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000000016

第16章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6)

这一阶段受众研究的成果主要来自学术研究界和调查实务界。有关受众研究的专业性著译作大量出现,既有传统受众研究也有新媒体受众研究,如《受众本位论》、《受众分析》、《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受众研究读本》、《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新兴媒体受众消费行为研究》等;还有一些关于受众调研与方法方面的著作,如《电视收视率解析》、《影视受众调查与研究》等。关于受众研究的论文更是层出不穷,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受众调查、受众心理、受众权益等领域;也有文章关注不同受众群体的差异,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新动向。如宋小卫:《谈谈我国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性别差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桥本孝良、张采:《日本广播节目的现状——日本听众的年龄层与广播的关系》,《现代传播》2000年第3期;王文昌:《台湾观众收视心理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7期;曹文卓、卢洁萍:《网络广告的受众特征解析》,《声屏世界》2000年第9期;胡钰:《网络时代的受众观念》,《中国电子出版》2000年第4期,等等。一些论文对有中国特色的受众研究概念和理论进行探讨,如《反馈的变奏:“数字受众”vs.“意见受众”》、《超越西学东渐——中国受众研究的本土化模式》等。来自调查实务界的研究成果有央视—索福瑞公司每年出版的年度报告《中国电视受众研究》和《中国电视收视年鉴》等。

这期间,一方面,我国的受众研究引进西方的受众调研方法,致力于中国本土的受众调研实践,改变了以往随意、单一的研究模式,同时大量借鉴和参考西方的受众研究理论与视角,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推动着自身向更深入、系统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来自本土受众调研实践的丰富成果呼唤着有中国特色的受众理论和框架体系的出现,也激发着研究者们为创新受众研究而努力。受众研究初步呈现繁荣多元的景象。

(二)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内地的受众研究大体处于“引进介绍—调研描述—分析建构”并存的阶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侧重点略有不同。从研究主体来看,我国受众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性调查公司主导的市场性受众调查,一类是学者或研究机构主导的受众研究。传媒、政府或其他机构开展的一些受众调研或受众研究项目,也大多是委托调查机构或学术机构进行。以下我们仅以这两者为主,简要介绍我国内地受众研究的现状。

1.商业性调查公司

商业性调查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定量受众调研,尤其是受众行为测量。目前,这一类调查在坚持自身特点的同时,努力与世界模式相接轨并已渐成规模。以电视观众调研和分析应用领域为例,虽然我们起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在我国内地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收视率调查网。截至2011年1月,CSM收视率调查网覆盖5.7万余户样本家庭及近20万样本人口,能够推及超过12.5亿中国内地电视人口。目前,电视观众调查行业的年营业额大约有5亿元人民币,是20世纪末数百万元营业额的几十倍乃至近百倍,可以说,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

此外,还有专业性调查公司进行电视覆盖率调查、收听率调查、阅读率调查、新媒体用户调查,等等。这些调查主要基于抽样统计原理和电脑数据处理进行,同时采用传播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等方面的知识,为相关媒体和研究者提供翔实的受众数据。这些调查公司还会不定期出版有关受众行为和受众市场研究方面的报告。这些报告均采用丰富、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呼应传媒和受众市场的研究需求,以描述性、动态性、实用性见长,但是在系统分析、理论归纳和强调批判意识等方面略显不足。

2.研究机构与学者

自新闻传播学被列为一级学科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中设立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院系有300多个。传播学教学和研究机构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也为受众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从事受众研究的专业机构从无到有逐渐建立,研究人员队伍在不断扩大。比如,出现了专门性的受众研究机构(如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还有一些行业性的受众研究机构(如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受众研究会)。前者承担着有关受众研究的教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后者则承担在广播电视界从事受众工作的人员中开展工作交流、业务指导、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任务,并通过每两年一次的论著评奖,及时呼应广播电视实务界对于深化和改进受众研究的要求,培养了一批贴近传媒行业发展实际、擅长受众研究的业界人才。与此同时,大量来自各个传播院系从事传播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的教研人员也纷纷加入受众研究的行列。

