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得让人心焦的日子,陪同国外大学教授游览森林公园。
踏上一条林荫葱翠的盘山小径,刺眼的阳光被繁茂的枝叶遮挡得丝缕不漏,燥热随之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阴凉中闻得两三声鸟啼,山谷传应,余音绕树,使人不由想起“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就在这种氛围中,远方突地闪出一道红光,空寂的山野顷刻间变得异常生动,充溢着古人早就赞叹不绝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妙意境。仔细一看,它原来是一条普通的红裙子,只因为它和周边的场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使人情不自禁想到了诗,想到了画,想到了动听的歌谣。然而,我们都没有想到,它的主人,居然会是一位正在扫地的姑娘。
这姑娘约莫二十岁,一副舞蹈演员那种颀长苗条的身材,红扑扑的脸盘衬托出两颗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嘴角咬着几丝笑意。她用一把棕扫轻轻扫起路上的松针、尘土,再轻轻拿到树丛中倒掉。这一套连续动作完成得轻巧、利落、娴熟,十分自然又带着几分舞蹈般的韵律美。能把扫地这种最原始、最粗俗的苦差事演绎得如此轻松愉快,又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让我们惊愕得面面相觑,那神情,不亚于撞上了苏美女神。
一阵惊愕过后,外国客人赶紧端起相机接连按下快门,并且感叹说:“在我印象中,你们国家的清洁工总是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扫起地来烟尘滚滚,让人望而生畏。这位小姐却打扮得这么漂亮,动作又这么优雅,真是奇迹啊!”为了满足外国朋友的好奇心,我大着胆子上前询问红裙子主人。
“工作需要嘛。”这是她回答我的第一句话,配着轻轻的声调和微微的笑意。
在我一连串刨根问底的追问下,她总算又加一句:“这是公园嘛。”依然是轻轻的声调、微微的笑意,就像身上的红裙子在微风中轻轻荡漾。此后,任我费尽口舌,她都只是笑而不答了。
就这么两句话,我反复品味了大半天,最后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她意识到自己是美的使者,自己的工作是在创造环境美,所以自然而然地用全身心投入工作;她不但要把劳动后的成果奉献给社会,而且想在劳动过程中就给这座山野公园、给来公园寻找和领略美的游客奉献上所需求的一份美感。果真如此的话,那该是一种何等新颖的劳动观念!在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劳动价值,不再是一种残酷的生理负担,也不再是一种谋求温饱的需求,而以它更丰富更深沉的内涵,折射出一种纯朴的美,一种对传统劳动观念的升华。于是,我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这恐怕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值得讴歌和倡导的创造。虽然它不会像火箭登月那样轰动全球,也不可能如勇士扑向枪眼般催人泪下,但同样具有难能可贵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外国朋友也颇有同感。他一路上连声赞扬:“了不起,一个普通的姑娘能这样做实在了不起!这在某种意义上是高度文明的标志,说明美的观念已经从你们的生活领域扩展到劳动领域了,从这里我看出了你们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轨迹。”
顺着他的思路,我默默思考着。是的,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扩展。随着国力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开始突破对温饱这种最原始本能的需求,有能力来刻意求新,去改变传统的低级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形式,去追求和创造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新事物啦!我们不但能通过辛勤劳动使生活充满诗情,也能让劳动本身饱含画意,这是何等伟大的希望,简直是新世纪的曙光!想到这里,我不禁对这位穿红裙子的清洁工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在我眼里,她似乎真的成了一位创造美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