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6200000026

第26章 孝的运用(7)

其实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传递信息,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讲述你小时候的趣事,要不就是唠唠叨叨地让你保重身体,但是这时候子女的做法往往是打趣父母一番,要不就是责怪父母太唠叨了,很少有子女愿意认真聆听他们的想法,有的子女即使听了,也没有进一步思考父母的内心想法。比如一个长期脾气很坏的父母突然变得柔和,也许是感到害怕,害怕子女不孝顺自己,也许是感到不被重视,这些心理的情绪和信号,需要子女来解读。

比起过去,今天人们往往能够给父母更多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然而倾听的时间和精力则在下降。子女在孝顺父母的精力投入上,越来越集中于能提供怎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是否能让他们住得宽敞、吃穿最好,而不在于父母是否感受到爱和尊重,父母的内心想什么,也渐渐被忽略。当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可以停下来倾听父母们真正的需要,父母的幸福感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孝敬父母——当他们孤独的时候你在双亲膝下逗他们欢心;恢复他们身体不适住院的时候日夜陪护,体谅他们由于不舒服造成的烦躁心情,不顶撞他们,直到他们恢复健康;父母不要去想兄弟姐妹当中谁对父母不好、谁为了得到父母的钱才去孝敬,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从心底爱父母、关照他们的起居生活;人有生老病死,想象一下,未来有一天,当自己跪在父母的墓碑面前,自己的心灵是后悔的还是无憾的?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自己有没有留下没有尽到孝心的遗憾?

记住,父母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更需要“精神上的沟通”。

原谅父母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弟子规》

青少年时期我们接触新鲜事物,常常与父母想法不一致,其中,有时是我们自己错了,有时是父母错了。当我们错了就需要马上改正,做一个好孩子,如果父母错了,我们也要及时与之沟通并原谅他们,这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家人相处时,应当兼顾情义,尤其是作为子女的,应该以不伤害父母为前提。如果对父母无情,则必陷于大不义的境地。懂得了这些,在面对父母的过错时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人们常常会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话不能从字面上僵化理解,圣贤都会犯错,何况身为普通人的父母呢?

有很多孩子面对父母时又爱又怕,爱是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无私的关爱,我们怕的是父母发脾气或骂自己,有时是孩子的错,但有时却是父母的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及时与父母沟通,用客观的角度来与父母讲道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若子女规劝父母,而父母不听怎么办?孔子说,在这种情况下,仍要对父母表示恭顺,虽然为父母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而担忧,但不能心怀怨恨。

郑国国君郑武公娶了一个夫人,叫武姜,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寤生,次子段。寤生出生时武姜因为难产差点儿丢了性命,所以她只喜欢段。

郑武公准备立太子。他和大臣们商量决定立长子寤生为太子,夫人武姜却坚决不同意,她想让小儿子段继承君位,一再要求武公立段为太子。武公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国君,他没有采纳武姜的意见,而是按规矩立寤生为太子。

郑武公病逝后,太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武姜见小儿子段没有大权,就要求庄公把制邑册封给段。因为制邑是有名的军事重镇,庄公于是拒绝了母亲的要求,并解释说先君曾有遗命,制邑不许分封给任何人。武姜听后非常生气,但又不死心,又要求庄公把京城分封给段。

庄公为了安慰母亲,他便同意将京城封给段。众大臣知道此事后,纷纷劝阻庄公。大夫祭仲直言道:“主公,京城地广民众,把京城分封出去,等于将国家一分为二。况且公子段如果依仗夫人的宠爱,扩大自己的势力,将来恐怕对国家有害无益!”但是庄公已对母亲应允,不能更改了。

段得到京城,在其母武姜的怂恿下悄悄地开始招兵买马,训练兵士,积蓄一切力量,做好一切准备,暗中策划谋反。只等待有机会,便与母亲里应外合,袭击郑庄公,夺取国君的位置。段逐渐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郑国的北部和西部边境,这些地区原本不属京城管辖,但地方官不敢得罪他,只好违心地服从他的命令。

段的阴谋活动早被大夫祭仲看在眼里,他劝庄公应采取手段,早日清除祸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庄公没有同意。

鲁隐公元年(前772年),段认为时机已到,率领战车、兵士向都城逼近,准备偷袭都城,废黜庄公。武姜则计划在城内作为内应,帮助段一举取胜。然而郑庄公已知道他们准备反叛的日期,早有戒备,并提前派公子吕率两百多辆战车袭取京城。

段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无心再进攻都城,更无力夺回京城,只好在城外驻扎下来。郑军进攻,段没有办法,只好跑到了共国。

叛乱被庄公平定后,他将母亲武姜送到颖地囚禁起来,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之下,再不见面!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一天,一个叫颍考叔的官员来拜见庄公。庄公留他一道吃饭,并赐羊腿给他。颍考叔把羊腿的好肉割下来不吃,却恭恭敬敬地放在一边。庄公不知是何缘故,便问他。颍考叔说:“臣家中有一年迈的母亲,我想把您赐给我的羊肉带回家去孝敬母亲……”