其次,受众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多样,水平稳步提升,有译著、专著、教材、调研报告和论文等形式,出现了不少有一定分量的受众研究论著。在这些论著中,有对不同媒介类型受众的研究,比如报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受众研究;对不同人口特征的受众研究;对受众心理的研究;对受众调研方法的研究;受众理论研究,等等。比如,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王燕星:《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李思屈、王珂:《交互传播模式下的受众偏好——关于交互电视收视方式与节目类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郭可、吴瑛:《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消费与全球观》,《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6期;杜俊飞:《中国中产阶级的传播学特征——基于五大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丁迈:《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鲁景超:《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受众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等等。其中,受众理论一直是我国受众研究的一块短板。2005年前后,传播学译著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其中不乏国外通用的受众研究译著。如传播学大家丹尼斯·麦奎尔的经典之作《受众分析》,英国女学者索妮娅·利文斯通的《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这一轮译著热潮余波未了,国内受众研究方面的理论专著和论文已开始不断涌现,如前已述及的著作《受众本位论》和《积极受众论》、《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论文则有《从受众研究看“传播学本土化”话语》、《西方受众研究新进展的实证研究》等。

最后,受众研究在反思和创新的双重压力下走向新媒体领域。受众调查一直走在我国受众研究的前列,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受众研究的应用性普及和理论构建,但是另一方面,注重传统的抽样调查和量化方法而忽视其他方法的应用,难免带来研究方法单一、见树不见林、欠缺理论深度的后果,有时还深陷数据至上的泥淖,忽视了知识创新和理论思维。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受众研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不少研究者开始尝试采用其他科学方法和互联网调研方法探讨受众问题。比如,采用焦点小组法、民族志等方法进行研究,如《中国当代电视历史剧的观众》(郭大为)、《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郭建斌)等;还有结合传统调研与网络调研或网络民族志方法进行研究,如《中国大陆网络虚拟即时交流主体行为与心理机制研究》(苗笑雨)、《新兴媒体受众消费行为研究》(方雪琴)等;以及探讨新媒体时代受众调研问题的《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与测量》(刘燕南)、《走进“虚拟田野”——互联网与民族志调查》(朱凌飞、孙信茹)等。

(三)问题探讨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受众研究融合学界和业界两个方面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不仅研究视野在不断拓宽,研究层次和水平在日益提升,在研究方法、理论探讨和分析应用等方面也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不过,我们的受众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面对国外不断发展的受众研究,以及新媒介环境下不断变化的受众,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总体上看,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查多、研究少,数据多、分析少

目前,我国的受众调查已经非常常见,尤其是调查公司以此为生,其调查数据为传媒机构和相关决策管理者提供了比较翔实的受众信息。但是,有许多调查数据未及深入挖掘便被束之高阁,提炼的信息量相对有限。以观众调查为例,每天周而复始生产的大量收视率数据基本以原始形态出现,缺乏消化吸收;观众满意度数据也一样,对其应用相当不足;综合两项指标进行的深度分析则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兼具传播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数理统计知识的专业人才,不善于进行相关挖掘和分析,更深层的原因,恐怕与学校相关专业及课题设置没能适应传媒业发展需要有关。另外,研究者知识结构不够全面,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不及时,社会资源投入不足,也是几大原因。

2.应用性研究多,理论性探讨少,鲜见原创性理论出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传播领域最常见的研究是应用研究,特别是受众研究”。我国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受众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即针对与受众相关的实际传播活动或传播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受众研究,受众调查和基于受众调查所进行的分析研究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受众调研为推动我国受众研究乃至传播学研究的发展,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性受众研究将注意力放在微观的、个案的、具体的受众问题上,偏重描述性、经验性和对策性,而理论性、规律性、前瞻性探讨显得不足,缺乏力度和厚重感;另一方面,将实际应用与理论分析相结合进行的研究也不多,更鲜见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系统性、原创性理论。

3.经验性研究较多,批判性研究不足

目前,我国的受众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性和行为性受众研究领域,以经验性的定量统计方法为主,并借助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向这些领域大规模延伸。批判性研究由于其对社会现实尖锐的批判锋芒,在实务界基本上是“曲高和寡”,罕有人涉足。学术界的受众研究,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并不“独尊一法”,而是兼顾定量与定性方法,在学术传统的继承与研究创新方面,既有经验性研究,也有批判性研究,关注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注重社会价值,但是从总体上看,批判性研究仍然略显不足。

总之,无论是应用性调研,还是理论性探讨,无论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还是立足本土的自主创新,我国的受众研究都有许多未尽的任务和有待探索的空间。数字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我国受众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到应用与理论研究并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立足国内实际和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并举,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受众研究兼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而在不断成长的受众研究领域,鉴于我国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国际受众研究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的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我国的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随着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和受众研究的推进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作为一个亟待开发的新领域,国际受众研究一方面从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中汲取实践养料,一方面也从国际传播学和受众研究的发展中汲取理论与方法的滋养和辅助。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受众的快速变化,我国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开始驶入快车道,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亦呼唤着这项研究在系统性、科学性、理论化、操作性等各个方面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历史回顾

