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9900000003

第3章 谷物篇(2)

防止胎儿畸形。小米中所含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原料,妊娠期妇女摄取足够的碘,可避免胎儿痴呆或智力低下或骨骼发育延迟。

挑选妙招

一般小米呈鲜艳自然的黄色,光泽圆润,用手轻捏时手上不会染上黄色。若用姜黄或地板黄等色素染过,在用手轻捏时会在手上染上黄色。也可把少量小米放入水中,若水变黄则该小米染过色。优质小米闻起来具有清香味,无其他异味。严重变质的小米,手捻易成粉状,碎米多,闻起来微有霉变味、酸臭味、腐败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

【膳食专家指南】

小米营养丰富,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但气滞者应忌用,身体虚寒、小便清长者要少食。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小米可蒸饭、煮粥,磨成粉后可单独或与其他面粉掺和制作饼、窝头、丝糕、发糕等。糯性小米也可酿酒、酿醋、制糖等。

药典精要

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止痢,压丹石热。水煮服,治热腹痛及鼻衄。为粉,和水滤汁,解诸毒,治霍乱及转筋入腹,又治卒得鬼打。解小麦毒,发热。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实用偏方

贫血

【材料:】小米100克,龙眼肉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前两者煮熟后加入红糖,空腹食用,一日2次即可。

睡眠不佳

【材料:】小米200克,山萸肉30克。

【做法】两者洗净共同熬浓粥,连续服用7天即可见效。

血虚

【材料:】小米100克,花生适量。

【做法】两者洗净共同熬浓粥,每天服用2次即可。

白带过多

【材料:】小米80克,黄芪50克。

【做法】黄芪煎煮后去渣留药液煎煮小米,煮熟后即可食用,一日2次。

饮食宜忌

杂粮谷物类

高粱

高粱可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麦芽糖,高粱秆可制糖浆或生食。

保健疗效驿站

和胃健脾,充饥养身。高粱具有消积温中、固涩肠胃、防治霍乱等功效,最好将高粱和其他谷物混合搭配着吃,这样可以均衡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增加营养。

预防癞皮病。高粱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低,属于半完全蛋白质。高粱中烟酸含量也不如玉米高,但却易为人体所吸收,因此,经常食用高粱可以预防“癞皮病”的发生。

收敛固脱。高粱中的单宁含量随着种皮颜色的加深而增多,单宁有收敛固脱的作用,因此,慢性腹泻患者常食高粱粥能取得明显的食疗效果。

挑选妙招

优质的高粱呈现乳白色,颗粒饱满且完整,富有光泽,大小均匀一致,无虫害、无杂质。优质高粱具有高粱的特有气味,没有其他异味、霉味等。取少量高粱咀嚼,优质高粱滋味微甜,劣质高粱则会有涩味、苦味、辛辣味等其他味道。

【膳食专家指南】

高粱适宜脾胃气虚、大便溏稀、肺结核患者食用,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但是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应禁食高粱。因高粱有收敛固脱的作用,大便燥结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食用高粱时一定要煮烂,否则不易消化。

药典精要

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功同。

实用偏方

急性细菌性痢疾

【材料:】苦参18克,高粱根30克。

【做法】水煎分3次服用。

消化不良

【材料:】高粱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高粱煮粥,快熟时加入冰糖,温服即可。

小儿腹泻,大便溏稀

【材料:】高粱50克,红枣10枚。

【做法】红枣去核炒焦,高粱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儿每次服10克,3~6岁小儿每次服15克,一日2次。

脾胃虚弱

【材料:】高粱100克,桑螵蛸20克。

【做法】将桑螵蛸用清水煎熬3次,收取滤液500毫升;然后将高粱洗净,放入沙锅内掺入桑螵蛸汁,置火上煮成粥,至高粱烂时即成。

饮食宜忌

杂粮谷物类

糯米

糯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称为江米,是人们普遍食用的粮食之一。

保健疗效驿站

滋补脾胃。糯米是一种温和的补品,含有钙、磷、铁、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有补益中气、暖脾胃、止腹泻的作用,对脾胃气虚、泄泻、体质虚弱者最为适宜,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降低、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部坠胀等症。

提神益寿。用糯米、杜仲、黄芪、枸杞子、当归等酿成的“杜仲糯米酒”,饮用后有壮气提神、美容养颜、舒筋活血的功效。

预防疾病。糯米不但可配药物酿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酿,如“刺梨糯米酒”,常饮能预防心血管病和癌症。

止泻益气。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 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除此之外,糯米还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挑选妙招

糯米以米粒较大、颗粒均匀、颜色白皙、有米香、无杂质的为好。若米粒发黑,有杂质则质次。优质的糯米没有其他异味。取少量糯米品尝,优质的糯米滋味微甜,劣质的糯米则会有涩味、苦味等其他味道。

