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200000044

第44章 路,就在你的脚下——和记者谈修养(2)

迈开双腿到现场去,还要注意调查研究的方法:

其一要端正对采访对象的态度,要尊重群众,平等地对待群众。只有尊重采访对象,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情况。如果高居于群众之上,指手画脚,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就不能了解到真实的材料,采访注定要失败。

其二是要注意交谈的方式。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比如对老年人、青年人,男的、女的,领导干部、普通职工等,交谈的方式要有所不同,交谈要避免死板、生硬,尽量采取启发式,尽量使被采访者感到不是在和一个采访者交谈,而是在和一个“朋友”交谈。在这方面,不少外国著名记者富有经验。如,美国19世纪末著名记者伊丽莎白·科克伦开始当记者的时候,到一个制瓶厂去采访,在老鼠乱窜的车间里,她和女工们一天干14个小时的活,连续干了6天。女工们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把她看做女工,因此愿意向她倾诉疾苦,她认真听、认真记,结果写出的揭露文章震动了匹斯堡。在一系列的采访活动中,由于她采访得法,所以掌握了别人不易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一系列“重磅”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她也因此一举成名。当然,社会主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毕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她那种为得到第一手真实材料,为得到交谈者的信任不惜付出代价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其三是要树立对待客观事实的正确态度,不要拿着事先想好的主题到生活中寻找个别事例来印证。对不符合自己主观意图的客观事实,要敢于正视它,并且客观、全面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常有这样的情形:上级机关推荐给记者、通讯员采访的典型,通过采访得出相反的结论,发现了“名不副实”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通讯员就不能曲意去“迎合”上级意图,而是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三)勤于观察

一个记者不仅腿要勤、耳能听,而且眼睛也要勤于观察。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观察家”,时代的瞭望者,“事件的目击者和公证人”,离开了眼睛,他就担当不起这个称号。

有些人往往觉得自己身边没有什么感人的事情可写,这实际上是缺乏“眼力”。正是由于他不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事件和人物,所以往往把发生在他身边的许多感人的场面、情景、细节漏掉了。

缺乏观察力的人,不仅在平常会漏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而且即使下去采访、和别人交谈,也往往顾此失彼,放过了应该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只有勤于观察的人,他的那对敏锐的眼睛才像高效能的“摄像机”那样,摄下许多珍贵的镜头。而观察的“窗口”是很多的。比如从银行储蓄,看人民的生活;从市场供求,看经济形势;从公共汽车上,看社会风气,等等。

勤于观察才能“由小见大”发现新闻线索,才能“由表及里”抓住问题的实质。作为一名通讯员,无论你处在哪个行业,只要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到处都有新闻可写。

(四)勤于思考

1939年,毛泽东同志曾给《新中华报》题词:“多想”。多想就是要开动思想机器,善于用脑子思考问题。

当记者、通讯员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记者、通讯员思维能力的活跃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实际上,新闻工作者从开始采访,接触大量的原始材料,到出“精神产品”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活动。

只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才能有独立的见解,写出有“独到之处”的新闻,而不至于“人云亦云”,报上登什么,“随后”也写什么,或靠“牌子新闻”、“应景新闻”吃饭。

只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才会增强“应变能力”,捕捉“意外之物”。报道实践中常有这种情况:奔着一个线索采访,结果,原来“有心”栽的花却“花不发”,原来“无心”插的柳却“柳成荫”,得到意外的成果,这个“意外之物”的获得,正是记者、通讯员勤于思考、随时留心的结果。

只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才能最快地捕捉新闻的主题思想。有些记者采访以后,对纷纭复杂的各种情况感到头痛,觉得无从提炼主题。实际上,只要勤于运用头脑这个“加工厂”,主题是不难提炼的。不少有经验的记者或通讯员,采访中边听、边观察、边思考,等到采访结束以后,主题也随之形成了。

(五)勤于写作

一位中央负责同志曾经说过:“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非常勤快。所谓勤快,就是写得又勤又快。”

常言道:“熟能生巧”。记者、通讯员的笔要勤,对于采访之后经过思考,决定要写的事情,雷厉风行地去写,不要怕失败。只有多写,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作为一个热爱新闻工作的记者、通讯员,不仅要勤动笔,积极热情地为报纸写稿,而且还要注意文风,力争写得好一点,写得生动活泼一点。提笔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掌握的材料,决定新闻体裁;根据读者对象,决定谈话的方式。不要公式化地固定模式。

