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200000037

第37章 目标与对策(3)

与其他媒体相比,报纸有利于读者的反复阅读和进一步思考,适合做深度报道,而且携带方便,适合人们在非办公环境使用。同时由于截稿和印发限制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在信息及时性要求上有些力不从心。《华尔街日报》通过报网一体解决了这个问题。报纸通过深度报道等体裁主要解决“某些新闻或带来什么”的观点问题,网络则通过其每天24小时不间隔传播的时效优势及时解决“最近发生了什么”的事实问题。这样,对读者来说,只要成为《华尔街日报》的报网用户,就获得了全天24小时的“报加网”全程信息服务。

《华尔街日报》报与网的内容关联性不仅体现在双方内容上的提示和补充,更有通过关键连接点的互动。“华尔街日报在线”的版面设置、新闻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与《华尔街日报》的相似性,如结构上垂直为主、水平为辅的综合版式、色彩上简约的深蓝色基调、网络上频道与报纸上各叠的对应等。另外,通过同一栏目的双方设置,加强二者的互动,如“what’s News”专栏“What"s News”专栏是《华尔街日报》标志性栏目,它位于头版,集纳了当日最重要新闻的摘要,是读者注意力的第一个驻留点。“华尔街日报在线”也在主页的相应位置开设了一个同名栏目,作为网站标志,用户打开网站第一眼就能看到。两者兼设,外形相似、功能相同,读者很容易把二者连为一体。还有“今日问题”专栏,通过在网络上做调查,在报纸上设专栏公布调查结果,这样就把读者先吸引到网站上去给有关调查投票,促进了报网一体。

四、人才资源的储备问题

《环球时报》的人才资源与发展要求相比,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驻外记者不能“随叫随到”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虽然遍布全球,但多数属兼职,比较松散。总部编辑联系驻外记者写稿,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能“随叫随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题落实。由于短时期内难以加派驻外记者,也许可以尝试在当地加大招募人才的力度。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说:“凤凰卫视在台湾的几十名记者都是当地的,没有从总部派人过去。海外用的华人,大多是当地华人,往往会从留学生中招募。”凤凰卫视在海外的影响力比较大,其本土化人才战略,值得《环球时报》研究。

(二)缺乏英语以外其他语种的人才

《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刊以后,中国的声音在英语世界得到进一步传播。但英语世界不等于整个世界。用多语种全方位开展对外传播,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题中之意。《环球时报》似应加强多语种人才储备,利用国家人才引进、项目合作等政策,吸引更多出国人员、国外对华友好人士加入。

(三)缺乏既懂外宣又懂网络的人才

《环球时报》之于国外读者,目前影响力主要通过环球网这个平台来展示。需要适应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增进实时互动。这些开创性的工作,需要大量既懂外宣又懂网络的专业人才。解决好这个问题,与增强国际传播力,息息相关。

(四)缺乏对外传播领域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从中文版拓展到英文版再拓展到多语种版,从平面媒体转向“报网融合”,从“内宣”为主转为“内外宣”并重,追求国际影响力,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短板”问题愈发显得突出,亟待大力培养引进。

第三节对策建议

环球时报突破上述瓶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迈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不揣冒昧,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必须更新观念

实现新的目标,需要优化技术平台,重构编采流程,提升队伍素质。同时,应当更加强调观念更新,进而焕发新闻传播力。

(一)直面外宣工作现实

要清醒认识到,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外宣工作突出和平发展主题,正面、理性、持久、温和地向世界正确说明中国,向中国正确说明世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同时;又要看到对外宣传报道在不同时段、不同程度上多概念堆砌,少事实支撑;多最后结论,少过程展示;多严肃庄重,少生动活泼;有报道意识,缺整体策划;有正面典型,缺社会感动;有热点引导,缺及时主动。

直面外宣工作现实,应是环球时报人观念更新的逻辑起点。往下得到的效果将是:继续凭借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收到更大更好的外宣实际效果。

(二)适应西方受众重逻辑论证、崇尚求异的思维方式

从世界发展历史看,全球五大文明系统,唯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没被打断过。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其长处。但是,它多直观而缺乏逻辑论证,崇尚求同。而鄙夷求异这种局限性使许多中国受众的接受习惯是:希望媒体能给一个有一定结论性的报道,讲清楚一件事情的原因、过程、结果,包括给予评论。