庄公听到颍考叔这番话,马上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武姜,情不自禁掉下泪来。颍考叔装作一无所知,忙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庄公凄楚地叹了一口气,将自己矛盾的心情告诉给他:“你可以随时见到母亲、孝敬母亲,只有我没有这样的机会!”颍考叔笑道:“我有一个好办法,能完美地解决这件事。您可以令人挖掘一条地沟,一直挖到流出泉水为止,在那里您可以同母亲相见。这样做既不违背誓言,又尽了孝道,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庄公按照这个方法终于见到母亲,与母亲和好如初。

原谅父母的过错、失误,重归于好,这是做子女应该做的事。父母与子女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代沟,这个代沟往往是由于彼此的成长环境不同造成的,因为接受的思想不同,所以父母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不同,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父母就可能与我们大相径庭,随之而来的就是误解与矛盾。其实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把父母当成普通人一样看待,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互相谅解,以一个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理智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

沟通对于一个人是重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梁。对父母来说也是这样,常与父母沟通会消除很多矛盾,从而让我们与父母之间拥有一个无隔阂的亲情。

小宝的爸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很少看到他笑的时候,在家也非常严肃。

小宝从没有听爸爸当面说过他喜欢儿子的话,也从没有听到他说过表扬儿子的话,所以小宝一直很怕他。

有一次小宝到楼下张阿姨家做客,正好讲到爸爸。小宝说:“我爸常常对我发脾气,吃早餐的时候他常骂我打翻东西,吃饭不细嚼慢咽,把胳膊肘放在桌上,等等。我非常怕他,他好像一点都不喜欢我。”

张阿姨笑着对小宝说:“呵呵,小宝,其实爸爸是很爱你的,只是你还小,不了解这种爱。你知道吗?你爸在你那次生病住院的时候还哭了呢。”

“我爸哭了?怎么可能?”小宝听张阿姨这么一说,顿时心里暖暖的。

“小宝,你应该多主动和爸爸谈谈心,把你的想法告诉爸爸。”张阿姨鼓励说。

晚上回家的时候,小宝不知道该怎么和爸爸谈心,就悄悄地写了一封信给爸爸:“爸爸,我很爱您,可您总是对我这么凶,所以我有的时候很害怕见到您。其实,我也有很多优点,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表扬和肯定。爸爸,我有很多想法想和您说,可不知道怎么开口。不管怎么样,爸爸,我爱您,我知道您也一直很爱我。您的儿子:小宝。”

第二天早上,小宝一觉醒来,就收到了爸爸的一封回信:“好儿子,以前是老爸做得不好,你并不像我批评你的那样糟糕,你的本性里有许多真善美。是爸爸做得不好,从明天起,我会认真地做一个好父亲,要和你结为好朋友,你痛苦的时候同你一起痛苦,你欢乐的时候同你一起欢乐。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请到客厅来,咱们好好地聊聊……”

那天,小宝和爸爸聊了很久。从那以后,他们真的成了好朋友。

其实,爸爸妈妈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想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你的感受和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和他们聊天、沟通。如果喜欢与父母交谈,相互倾诉自己的心声,我们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也会更容易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对我们的爱。

如果子女与父母之间出现矛盾,我们首先要学会沟通,作为子女应该多与父母谈心,增加与父母沟通的机会,这不但能加强父子、母子之间的亲情,而且能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和矛盾。

沟通是心灵之间的桥梁,沟通是两个人倾听对方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或争吵。

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自然也就会和父母有代沟,无形之间产生隔阂。有人说,现在的老一辈永远不理解小一辈的所作所为,而小一辈永远也不理解老一辈所说的话。时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导致我们与父母有一种无法逾越的代沟。对此,我们要及时与父母沟通,表达我们的思想,接受他们的思想,这样才会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话不说,有意见不交流,长此以往,轻则造成误会,重则造成心灵创伤。

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这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有“沟”就要去“通”。沟通,能架起你与父母、长辈之间心灵的桥梁,赢得理解与支持,获得彼此的人生经验,体验关爱,品味真情。

§§§第4章 明辨是非——走出“孝顺”的误区

有人认为,只要是长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对的。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服从父母,这种想法显然是片面的。孟子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孝不等于彻底的顺从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文大行也。

——《荀子》

孝不等于彻底的顺从,“孝顺”不仅是“孝”加上“顺”而已。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应当感谢父母,并在长大成人后,尽好抚养义务,关心父母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但是,青少年还要有自主的意识,不要把愚孝当成孝顺。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就利用孔子“孝”的思想。他们认为一个人在家能愚孝,对统治者就能尽愚忠,就可以任意摆布,任意驱使。所以他们非常提倡对父母百依百顺,提倡完全没有自己主见的“孝道”,还说这就是孔子的教导,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曾子名叫曾参,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地里锄瓜,一不小心锄掉了一棵瓜苗的根。