【膳食专家指南】

糯米性黏滞,难以消化,不宜一次食用过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应慎食。糯米年糕无论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都很高,患有糖尿病、肥胖症或其他慢性病如肾病、高脂血症者要谨慎食用。

药典精要

作饭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能行营卫中血积,解芫青、斑蝥毒。益气止泄。补中益气。止霍乱后吐逆不止,以一合研水服之。以骆驼脂作煎饼食,主痔疾。作糜一斗食,主消渴。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实用偏方

气虚自汗

【材料:】糯米15克,小麦麸15克。

【做法】同炒,研细末,每次10克,米汤送服。

心悸,失眠

【材料:】糯米250克,党参10克,红枣6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党参、红枣煮30分钟后捞去党参;糯米蒸熟后淋上汤汁和白糖。

百日咳

【材料:】陈年(2~5年)糯稻根60克,冰糖3克。

【做法】糯稻根水煎去渣,加入冰糖服食。

产后或病后体虚

【材料:】糯米酒适量,鸡肉200~500克。

【做法】鸡肉切成小块,加入糯米酒,上锅蒸熟食用。

腹痛

【材料:】糯米100克。

【做法】炒极热,盛于袋中,敷于痛处。

妊娠胎动

【材料:】糯米适量,黄芪50克,川芎50克。

【做法】水2碗煎至1碗半,去渣,不计时候,分3次温服。

饮食宜忌

杂粮谷物类

薏米

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多种氨基酸,能促进新陈代谢。

保健疗效驿站

镇痛消炎。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能促进体内水分代谢,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因此能缓解梅雨季节易患的风湿病和关节炎。

润肤祛斑。薏米含有薏苡素,可以抑制横纹肌收缩,经常食用可以使皮肤保持光泽细腻,消除痤疮、雀斑、妊娠斑、老年斑等,是天然的养颜去皱佳品。

防癌抗癌。薏米中蕴含的薏苡仁酯,不仅对人体有滋补作用,还是一种重要的抗癌剂,能有效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对胃癌及子宫颈癌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健脾补益。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者的补益食品。

挑选妙招

挑选薏米时,要选择粒大完整、结实,杂质及粉屑少,且带有清新气息的,有黑点的则为次品。优质的薏米没有异味、霉味等。取少量薏米品尝,优质的薏米滋味微甜,劣质的薏米则会有涩味、苦味、辛辣味等其他味道。

【膳食专家指南】

薏米尤其适宜各种癌症患者和患有关节炎、肾炎水肿、癌性腹水的人,以及面浮肢肿者食用。但由于薏米化湿滑利的功效显著,因此遗精、遗尿患者以及孕妇不宜食用,并且汗少、便秘者也不宜食用。

药典精要

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炊饭作面食,主不饥,温气。煮饮,止消渴,杀蛔虫。治肺痿肺气,积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破毒肿。去干湿脚气,大验。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实用偏方

风湿身疼

【材料:】麻黄150克,杏仁20枚,甘草50克,薏米50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加水同煮,饮汤,一日2次。

水肿喘急

【材料:】薏米150克。

【做法】研细,煮粥,一日2次。

脚气病

【材料:】薏米20克,红豆20克,黄豆20克。

【做法】熬成汤汁,泡脚。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材料:】薏米30克,大米30克。

【做法】共煮粥,空腹食用,一日1次。

病后体弱,贫血

【材料:】薏米150克,羊肉250克。

【做法】加水适量煲汤,饮汤吃薏米、羊肉,一日2次。

肺结核咳吐脓血

【材料:】薏米500克,酒少许。

【做法】捣破,加水3升煎成1升,加酒少许服下。

饮食宜忌

杂粮谷物类

玉米

玉米相当耐干旱,即使贫瘠的土地也可栽种,因此世界各地均视其为救荒的农作物而广为培育,是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保健疗效驿站

增强体力。玉米中富含蛋白质,虽不包含全部必需氨基酸,缺少了赖氨酸、色氨酸,但是蛋白质的含量却高于小麦和大米。具有增强体力、强化肝脏功能的作用。

预防疾病。玉米含有镁、锌和铁。镁是维持肌肉和神经正常功能所不可欠缺的营养素,铁能预防贫血,锌能防治味觉障碍。玉米中富含B族维生素,具有消除疲劳、强化肝功能、预防便秘、治疗胃溃疡和胆结石的功效。

强健骨骼。玉米之所以拥有特殊风味,是因为其含有一种硅酸,这种硅酸对强健骨骼、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作用。

减肥。玉米中的镁有助于加强肠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而且热量低,对于减肥非常有利。另外,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

