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世清艺术生涯
宋建明
洪世清于1929年生于福建晋江安海,2008年11月13日23时19分在浙医二院与世长辞,享年80岁。
洪世清于1946年毕业于晋江安海养正中学。1947年至1948年求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1年至1954年求学于浙江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后执教于母校,直至退休。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主要事迹已载入1991年《中国人物年鉴》。1996年5月获鲁迅版画奖。1997年5月获第二届浙江鲁迅文学艺术奖。
洪世清执教后,即参与了学院版画系草创时期的各项筹建工作。他与同事们一起,在十分困难的物质条件下艰苦探索和开拓,致力于铜版画和石版画的材料、技术、创作与教学的基础研究,并撰写出版了《铜版画技法研究》、《石版画技法研究》、《版画技法谈》等建国以后最早的一批版画专业著作,为新中国铜版画、石版画的研究和教学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新中国铜版画和石版画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奠基者。
洪世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德艺双馨。一生坎坷,却穷其毕生的精力、智慧与心血,无保留地投入于艺术教育创造及研究。从求学时代到执教于校园,都始终景仰和追随潘天寿、黄宾虹、刘海粟等艺术大师。在版画创作之外,涉猎的范围广及中国画、水粉画、篆刻、雕塑和摄影等许多领域,并都有杰出的建树。洪世清对中国的造型艺术传统情有独钟。尤其是对雄浑厚重的秦汉古风,更是至为钟爱和无比尊崇。洪世清以开阔的艺术视野和通达的艺术理念,不拘一格地在中外古今的造型艺术世界里恣意遨游,博采众家之长,又将采撷所得融会贯通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始终充盈着强悍而朴茂、遒劲而拙重的动人气息,始终张扬着中华民族雄浑奇崛、霸悍博大的艺术精神。他的融继承性与开拓性于一体的艺术精神,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版画、国画、彩墨等不同种类的创作中,也为这些画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能量,拓宽了不断创新的空间。潘天寿先生曾赞其中国画作品《秃鹫图》曰:“画事以得墨韵神情为难,世清老弟于此独有会心,可佩,可佩。”罗马尼亚专家埃·乌琴博尼教授则称其为:“不愧为潘天寿后又一位天才。”他的铜版画《黄宾虹像》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画《熊猫图》被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博物馆收藏。其水粉作品曾赴美国、加拿大、波兰、瑞士、日本、新加坡、菲律宾诸国展出并多次获奖,日本有关方面则曾专门邀请他赴日交流指头画艺术。
洪世清在1985年和1997年,不惧年老体弱,怀着呼唤中华艺术精神回归的赤诚之心,历经十余年的风雨烈日和劳累寂寞,分别于浙江玉环和福建崇武的两处荒岛上,两度开凿大型岩雕作品群。这些作品取法秦汉雄风,采用夸张、变形、大写意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顺势布局,因石赋形,略施斤斧而成,极见粗犷浑厚、苍莽奇崛之气象。其净胜与成就震惊海内外,被刘海粟先生评为“不朽之大地艺术”,是“永世不朽的杰作”。
洪世清对本土艺术传统的无限迷恋,以及对艺术创造精神的无限尊崇,也倾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在几十年的课徒授业中,他始终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引导和鞭策学生们关注本民族的厚重历史和优秀传统;始终以其开放而活跃的艺术思维,激发学生们拓宽视野、开阔心胸。在对学生作业的具体指导中,他旗帜鲜明地倡导学生做技术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敢创造;教导学生务必去除工巧媚俗之气,勿为世俗琐事而裹足不前,要做博大厚重之人。受过他教导的学生,无不因其活跃而充满智慧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学养而受益,也无不对其豁达坦率的人品、探求不止的艺术精神和雄浑奇崛的艺术品格,长存敬仰之情。