这时曾子的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拿起一根大棒就打,把曾子打倒在地,曾子晕了过去,半天才苏醒过来。曾子醒过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跑到父亲的面前请罪,说:“刚才我做了错事,得罪了父亲,您用那么大的力气教育我,没什么事吧?”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弟子说:“下次曾参再来,别让他进我的门!”曾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央求师兄弟向孔子打听,孔子说:“当年舜帝的父亲瞽叟很糊涂,脾气也非常暴躁,续娶了之后对舜又非常不好。要使唤舜的时候,舜总是在旁边侍候着,可是想要杀舜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小小的责罚,舜可以承受;要是父亲大怒要拿大棒捶他,舜就远远地躲开。为什么呢?怕自己的父亲背上杀害亲生儿子的名声啊!现在你呢?父亲正在气头上,下手不知轻重,要是真为了一件小事把你打死了,你不是陷父亲于不仁不义了吗?”

像故事中曾子那样的孝,就是“愚孝”,就是盲目的顺从。西汉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刘向评论说,“以曾子那样的才华,又身处圣人的门下,尚且犯了罪过而不自知,可见把握好孝的限度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常以听父母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孝心。殊不知,自己的顺从往往使“孝”变了质。有的青少年感到疑惑,我们听父母的话是爱父母啊?为什么会成愚孝呢?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爱子女,那么父母可以很容易灌输自己的意志给孩子,这不会造成不和谐,爱依然成立。如果孩子大了,有了自由意志,若还是盲目顺从父母意志的话,就会造成不和谐,爱就不再成立。

孝的本意虽然是顺从与爱,但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与爱,父母的命令不动脑子就全盘接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盲目顺从的孝,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根本上说,不是真正的孝道。这一点,青少年朋友们须牢记。

真正的孝道不是对父母唯命是从,当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也要和颜悦色地提出来,不能看着父母犯错误而不闻不问。无论是对父母还是长辈,顺从的态度虽是好的,但自己也应该有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盲目地顺从,以至于纵容错误发生,这样的孝道在任何时代都不值得推崇。

同类推荐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热门推荐
  • 重念相思曾

    重念相思曾

    知道么……我曾多次回念你的一颦一笑,我曾思念有你的时光。她转过身,美眸充满水雾。迎接她的是一个温暖的怀抱。这是最后一次了,黛鸢。以后,你再哭,我可不管了……
  • 年轻人必知的66个人生建议

    年轻人必知的66个人生建议

    一个人生活没有目标,就会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听凭别人的摆布。反之,如果找到恰当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就会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展现自我,直至到达胜利的彼岸。
  • 九龙山行

    九龙山行

    人,最累的,是心的疲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天良渐失;人多是,纸醉金迷,争名逐利,为富不仁,再无信仰。浮华的焦躁最是折磨人的心智,谁不渴望心的宁静与自由?如果可以,真的希望自己能够自由穿梭于静谧与喧嚣,寻索真的自我。
  • 凤昭天下

    凤昭天下

    她是命定天女,必登皇位,一统天下,凤昭宫的宫主。四分天下,群雄逐鹿,在这个风云涌起的时代里,她被迫一步一步逼上高处不胜寒的皇位。她站在高位上,坐着冰冷的龙椅上,绝代风华,无人可敌,双眸含水,她笑着对他们说:“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天使,最后的最后,我们都是魔鬼。”他们的羁绊,他们的情仇,他们的爱恨痴缠。物是人非,他们的感情又该如何?
  • 幻世神瞳

    幻世神瞳

    在元皇界,每个凡人都渴望成为修士,而每个修士却渴望获得那远古力量的认可,而那远古力量叫做天启!而被天启学院公认为是天才的少年秦言却意外地被天启拒绝了,失去了和天启缔结契约的可能,那么,在天启主宰的元皇界,他该何去何从呢?
  • 三帝开元——本源凡帝

    三帝开元——本源凡帝

    三帝开元,创天立世,天上天下,唯本独尊,来看白洛宁如何成就本源凡帝之称,如何一统天下,成就主宰。。。。。。
  • 鬼道

    鬼道

    我是一个外科医生,一时贪财参与了非法器官买卖,结果被人害死了。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我的死亡结束,我的仇人还活得很滋润,正在将魔爪伸向我的漂亮未婚妻。为了保护爱人,为了报仇,为了生存,我不惜与任何强大的存在为敌,愿意做任何人所不齿的事,情愿化为厉鬼永不轮回……
  • 妖家

    妖家

    神幻大陆,强者为尊,一家为龙还是为人。看少年如何打破桎梏,带领家族重返神龙世界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重现的大陆

    重现的大陆

    哈里拉大陆与诺伊大陆的居民,也许都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本身的秘密。众神掩盖了真相,还是愚昧本就存在于人间。如果不是英雄,也许人间的乱世也就没有了意义。弗亚斯作为哈里兰一族最后的王子,他背负着的使命,开始了他的旅途,也许他能重现太阳子民的光辉,也许他将永远在旅途中,这一切都还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