2.无论是写通讯,还是写消息,或者写述评,要紧的莫过于内容,而内容要有新的东西,不能硬写没有“新意”的东西,更不能东拼西凑,抄袭别人的意思或词句。

3.要力求写得具体。要通过具体的事实来说话,就好像看见人的面貌,听见人的声音,使人觉得真切实在。当然,我们说具体细致,并不是一定要写得长。这里所说的具体细致,是指具体的事实,而不是靠抽象名词说明问题。

4.要善于“小中见大”,不要养成一个爱定大题目的习惯。只有把题目范围定得小一些,自己要说明的问题才既容易突出,也容易写得深刻精练。

5.力求简明扼要,清楚明了。《美国名记者采访工作经验》一书中谈到:“新闻写作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清楚明了……清楚明了只有在把新闻写得简明扼要时才能实现。”我们在写新闻的时候,应当尽量写得朴实自然,不要故意玩弄辞藻,尽量以最简短的话表明意思,对可有可无的文字,要毫不吝惜地删去。

6.注意文字修辞,推敲稿件的文字和用语,做到用语准确,条理清楚,合乎逻辑和语法。对一些引语要查明出处,不能想当然。

7.稿子写完发往报社以前,要细心再检查一至两遍。检查稿件所涉及的事实情节是否真实准确、分寸得当;检查稿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专用名词、数字、时间、史实是否准确,是否前后一致;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用错的标点符号,等等。尽量避免用“最近”或“有些地方”等模糊的时间、地点概念。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然总是用功。要不然,输出多而输入少,后来是要空虚的。”(《鲁迅书简》)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业务修养的座右铭。

思想作风修养

作为一个合格的党报记者、通讯员,不仅要注意政治修养、业务修养,而且还要重视思想作风修养。没有一个好的思想作风,他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通讯报道任务。“作文先做人”,一个思想作风恶劣的人,是不配做党报新闻工作者的。

思想作风修养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有对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记者、通讯员,是党和人民的代言人,要随时随地替党着想,替人民着想,把自己的一颗心拴在国家的兴亡、民族的盛衰、社会的升沉和人民的冷暖上,并把这种强烈的责任感贯穿于笔端。当然,通讯员大都工作在基层,所观察到的社会生活面是有限的。但即使是报道本单位的事情,也要从全局着想,站在有利于党、有利于人民的高度上。

当群众的代言人,就要有眼睛向下的作风,虚心向群众学习,不要自认为比群众高明,在他们面前摆架子。这方面的教训是有的,比如,有的单位的通讯员认为自己多少能写点,在报刊上也留过名,因此在群众面前神气起来,成了凌驾于他那个单位组织和群众之上的“特殊人物”,直到最后跌跤。这样的教训应该吸取,要提倡的是甘当人民“公仆”的品格,需要丢掉的是“无冕之王”的作风。

2.实事求是,讲真话,不讲假话。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真实、全面地反映情况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道德标准。高尔基曾经说过:“在我们的时代,读者有最充分的权利要求新闻工作者采取诚恳、严肃的态度。假如新闻工作者做不到这一点,那他最好不要挤进需要真挚的、诚实的工作态度的领域。”(《高尔基论报刊》)作为一名党报的记者、通讯员,不能为“见报得彩”弄虚作假,更不能为了政治上的迎合、投机,有意地捏造事实。1984年1月《解放军报》刊登的《司令员李国忠三过妻子儿女关》报道的失实,与作者的单纯“见报得彩”的思想不无关系。还有,《人民日报》1983年10月25日登载的表扬河北临璋县委书记蔡成功的报道《他没沾临璋半点光》,把一个违法乱纪的人公然吹捧成是“端正党风的带头人”。像这类不真实的新闻,之所以在报纸上屡见不鲜,与某些记者、通讯员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深入采访的作风是有联系的。

对先进单位的报道,也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使“牌子”增彩,不顾事实,拿来“牌子”横涂竖抹。前些年,一些报刊在对待大寨的宣传上有许多教训值得总结。如果说“文化大革命”前,对大寨的宣传还比较实事求是的话,那么到了“文化大革命”中,对大寨的宣传则发展到严重脱离实际的程度,基本上是来了什么风,大寨就被说成什么样的典型。当然,这和大寨某些领导人的恶劣作风有关。可笑的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大寨又被说成是抵制“四人帮”的典型。如此翻来覆去,影响很坏。

近年来,随着深圳特区的振兴,到深圳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而有关深圳的报道,也基本只是一个调:深圳是高效率的,人们的工作是快节奏的,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深圳在前进中真的没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吗?不是的。任何新事物在成长中总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1985年第2期《民主与法制》刊登的新华社记者戴煌写的见闻,通过对深圳某些招待所、商场、出租汽车的观察,提出了深圳在工作效率、服务作风上有待改进的地方。记者实事求是的观察,对深圳的前进有益而无害。这都值得记者、通讯员借鉴和深思。