西方受众的思维方式明显打有重逻辑论证、崇尚求异的烙印。多数西方受众的接受习惯是:你只要把事实告诉我就行,至于结论怎么下,由我自己决定。

过去,我们的外宣工作为什么常常事倍功半?原因之一是:按照中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向西方受众做宣传。所以,要走出误区,积极、主动顺应西方受众的思维方式。换言之,环球时报人应琢磨如何在生活化的叙事中渗透中国立场、中国观点?这样琢磨的结果将是:继续凭借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收到更大更好的外宣实际效果。

(三)确立对外传播主体多元化、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观念

人们观察思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传播,会发现其成功点之一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这也构成了当今信息舆论战的特点之一。换言之,环球时报人应确立的传播观念之一是:开发多种传播渠道,诉求多个表现角度,这比所有信息从同一通道传出更为可信,更易被西方受众接受。可以预期的结果将是:继续凭借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收到更大更好的外宣实际效果。

二、扣住关键环节

如前所述,如何既全方位传播国际新闻,又减少对外电的依赖?如何既强化本报立场、观点,又淡化宣传色彩?——均系《环球时报》突破瓶颈,向国际一流大报迈进之所需。在近期难以扩充专职驻外记者队伍,又要保持现有版面规模的情况下,增强报道原创性和提高传播公信力,似应扣住以下环节:

(一)抢占制高点,筹建自己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

在国际传播领域,《环球时报》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为背景,又以反映中国民意民声为己任,显然需要长期跟踪并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国际重大问题。建议依靠资深记者、编辑和国内外有关专家等资源,筹建环球时报国际问题研究所,系统观察思考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重大问题、重大动向,以增加新闻宣传的预见性、权威性。可以考虑借鉴达沃斯论坛的模式,设立“环球时报论坛”,定期约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就国际热点问题交流看法,以增加相关报道的原创性、唯一性。

(二)加强议题设置,在国际舆论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西方传播学界有一个很有名的观点:新闻媒体在告诉读者怎样想这一点上大都不怎么成功,但在告诉读者想什么上却异常有效。通过连续不断的报道,现代传媒能迅速地告知公众应该关注什么样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外交方面的议题,由于公众对重大的国际事件或政治冲突缺乏直接的经验,他们被迫依赖新闻媒介,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传媒对这种非强制性的议题就具有更大的设置和说服力量。

《环球时报》在议题设置上不乏成功经验。以有关美韩黄海军演的报道为例:2010年6月8日头版刊登《美航母欲进黄海军演》,黄海军演的话题被提了出来。接下来,美韩军演的文章在头版达到13篇,末版3篇,2版和3版加起来近20篇,深度报道版也有独家策划的《在横须贺追踪美航母》。《环球时报》通过驻外记者对美韩国防部、外交部的追问和寻找不同报道视角,美韩军演话题得到持续升温。中国外交部、军方屡次公开反对美韩军演、韩美官方的谨慎态度以及军演计划的一再调整、推迟,与中国社会舆论的反弹显然有一定联系。正如有关学者所言:“《环球时报》能够把媒体议程、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十分难得。”

总体来说,《环球时报》在议题设置上还应该做得更好。要在涉华问题的国际舆论交锋中,多多抢得先机,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服务。深入报道并点评世界新闻,才能切实提高国际话语权。这也是报纸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三)一个宗旨,多种声音

适应当今世界信息舆论战的特点,《环球时报》要紧扣加强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这一宗旨,发出多种声音。因此,《环球时报》传递世界评点中国的声音,也要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其“国际论坛”版现已成为发表不同声音的平台。但是现有版面无论从数量、稿源,还是内容方面看,还不足以承载民间舆论的多种意见。可以适当扩充版面或开设新栏目。比如,开辟类似“中国老百姓看中国外交”的版面或栏目,让关心国家大事的普通中国人发表一家之言;再如,设置“我在中国”之类的版面或栏目,让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谈对中国的看法、谈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等等。

《环球时报》的成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而这张报纸本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令人充满期待。明确战略目标,发挥既有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在创新和探索中不断增强特色、扩大影响,《环球时报》终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热门推荐
  • 呐谁,请許我一世承诺!