挑选妙招

购买生玉米时,尽量选择新鲜的,少选择冷冻的。嫩的玉米水分多,老的玉米淀粉多,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挑选。玉米面没有等级之分,只有粗细之别。优质的玉米面呈淡黄色,无酸、霉等异味,选购散装玉米面时,用手握紧成团,久而不散的玉米面含有水分较多,不易储存。

【膳食专家指南】

玉米尤其适宜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习惯性便秘者,以及慢性肾炎水肿者食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发霉后能产生致癌物质,因此发霉玉米绝对不能食用。

药典精要

调中开胃。

实用偏方

鼻出血

【材料:】玉米须30克,栀子9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

水肿

【材料:】玉米须30克,陈皮9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

小便不利

【材料:】:玉米须25克,瓠瓜15克,西瓜皮15克,冬瓜皮8克。

【做法】四者共煮,分2~3次服用。

咳嗽

【材料:】玉米30克,玉米须15克。

【做法】加水适量, 煎汤代茶饮。

饮食宜忌

杂粮谷物类

紫米

紫米是糯米中较为珍贵的品种,俗称“紫珍珠”。紫米质地细腻,紫色素溶于水,熬成的粥晶莹、透亮,是一种天然的保健佳品。

保健疗效驿站

健肾润肝。紫米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增强体力、强化肝肾功能的作用。

补血理中。紫米含有铁、锌、钙、磷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它们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不可欠缺的营养素,能预防贫血、增强体力、补充气血。

润肤明目。紫米中含有的微量营养素,具有健肝明目、润肤美容的功效。

降低胆固醇。紫米中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功效,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

挑选妙招

优质纯正的紫米色泽呈紫白色或紫白色夹小紫色块,米粒细长,颗粒饱满均匀。用水洗涤,水色呈紫黑色。用手抓取易在手指中留有紫黑色。用指甲刮除米粒上的色块后米粒仍然呈紫白色。煮熟后纯正的紫米晶莹、透亮、有黏性,入口香甜细腻,口感好。

【膳食专家指南】

紫米尤适宜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贫血、皮肤干燥、面色苍白等身体虚弱者食用。特别适合孕产妇及儿童食用。经常食用紫米,对神经衰弱、失眠、头昏、暑热头疼、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

墨江紫米精品

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

实用偏方

月经不调

【材料:】紫米100克,龙眼50克,红枣2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气血不调

【材料:】紫米100克,红糖25克。

【做法】熬粥食用,每日1次。

体质虚弱

【材料:】紫米100克,鸭肉200克。

【做法】熬汤服用,每日1次。

面黄肌瘦

【材料:】紫米100克,乌鸡200克。

【做法】熬汤服用,每日2次。

饮食宜忌

杂粮谷物类

糙米

糙米是指水稻脱壳后仍保留一些外层组织,如谷皮、糊粉层的米,其口感较粗,质地紧密,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食疗保健作用。

【贮存和清洗窍门】

糙米适宜放置在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一般放在密闭的坛子、罐子中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糙米清洗时要注意,切忌清洗次数过多,以免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一般来说,加入适量清水,淘洗1~2次,无悬浮杂质即可。

保健疗效驿站

降糖降脂。糙米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病和贫血。大量膳食纤维可加速肠道蠕动,膳食纤维还能与胆汁中的胆固醇结合,促进胆固醇的排出,从而有利于降糖降脂、解毒防痛。

同类推荐
  • 中医入门一学就会

    中医入门一学就会

    本书包括中医其实不难学、阴阳就像硬笔的正反面、五行与人有什么关系、你对五脏六腑了解多少、人为什么会生病等内容。
  • 痛风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痛风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本书通过痛风的基本知识、痛风应如何检查、痛风应如何治疗、正确应对痛风并发症与合并症、痛风的中医疗法、痛风的西医疗法、痛风合并肥胖症的保健、痛风合并高血压的保健、痛风合并糖尿病的保健、痛风合并高脂血症的保健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告诉患者,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有助于尿酸控制,坚持运动,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让高尿酸远离你,遵循医嘱、正确用药才能起到治疗效果。
  • 中医教您防治便秘

    中医教您防治便秘

    本书全面介绍了便秘的中医诊疗方法。内容包括便秘疾病的一般鉴别和基本知识、便秘的分类、专科检查,在治疗方面着重强调了中医的独特疗效和优势,详细讲述了便秘的危害及治疗误区,并分别就疑难病的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大肠黑变病、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会阴下降综合征、盆底肌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鉴别诊断)、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女性便秘和便秘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阐述。全书针对性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或患者自疗自养时参考阅读。
  • 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下册)

    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下册)