洪世清对祖国悠久的艺术传统的无限眷恋、对艺术美不知疲倦的追求和创造精神,将与大鹿岛上那些不朽的岩雕作品一起,长留在天地人间,永远激励着后人,为祖国艺术传统的发扬光大、为中国的美术事业的继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本文写于2008年11月19日,后收入《洪世清艺术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收入本书时,编者略有增删。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溶合中西
刘海粟
世清弟从余游三十载,初入上海美专,年甫十八,尝见其单衣于寒风中绘冬景,喜其才情卓著,复怜其清贫,即解身着大衣相赠。世清不忘绨袍,每絮絮为亲友言之,以为终生鞭策,非余初意所及也。世清廿年挥洒,十载深思,日夜不懈,广临名迹。转益多师,寄情名山大川,化古更新。作油画笔触遒挺,色彩斑斓脱俗;作国画线条灵动,墨韵新奇,虚实照映,溶合中西,并存天趣,颇为难得。
最近,世清选辑其水粉画出版。余观诸作,动静相生,繁简得宜,或浓艳、或雅淡、或峭拔、或松秀、或沉郁、或冷隽,变化中有统一,法度中有自由,造型活脱,情调健康,取材平凡而艺术处理不凡,寄托遥深,民族特色突出。书海则风吟浪啸,帆樯竞舞;绘雨景则半透明,丝帘之后桥屋依稀,层次很多,井然有序;写月夜则明霜万里,树影参差,满舟诗思,一湖乡情,朦胧之中有宽广天地可供驰骋遐想;作青占鱼构图新颖,有版画风味;描摹鸡冠花则生机勃勃。情溢画外,笔带金石气,或枯或润,不失光泽,用色借鉴隋唐壁画,古体淳秀,结合焦墨堆粉及余所常用浓彩手法,有些境界为前人所未到,有些技巧或供他人参考,于他所擅长之金石指墨之外,一枝红杏出墙来,令人欣然。
清代诗人蒋士铨说:“莫贫于无学,莫孤于无友,莫苦于无识,莫贱于无守。”古往今来惟耐得大劳苦大寂寞者,方能师古不泥古,法自然而又超乎自然。世清之画虽已争妍艺林,然任重道远,百尺竿头尚希再进,勇于改革,广为开拓,深为发掘,前程无量,将来创造出更完善的作品以报答吾土吾民,弟其勉力。
(本文选自《洪世清自选作品集》。刘海粟,1896-1994,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创办者之一及首任校长。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委。主要专著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刘海粟国画》、《学画真诠》。)
开拓求新
肖峰
在我国当代艺术家中,像洪世清先生那样能集多种专长于一身,且都作出突出贡献者,为数不多。他擅国画、精水粉、专版画、通金石,又以摄影、岩雕见长,堪称当今艺坛奇才,蜚声遐迩。
洪世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1929年出生于福建晋江安海,少小即负笈海上,遍访名师,1947年就学上海美专,50年代初转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专攻绘画,先后亲炙于李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刘海粟等前辈,得大师之衣钵真传,故其艺术起点高,眼界阔,功力扎实,学养渊博。1954年毕业后,以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并与张漾兮先生一起创办版画系。与此同时,他广泛涉猎中国传统艺术,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商周的青铜,秦汉的刻石、瓦当、画像砖石,所以他的艺术造诣,国油版雕,无一不能,无一不专;中西艺术,各保其纯,又出新意。
洪世清深得中国传统之笔墨三昧,用笔如屋漏痕、折钗股、锥划沙,横如千里之阵云,直如万岁之枯藤,缠绵有力,枯湿苍莽;点苔如高峰坠石,渴骥奔泉,老辣纷披,错落随心。尤善于用墨,潘天寿先生曾赞其《墨鹫》:“画事以得墨韵神情为难,世清老弟于此独有会心。”刘海粟先生亦赞其《熊猫》:“墨气可掬,神在个中。”他的笔墨技法,似熔潘、黄及吴昌硕先生于一炉,并吸收秦汉刻石、殷周金文艺术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有一股郁勃之气、金石之气充塞其间。同时,他很重视生活,遍历神州名山大川,北塞南疆,石窟名胜,故其笔下的熊猫、鹰鹫、松树、花卉等物象,神形兼备,气韵生动,时有超迈前贤之势。
而且,他又是一位敢闯的开拓者。他不以固守传统为满足,而总是不断进取求新,去开创艺术的新天地,这才是他从艺最可贵的素质。世清认为:每一门艺术都有其发展的历史和传统。国画有国画的特点,西画有西画的特点,应该各保其纯。所谓“创新”,并不是各类画种的混合,也不是工具改革,而是在本画种传统基础上孕育出来的新成果。没有传统的深度,就谈不上创新。真正的创新,不仅要发现新的题材,而且要发现新的表现手法,从而开拓出新的意境,把传统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为社会和历史所认可,才可称之为创新。
洪世清早年才气英发,少壮即驰名艺坛,可是他并不过早求“脱”,而是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传统艺术中浸淫了大半辈子,忍受了三十年的寂寞,才厚积薄发,大功晚成。这对于时下的一些青年,稍涉笔墨辄急于求脱、自创风格者,不是一个教育和鞭策吗?
