嘴上可没有酒味儿。
“一开始有,村长大伯替我挡掉了,说我沾酒就醉,别到时候他还要扛我回家。后来就没人让我喝了。”
方子湛笑着解释。何况人家都是爷爷辈和祖爷爷辈,谁会有兴趣和他一个小后生喝酒啊?一开始劝酒也只是表达一下热情好客罢了。
两人在屋子里腻歪了一会儿,方小福便将昨晚画出来的五子丘运营图拿给方子湛看。今儿他出门早,方小福还在睡着,也没看到这图。
方子湛看了这张看那张,看得很是惊叹。对于五子丘的规划,方小福昨天也说了不少,但远没有此刻呈现在画上的形象。
“咱们在每座山腰上都建一座山庄,院子可以分开,但要集中一些,太零散了不安全,五子丘其实不矮的。”
方子湛看了一会儿,便说出自己的想法。
“嗯,我目测了一下,海拔约有五百米以上,高的怕有八百多米,低洼相连处怕也有两、三百米。”方小福点点头,说道。
“海拔?米?”方子湛奇怪地看向方小福。
方小福猛然一惊,回过神来,尴尬地笑道:“我是说它的山峰拔地而起的高度,蛮高的,像我们的大海碗,不就是很大的碗了嘛。”
“哦,所以叫海拔呀?呵呵,真是个傻丫头!”方子湛也笑了,抬手就按在了方小福的头顶上,避开发簪的位置轻轻揉了揉。
方小福含糊地应了声,第一次乖乖接受揉头的行为而没有拍掉头顶那只得意的爪子。然后立刻将话题引到五子丘上。
“咱们后天去五子丘走一圈儿,就找人先开荒垦地,夏讯前开多少算多少,先把那些杂草杂树都给清理了。”
“夏讯之后趁着那片地被水泡烂,咱们把它围起来,修个大池塘,种荷花,明年应该就能开出一大片了。”
“之后秋收怕是找不到人手了,等大家都闲下来,再把最近的那座山头和山坳垦出来,在山坡上先建两座小院子,要能住人的那种。”
“再把豆腐作坊和榨油坊先建起来,咱们县城的饭馆开起来要大量使用那么东西,也能节省些成本。可以让两个舅舅先收豆子和油菜。”
“啊,还要建个很大的平台,就是广场,方便晾晒、装车这些,这地势一定要高,不能被淹水影响。还有要搭桥。”
“你看,是搭用船铺成的浮船,还是搭悬在空中的木桥?或是石桥?这个一定要能承重,而且宽敞、安全,不能出事儿。”
方小福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其实也没给方子湛插嘴的机会。方子湛含笑听了好一会儿,见终于问到自己了,才开口说话。
“要搭什么桥,还要看两条江的情况。沿江畔只怕还要彻些麻石沿子。”
“好,后天去五子丘,再看看还要做什么。”
“嗯。”
“……”
于是,话题进行到这里忽然又安静下来,方小福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说了。被少年灼灼的目光盯视着,第一次觉得很不自在。
以前她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他们腻在一起也会有说不完的话儿,就是啥也不说,也会呆在一处各做各的。
以前她很享受这种气氛,可是今天……
谁让她之前说了海拔,又提到了米呢?看他那眼神似乎就是在等自己回答什么似的。这让她心虚。
“啊,不知道二祖爷爷他们是不是还在村长大伯家?会不会去看刘杏花了啊?”方小福咬了咬唇,忽然想到一件事,猛地自炕沿跳了下来。
“三哥,我们快走!”她拽着方子湛就往外拖,“就算赶不到他们前面,也要让他们看见我们去了。”
“为什么?”方子湛被拖着走,不解地问。他可一点也不想去看刘杏花。
“刘杏花是在我们的要求下被关押起来的。她这事儿可大可小,咱们就算有理,也容易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而且二祖爷爷是大刘村的村长,只有他真正认同了,以后他才会帮着我们约束刘杏花外婆家的人。否则,就算关了人,咱们也没法安宁。”
“虽然大不了把刘家人挡在村外,咱们不出村遇不上。可咱们不是买了五子丘嘛,以后在大刘村总会遇见的。”
因此,争取二祖爷爷他们的支持,很重要!
方子湛听明白了,便乖乖跟着走。两人手拉手到了院子里,方小福猛一声大喊:“我和三哥去公祠那边看看刘杏花!”
屋里姐妹应了一声,这时方子维打开门走出来,站在屋檐下,望着他们的眼睛竟然有种可怜巴巴的味道。
“子维,家里只有姐妹,奶又在后院里,你要好好看家,把门上栓,不要随便让人进来了,知道吗?”
于是方小福仔细叮嘱他。
“知道了。”方子维应了一声,便走到了院门边等着。
方小福见他这么乖巧听话,不由笑道:“后天咱们就出去玩,野炊、烧烤!”
“那是什么?”方子维立刻张大了眼望着方小福,说话的劲头都比前面足多了。
“后天你就知道了。”方小福却神秘地一笑,朝他摆摆手就往外走,“好好看家哦。”
走出家门,方子湛跟上来牵住她的手,含笑问:“野炊是在田野里做饭吗?又没有锅灶,怎么弄啊?烧烤是咱们以后要赚钱的那什么对不对?”
“嗯。”方小福点点头,忽又笑道,“我也是刚才不忍子维失望,临时想到的,干脆,咱们后天就去试试吧!”
“好!”方子湛也一脸期待地应了一声。
村子里很安静,白天男人们都在田里,女人们在家里做家事儿或针线活儿。如今更是有了几种小玩意儿,这和绣花不同,赚得却多,也让她们劲头更足。
如今除非必要,都没人愿意出门闲晃了,至少白天是不出来的,因为不用点灯光线又足,正是做针线活儿的好时间。
没多久,两人就到了上村头,经过吴耆老家门口时,吴耆老的孙媳妇正摘了一篮杏子从斜对面的土坡走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