要敢于坚持原则,秉笔直书,支持一切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正确思想和行为,批评一切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坚持真理,就要不畏权势,不怕打击报复,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著名记者范长江说过:“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怎样学会做新闻记者》)范长江要求大家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记者,他本身就是一个楷模。党报新闻工作者也要力争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比如,在揭露不正之风、批评错误行为,有遭到打击报复可能的时候,这种勇气更为重要。要反对在原则问题上丧失立场、回避矛盾、不分是非、曲意调和的做法。

3.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讯报道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通讯员白天要上班,业余时间采访写稿,更显得劳累。在这种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很有必要的。《人民日报》摄影记者高粮同志在战争年代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当摄影记者拍照片,就是发扬了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战争年代这种事例很多,记者和战士一起行军打仗,战士休息的时候,自己还要垫着背包写稿。记者、通讯员如果怕艰苦也是做不好通讯报道工作的。今天情况变了,有的单位提供的条件好点,有的差点,不论遇到的条件好或差,都要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

4.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反对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反对抄袭和剽窃;反对利用采访之便,谋求个人私利的不道德行为。

5.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对于自己在采访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要敢于自我批评不护短,不能只允许你批评别人,不允许别人批评你;报道失实,要敢于公开更正,敢于承担责任(当然希望这种更正越少越好)。

6.要有谦虚、谨慎的作风。不要因为刊登了一两篇稿子,报上有了点名气,就自以为了不起,飘飘然。要始终和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学生。

7.正确处理“同行”之间的关系,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一是要正确处理和报刊编辑之间的关系,不要为上一篇稿,搞拉拉扯扯的庸俗作风;二是要正确处理和兄弟报刊记者、通讯员之间的关系,反对互相轻视贬低、封锁消息的不道德的作风。

总之,作为一名党报的记者、通讯员,修养是多方面的,笔者在此所谈的还很不完全。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记者、通讯员要使自己成熟起来,重要的是勇于实践,走自己的路。路,就在你的脚下……

同类推荐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热门推荐
  • 灵幻世界之千年的王子

    灵幻世界之千年的王子

    亡灵军团,地府,人间,鬼神,女巫,忍者,武士,神器,石怪,花妖,转世,轮回……
  • 双向恶魔

    双向恶魔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神之本纪

    神之本纪

    在整个多元宇宙之中,上有众神所居的天界,下有恶魔与魔鬼所在的深渊和地狱,中间是万亿的凡俗位面。是矢志超脱,就自己化作天上的星辰,还是执着欲望,任由自己向下堕落?一个无意中得到了奇遇却又立即死去的异世灵魂,来到了这个宇宙的角落,他会被命运带往何方?亦或者……超脱命运!!
  • 末世之超度

    末世之超度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忘尘说:”我本就处于地狱,如何再入地狱“佛说:”善待众生“忘尘说:”我善待了众生,可是谁来善待我“佛说:”现在是地狱的海洋,众生需要你的救赎“忘尘说:”众生的地狱就是我的救赎“是生存,还是毁灭?
  • 星河破碎之幻灵神

    星河破碎之幻灵神

    茫茫宇宙,衍生万物,而人类只是一群渺小的探索者。当一场灾难降临时,地球人类又将经历怎样的劫难?一块上古世纪遗留下的芯片被一位平凡的年轻人意外获得,从此开启了幻界,成为了一名宇宙中稀少的强大幻师,而他则将带领地球人寻找出路!注:不是硬科幻
  • 机甲快递员

    机甲快递员

    大学一年级新生,却已身缠万贯!他只是兼职做一下星际快递员而已——天下机甲,唯快不破。《机甲快递员》来袭!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奔跑的八戒

    奔跑的八戒

    我们都是坠落凡间的天使,只不过多数愿意好好做人,他不愿意——他,要做一只猪。。。
  • 末世斗命

    末世斗命

    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主角,遇到人类变异的末日危机,不甘这样死去,开始救世之旅。。。。。。
  • 霸世龙啸

    霸世龙啸

    悠悠沧海,混沌开,道法自燃,苍龙现……天雷滚滚,翔云密布,电闪雷鸣之后,只见苍穹金光一闪,骄儿降世。从此天下群雄角逐,一场浩劫,正在弥漫而来。张翎骄,一个猎户之子,又是如何得奇果、习武技、巧姻缘、组势力、分天下、压群雄、成霸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