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企稳回暖与下行压力并存的复杂局面,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政策叠加的历史机遇,正确处理落实国家“稳增长”政策要求与执行稳健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围绕甘肃省委、省政府“3341”项目的总体部署,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信贷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切实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一、2013年全省金融运行情况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年,全省金融机构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薄弱环节,不断加大对涉农、民生、小微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贷款保持逆势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呈现出“投放节奏合理、投向重点突出、信贷结构趋优、服务能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各项贷款保持逆势快速增长,年增量突破一千六百亿元。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822.23亿元,增长22.59%,高于全国8.70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国第三。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1609.59亿元,比上年多增152.19亿元,再创甘肃贷款年增量新高。
固定资产贷款快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有力。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余额3006.32亿元,增长18.14%,比上年末提高0.8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460.93亿元,比上年多增85.03亿元。年内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增速保持在17.31%~19.70%之间,年末增长18.04%,位居全国前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金融机构围绕全省“3341”项目实施,重点支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兰州新区开发、土地整理储备等城镇化建设项目,有力保障经适房、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性房地产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支持省内有色、冶金等重点支柱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与发展,重点满足了省内一批城市环境治理、污水处理等生态战略平台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短期贷款增速高位运行,短期金融资产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3272.78亿元,增长29.51%,比上年末提高1.27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9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始终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全年新增短期贷款729.71亿元,比上年多增173.22亿元,增量是上年的1.31倍,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5.34%,占比较上年提高7.16个百分点。2013年,金融机构围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结合全省经济发展实际,不断优化信贷期限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产,尤其加大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性信贷资金投入,切实支持区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39.94亿元,增长43.39%,增速高出各项贷款20.80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437.56亿元,是上年新增额的1.96倍,占企业贷款新增额的46.06%,比上年提高19.05个百分点。同时,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出于流动性和风险管理,主动调整短期金融资产结构,大量压缩转贴票据买入业务,票据业务大幅收缩,票据融资与一般短期贷款置换日益突出,短期金融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年末,全省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142.25亿元,增长-39.43%,比上年末下降94.04个百分点,全年票据融资减少92.62亿元,与上年增加82.96亿元的状况形成强烈反差。
住户贷款增势强劲,民生金融投放突出。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住户贷款余额2279.58亿元,增长37.12%,比上年末提高2.23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住户贷款601.06亿元,其中住户经营性贷款增加442.81亿元,增长37.7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17个百分点,而新增的住户经营性贷款约85%投向农户。2013年,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相关政策和甘肃“富民兴陇”各项措施,以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大力支持农村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贷款(“双业”贷款)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特色支农措施加大了对农民增收、创业致富等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涉农小企业发展。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331.71亿元,增长26.19%,全年新增691.59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2.97%,比上年提高3.68个百分点。“双联惠农”贷款余额67.41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总量保持全国首位,全力保障贫困地区及民族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项目资金需求。
企业经营性贷款波动上升,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显著增强。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企业经营性贷款余额2698.34亿元,增长21.67%,比上年末提高3.93个百分点。1—7月,企业经营性贷款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在20%左右徘徊,但企业短期经营性贷款增速持续上升,由1月末的20.80%提高到7月末的28.03%。主要因为受经济增速滞缓、欧债危机滞后效应和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省内大型骨干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相对较弱,全省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通过企业短期经营性贷款满足以小微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8月份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企稳回暖,以及市场预期的日益向好,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较为旺盛。从下半年PMI走势来看,8月份PMI回升到51.0%,后续几个月始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宏观经济呈现企稳回暖态势。针对省内支柱行业、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回升的特点,全省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性贷款投放力度。8月至11月,企业经营性贷款增速迅速回升至24%左右,9月份达到最高值25.48%。全年企业经营性贷款新增479.98亿元,比上年多增148.67亿元。
(二)各项存款稳中趋缓,波动现象依然明显。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070.64亿元,增长19.16%,比上年末回落0.5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存款1938.33亿元,比上年多增269.54亿元,各项存款呈现出稳中趋缓态势。