    本书用你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回归健康的道理!作者对深奥的医学科学,深入浅出,提出一万余个防病治病的问题,并一一作了科学的回答,指导读者通晓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能够做到平时远离疾病、保持健康,疾病来了正确对待、及时治疗。这本书一定能成为你,特别是中老年朋友祛病、健身、保健的良师益友。
  • 男性生殖与健康365问

    男性生殖与健康365问

    本书由武警部队人口与计划生育宣教培训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以问答形式介绍了男性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全书共8章365题,包括男性生殖健康概述,男性生殖器官与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男性性功能障碍、生殖器官疾病、性传播疾病防治,以及男性节育与优育等知识。内容通俗懂,阐述言简意赅,是一本融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医学科普读物,适于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基层卫生人员、部队官兵和广大男性读者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金钗志之灵狐传

    金钗志之灵狐传

    白狐因各种机缘而精变,自取名白玉素,并修得上技真法。出世以来,麻烦不断,结下众多仇家,但她凭借智勇挫败一个个的对手。诸多邪恶势力联手,大摆鸿门宴,令白玉素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白玉素为了报答书生贾云柳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结为夫妇,助之祛害辟灾、建功立业、位居高官。最后,夫妇成仙。
  • 邪王的俏王妃

    邪王的俏王妃

    一朝穿越,她是邻国丞相府的千金,母亲离世,她是受尽冷嘲热讽的丫鬟小姐,一道圣旨只是将她从这个小牢笼转到了另一个牢笼里。外间传言他放荡不堪,生性凶残,不喜束缚,但却貌似潘安。甚而传之有龙阳之癖,景乐王朝的三皇子,恶名昭著,为谋得两国和平,被迫迎娶邻国公主……新婚之夜,良人未归,从此落入冷宫……他,景乐第一杀手,一次失手落入陷阱,生命垂危,被她所救……从此天涯海角追随而去。eva凌菲语是小语的微博噢!
  • 探墓有戏

    探墓有戏

    诈尸,假人,妖妃,小丑,偷梁换柱,美女成群,国王,变身,神物······故事开始为了搭救被变成怪兽的父母,南枫谭不得不把自己“卖”给国王,国王嗜好就是让其研究古墓。后经“二道贩子”把此男来回转手。居然获得了神器。屌丝逆袭成高富帅。娶美女老婆回家去。
  • 求一段与你的岁月

    求一段与你的岁月

    有人问林夏,为什么会是宋暖阳。林夏回答,“有些人就是这样,不管你在怎样的生活,你的心里就是会有一个位置,为她而留,平时深藏,一旦触及,那就是所有的不顾一切”。有人也问宋暖阳,为什么当初舍得放弃一切,宋暖阳笑笑,指着画纸上那未完成的高跟鞋说道:“因为他是我穿上高跟鞋后,不得不承受的那种踮起脚尖的分量。所有的华丽,惊艳,到最后,都是脚跟传到心脏的那份冷暖自知。”爱情有些时候要的不是轰轰烈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佳酿数年得,慢慢的酝酿当中,真正的情爱才会发酵。
  • 穿越女尊之官人笑纳

    穿越女尊之官人笑纳

    阴差阳错李琳琅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这里上下五千年历史并未记载!阴阳互调,女主外男主内的女尊王朝!重生也罢,穿越也罢,她将一切看淡,只想带着自己心尖尖的那个人走想美好。且看她如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带着夫郎奔小康~有美食,宫斗~【本文一对一,喜欢可加入收藏!】友情推荐朋友写的文文:腹黑王爷,绝宠医妃
  • 听说你很高冷

    听说你很高冷

    在开学季,一个平凡无奇的小女孩踏上了她的高中之旅。偏偏考上的是一个贵族高中,小女孩却不是贵族,在校园中受尽折磨。最终,等到了他,保护她!
  • 自觉

    自觉

    自觉者,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体现自我意识,更能感知人生的深刻内涵。本文主人公,在自觉之前的前世,默默无闻,无名无利,只是一个生活在劳苦大众之间的平头百姓,一生的积蓄只有一身的实践技能,骨子里继承的老话,艺多不压身,什么时候都凭手艺吃饭的朴实勤劳之小民。在重生之后,凭借着实实在在的四十余年的工作和人生经验,在异世他土开创了老百姓式的神龙帝国。鏖战四方,建立基业的故事。本文为种田建设文,在生产制造中崛起,在征战中感悟,如喜欢此类型文体的朋友,让您与老耕一起相约,遨游在异世他乡,共同分享其带给我们的愉悦,有你相伴耕之梨将无往不利,耕耘出肥沃土地,在您的播种下,收获汗水侵染的果实。
  • 哥哥你等我

    哥哥你等我

    被自己的哥哥贬下界没关系哥哥我会回来的,到时候我们再相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