    呐谁,请許我一世承诺!

    请你记住我说过的,“如果有一天,我的放手可以过得更好,哪怕会很痛,我可以放手成全你。”
  • 欲弑天

    欲弑天

    天有几重?便灭他几重!地有几许?便葬他几许!大山中走出的少年,历经坎坷,只为求仙问道奈何天地不仁,世间动荡,一张无形的大手似操纵着世间的一切是仙?还是天?亦或是天之上的存在???
  • 长生可期

    长生可期

    王大山穿越异界的故事。新人不会写简介,以后有好的再改。
  • 笑容如初

    笑容如初

    她,一个上海女孩,在北京上学,遇到了她和他......出道后的她,受到种种磨练,让人心疼不已。他,凡荣公司的继承人......两个不同的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逍遥诀言

    逍遥诀言

    写在前面:本小说成文,大部分情节是纯属虚构,但是也结合了一定的历史事实(三国后西晋末年)这段历史,本小说只是以武侠的角度来解读历史,因为在西晋末年以后的近一百多年里,朝代都是分分合合。多有异说!当然在本小说里,也是结合了历史,阐述了众多道理的:一,个人与自然和历史的关系:时代造就人才,个人的活动,自然也是会影响到历史的发展;人生与自然,便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超脱自然,回归自然!二: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多次的锻炼和磨砺的,当人们遇到艰难时,应该用积极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是一个态度和心态的选择;当然个人的成长,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力量的成长,而是更着重在心性和思想的成长上!三:本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也讲述到了我国古代的民族战争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痕迹,结合经济,文化,朝政跌落实际!
  • 双生之地狱彼岸

    双生之地狱彼岸

    你知道彼岸吗?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曼珠沙华。彼岸,总是如此悲伤,如她们的故事,如此的恩怨纠缠,爱恨情仇,命运与命运交错,命运之轮已缓缓转起。她,叫夜轻狂,如骄阳般耀眼,如火焰般张狂,却,选择了黑道,被她选中的人,注定站在高处.....她,是七,亦是血幽,生生世世为守护而轮回,似皎月般沉寂忧伤,似天空般明澈幽雅,看透万物俗世的她,能否看清自己......他,和她曾守在忘川水旁三生石畔,却受尽诅咒坠入轮回不得相守......他,身为君王,看了她千年守护,却毅然默默站在她身后......
  • 古树上的甜橙

    古树上的甜橙

    作者从青春年少到事业稳定这几年青春的虐心岁月。从思想懵懂稚气的小男孩一直到事业运筹帷幄的男人。回望青春,走过太多坎坷的道路,被算计、被陷害、然后重新脚踏实地的奋斗。本书主要讲述四个方面。青春最宝贵的校园恋情、初入社会接触花花世界的诱惑、为爱犯下大祸开始决心悔改、“卧薪尝胆”终于赢得成就。年少时,一颗古树上结出一颗甜橙。如今,橙子还在,味淡了。
  • tfboys我们的缘分

    tfboys我们的缘分

    林伊沫,夏思颖,万娅琪因来北京读大学,碰巧各自与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读同一所大学,三女主喜欢上了他们,一再向他们告白,可是每次三男主都拒绝了她们,后知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各自的记忆里一直住着一个女孩,三女主就放弃了对三男主的只求,三男主再次深入的调查他们各自的心中那个女孩,发现了.............
  • 落雨黎尘

    落雨黎尘

    十五岁的他惊恐的藏在角落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被“异能者”屠杀十五岁的她救了那个在角落瑟瑟发抖的他并将懦弱胆小的他带回了Lavilledele的孤儿院渐渐的他发现了这个孤儿院的惊天秘密,并成功丢失了自己的心经历了那么多的他,知道了真相的他最后的决择是。。。杀戮?还是。。。爱情?
  • 一年份的江湖

    一年份的江湖

    一砂一极乐,一叶一天涯。在下心怀敬意,效仿霄白城前辈,勉力以140字的微武侠,勾画一年份的险恶江湖。虽为微文短篇,然亦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