(本文选自《洪世清自选作品集》。肖峰,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报社社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石鱼传说
许江
在太平洋万顷波涛和亚洲大陆相交的东缘,耸立着一座多石的小岛。远离大陆,杳无人迹,这里仿佛是天与海的某个源点。流风和惊涛轻摇小岛,酿造海角天涯的寂静,云影伴着天光微拂,播撒蓬山琼岛般的神秘气息。这岛自有一股仙气。
这里的礁石岩受着大海的洗礼,受着太平洋季风的吹刷,又受着地壳运动的堆挤,悄然矗立,又隐隐生变。那石从海床的根处盘然而上,被大海潮头追逐着,如铁如铸,通体透亮。波涛在岩体上抽出深深的辙印,礁岩断裂成沟,无言地牵动着大海的涛响,又在海涛不可及处,突然挺直身板,积结而成一道道刀劈斧凿般的壁墙。这些石壁,仿佛扛着整个的岛,傲视脚下咆叫的海潮,迎领万里来风的拂击,又把千年守望的身姿牢牢地扎入地核深处。这石斑斑驳驳,层层叠叠,布满了褶曲和裂痕。正是这褶痕从礁石岩的深处,一层一层地衍发出来,塑造着岩体,飓风在这里被切削成尖厉的鸣响,暴雨顺着这痕路浸入岩体,阳光将光影和岁月嵌在这裂辙的深处。礁岩靠着这些褶皱和裂缝吮吸天地精华,担当着大地的重托,这裂纹有如石的血脉,这曲皱有如石的经络,这石,是通灵性的。
不知从何日始,在这岛上礁岩的腹壁上,在岩体相叠相拥的凝积处,在裂痕和褶皱骤起的地方,浮现出一只只石鱼来。这鱼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从岩体的裂变中、从岩痕的纹动中、从岩层的深处摇游而出,沿着岩体的辗转而成像,顺着裂痕的运行而显形。石鱼仿佛从岩体内部孕育出来,又受着天地化育而欲脱岩离去。渐渐地,这石鱼延展到平缓的岩滩之上,争先恐后地跃向大海,在潮起浪涌的相接处,石鱼、石龟、石蟹展露生动的体态,带着石头所特有的灵性,隐没水天之中。莫非,这些石头活了?
这石鱼带着天然原石的体状,将礁岩的裂痕聚拢而来,在石体石壁的自为自在的肌理上悄然显像。那眼,那鳃,在恰到好处之处,被蓦然点化,激活而成石鱼的顾盼流连,迎回腾跃。鱼的身躯本是岩体天然纹理,本是汉刻魏碑一般的鬼斧神工,这如刀如棱的鱼身,介于石本体与模状物之间,表现天地自然的造化之功,尽显点睛神笔的天启之力。这石鱼有些在石梁上昂首向天,有些在裂痕的深处拔身而出,有些在岩底的深辙中,形影相随,奋然潜行。整个岩层仿佛在大地的重压之下,把所有的希望和生气都托赋给这些艰辛穿行的石鱼。那涛声,那大海是鱼永远的呼唤。石鱼,所有的石鱼都以各自的方式,向着大海,述说永恒的爱恋和渴望。
在那最贴近浪花处,有几块石,昂起如鱼、如龟的头,引领浪潮的冲刷,穿游在礁岩碎石丛中。那石如黑铁铸成,那水舞着白链,黑块和白链在这里演习千古不变的音响剧,这鱼、这龟成了音响剧中活生生的主角。它欢腾,它嬉戏,它互相追逐,它嗷嗷待哺,它把天地间的亲情和悲情凝结而成顾盼的体态,让大海和大地在这里永远地倾诉衷情。这石鱼、石龟百炼成精了。
大海从四面八方,拥抱着整个小岛。小岛在海涛的扶摇下,本身已经成了一只巨大的石鱼。这石鱼,脱离大陆的母体,展露出对大海最为透彻的渴望,坚定地游弋在大海的深处。它将游向何方?大海知道!天地知道!岁月知道!
我们人是应当有石鱼的这种精神!
谨以此文献给那催生这石岛石鱼的自然圣手,以及将这精神写在天地之间的人们。
(本文为《洪世清岩雕》序,选自《洪世清自选作品集》。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