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起步的,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则经历了较长的蛰伏期,逐渐由受众工作切入而历经“调查—分析—研究”的演变过程。由于“二战”结束后国际上冷战思维占主导,国内则强调以“对外宣传”为主导,也由于经费、人力、时间限制,跨国受众调研面临障碍重重,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国际传播受众的关注比较缺乏,对传播效果的把握也很不够。

同类推荐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社会,下篇说文明。全书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大量图片,对于《社会与文明》内容上的无形扩展,以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呼吸》栏目的部分精彩篇章,《新闻深呼吸》由浙江经视评论员舒中胜就社会热点话题发表独特看法。
热门推荐
  • 芭比的疯狂派对

    芭比的疯狂派对

    夏璃茉,校长的女儿及学校的校花,因一个哈根达斯和校草段哲希告白惨遭拒绝!火花摩擦越大,俩人不知不觉中彼此喜欢上了对方,可就在这时,段哲希的前女友居然回来了!他是选择与璃茉不分离或是因为多年前的那个秘密付出终生代价?
  • 梦尽天魔

    梦尽天魔

    他看着是个天使却说自己也是个恶魔他从来都是一副毫不相关的样子但总在别人危机时伸出援手他为了一个心爱的女孩牺牲自己他原是在天上的神,但为了她甘愿再世入凡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余音袅袅,绕梁三晖

    余音袅袅,绕梁三晖

    那时,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我却在你空灵的青春之弦,轻轻掠一曲弦外之音。却也知,余音纵是三日不绝,也终究会有曲终意尽之时。
  • 菩提般若之缘劫

    菩提般若之缘劫

    冷酷冰山,温文尔雅的皇子以江湖杀手的身份出现在江湖,遇见初入尘世懵懵懂懂扬言要帮忙压制他身上的戾气的小和尚,被人们称为江湖反派的江湖魔教教主,妖孽绝色,妩媚动人,在被人暗算时被小和尚救起,便一直缠着要以身相许报答救命之恩,各种调戏勾搭小和尚。#佛说:放下一切皈依我佛,我做到了,可是却在遇见你后,我便已经彻底放弃我佛皈依你。佛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毁伤,我做到了,可是却在遇见你后,亲手将自己毁的遍体鳞伤。佛说:情是红尘中沾染便最难放下的东西,却不想在遇见你之后我便已经深陷不能自拔,我的命便已经不再属于我佛,也不再属于自己。你是我这一生的缘,却也是我这一生的劫!#
  • 微雨中的蝉声

    微雨中的蝉声

    夏日去川南玉屏山森林公园小住,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满山蝉鸣,此起彼伏,自晨至夕,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方知遍山所植之树,名日“柳杉”;此类树的特别之处,一是颇利于蝉的繁衍与栖息,二是它的气味能驱蚊灭蚊,所以山中整日蝉声不绝,而蚊蚋则不见踪迹。
  • 仙道猎杀者

    仙道猎杀者

    世界顶级杀手--猎杀者:萧宸渝,因情而放下手中的兵刃,却遭遇情人的背叛而身负重伤!紧要关头,主角施展了七星陨落与敌人同归于尽!然而萧辰渝的灵魂却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神器,美女,玄法---且看主角如何逆转人生,傲视苍穹!
  • 一世紫阳千生缘

    一世紫阳千生缘

    面瘫也就算了,还腹黑。开始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却总想偷偷摸摸吃她。谁知盘中餐,逐渐成为他人口中食。然后是,与情敌含沙射影地较量。然后是,明目张胆地抢夺。唔,龙三太子的胆,不愧是龙胆。而且越来越大了。她转世归来的十三岁,居然还执迷不悟,唤他人“夫君”。好,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终于按捺不住……世上最恐怖的事,莫过于冰男起欲!全文免费,这部是槿前期的心血,只当宣传,亲们放心收藏~
  • 废材大小姐逆袭

    废材大小姐逆袭

    她是水阶的天才,因为同父异母的妹妹而在一个晚上成为废材小姐,几年后的她是怎样的……
  • 灵世界

    灵世界

    聂罗大人说:什么怪虫,蜘蛛,蛇,蛤蟆,腐烂兽尸,甚至粪便,都可以拿来兑换灵术!夏言:卧槽,粪便也能兑换灵术?我这就去给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