存款月度增量波动加剧,季末冲时点现象依然突出。全省金融机构存款月增量呈现以季度为周期的波动,3月、6月存款增量非常明显,4月、10月存款出现负增长,较上年回落幅度进一步加大,呈现出明显的“季末冲高、季初回落”特征。存款增量波动加剧,主要是受商业银行以存款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和存贷比考核、银行经营模式等因素影响。同时,商业银行季末集中放贷、理财产品周期性购买和回流也是本年存款波动加剧的重要原因。
住户存款增幅持续回落,居民储蓄存款分流明显。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6074.95亿元,增长18.46%,比上年末下降1.51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增加943.57亿元,比上年仅多增89.7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01.06亿元,增长16.39%,比上年末下降2.9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829.87亿元,仅比上年多增9.68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分流明显。一是理财产品替代和分流作用明显。201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市场流动性趋紧,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理财产品热销。前11个月居民购买表外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近150亿。同时,基于通胀预期和安全投资需要,保本高收益的表内理财产品备受居民青睐,全年居民购买表内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增加126.24亿元,比上年多增93.50亿元。二是居民购房分流储蓄存款较多。受“新国五条”引发的房地产市场销售火爆和居民刚性及改善性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全省房地产市场销售旺盛,居民动用大量储蓄存款用于购买住房支出。全年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15.24亿元,按照购房最低首付30%估算,至少分流个人储蓄存款近50亿元。
企业存款增量、增速双回升,稳定性有所趋弱。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3610.63亿元,增长24.96%,比上年末提高5.9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企业存款721.53亿元,比上年多增228.20亿元。其中,企业活期及临时性存款增长22.57%,比上年末提高13.3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407.50亿元,比上年多增225.62亿元,占企业存款年增量的56.48%,比上年提高19.61个百分点,而企业定期及其他存款增速和占比明显下降,企业存款稳定性趋弱。一是由于2013年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明朗,企业未来预期不乐观情绪持续时间较长,维持性生产经营行为较多,中长期贷款需求较少,定期存款补给减少。二是市场流动性趋紧,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加大了对自有资金及账户滞留贷款资金的运用,定期存款减少。三是全年新增的大量短期贷款派生了较多的活期存款。
二、2014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甘肃经济也呈现出发展势头持续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良好态势。但是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甘肃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等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迫性更加凸显。面对复杂形势,全省金融机构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金融服务的主动性和防范风险的针对性,更好地履行金融支持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的职能。
(一)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一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合理安排信贷总量及进度,保持适度流动性水平,增强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效满足全省经济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二是加强货币政策宣传,通过金融形势分析会、信贷工作座谈会、发布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等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引导社会各界保持合理的融资增长预期,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造有利环境。三是扎实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跟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重点掌握和了解市场主体利率承受力变化、社会各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反应,及时上报相关政策建议,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环境。认真做好利率定价机制评估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工作,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运用贷款基础利率,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四是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加快发展。按照“增量、扩面”的总要求,持续开展宣传推介和调查研究,探索开展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稳步推进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重点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力争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地区、企业和金融机构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积极开展“金融生态建设深化年”活动,努力优化全省社会融资环境。一是全面优化信贷结构,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切实做好金融支持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重点加大对“3341”项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以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限制房地产、“两高一剩”行业新增授信。二是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解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大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业务宣传推广力度,加快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新型融资工具的推广和应用,使更多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实现直接融资。三是全力破解薄弱环节贷款难题,推动包容性金融发展。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努力做好小微企业、就业、助学、少数民族等普惠金融服务工作。积极跟进省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战略导向,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政策措施。
(三)大力推动民生金融发展,全面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开展好农村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工作,扩大涉农信贷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争双双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按照“抓大、不放小、创新坚持抓”的农村金融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重点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联合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二是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村官、保障房建设、岷县漳县地震灾后重建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工作。三是以“三大片区”为重点,组织实施“金融扶贫攻坚行动”,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加强金融扶贫合作与经验交流,创新完善金融扶贫政策机制。
(陈蓝萍 巩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