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800000018

第18章 区域比较(4)

2006年年末,杜青林任四川省委书记。12月在中共四川省八届八中全会上,四川省提出“积极促进旅游经济强省和文化产业强省建设”。2007年四川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在“四个跨越”的提法上可以看到一些政治的折中色彩,如文化强省的提法较之于曾酝酿的“文化产业强省”的提法缺乏可衡量的硬性指标。但我们更可以看到在“四个跨越”的战略中,旅游大省和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都是联系着文化产业来提的,现代农业、工业强省与文化产业都有关联,文化及文化产业被提到全新的高度。“文化强省”没有强调“西部”的范围,也可理解为一种更积极的姿态。

2007年12月7日,当过《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新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会见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一行时表示,四川要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打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使四川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3)初步促成“大集团带大产业”格局

省委省政府根据四川的实际基础,近年坚持“大集团带大产业,大产业促大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国有文化资源合理配置,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加快培育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以带动全省文化发展。世纪之交的几年间,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电集团、四川出版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后更名成都传媒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峨眉电影集团等先后组建。好几个集团资产均超过10亿元,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出版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等的年纳税额超过亿元,是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2005年前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实现了政事、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明确了省新闻出版局和新华发行集团、出版集团的职能划分,省广电局和广电集团的职能划分。集团逐渐形从挂牌集团进入到实质性整合与改革。改革促使各文化产业集团进一步明确定位,做强集团主业,注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同时,积极探索新途径,延伸产业链条,踊跃进入新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不断壮大集团综合实力。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四川初步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演艺为主,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元产业结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级的产业区域布局;以大型国有文化集团为主体,多种文化经济实体并存的微观主体框架。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是四川文化产业的亮点。2000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新华书店与省外文书店、省出版对外贸易公司资产重组,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四川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2002年开始,新华发行集团着手创立“文轩”品牌,在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品牌运作上吃了第一只“螃蟹”。一年间,全省180多家新华书店门店统一为“文轩”标识。2003年6月,新华发行集团被确立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省委、省政府旋即下发通知,将全省新华书店国有资产授权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理顺全省新华书店产权关系,扫清体制性障碍。新华发行集团网点遍布全川,拥有直营连锁店近300个,在发展中又涉足文化城、酒店、出租车等多元化产业,不断做大做强。2000年到2004年,总资产从19亿元增至36.7亿元,净资产从10亿元增至15亿元,年销售收入从34.6亿元增至50亿元,利润从7470元增至1.6亿元。2005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规范,以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的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化用品、印务、物流配送、信息、教材发行等业务资源、资产为主,改制成立股份制企业———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参与出资组建。2007年5月,新华文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成为首支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书店概念股。

(4)加强交流与宣传

四川省近年来加强了对外宣传和交流,展现出省级政府在文化产业领域更开放积极的状态。

2004年,四川举办会展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位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2005年11月,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举办“文化产业发展(四川·成都)论坛”暨首届四川文化项目推介会,推出200多个文化发展招商项目,签约43个项目,合作金额40亿元,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让全国有关方面了解四川文化产业的基本面貌。2005年11月,第四届中韩日文化产业论坛在成都召开,中日韩三国政府官员、文化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论坛,这次论坛是四川省首次举办的国际性高端文化产业论坛活动。2006年,文化部在四川召开了首次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文化发展的“四川实践”引起了外界注意,文化部有关领导还提出了“四川经验”的概念。2006年11月第二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召开,首次发行《四川文化产业蓝皮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NO.1(2006)》。

四川还发挥官方渠道的主导作用,利用高层次的文化交流,开展文化展演和文化项目推介活动,如“友城文化周”、“埃及文化周”、“四川文化南美行”、“四川法国文化年”、“意大利文化周”等系列活动,为四川省对外文化贸易打下了基础。

(5)成都市亮点频现

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严重,成都市作为副省级城市,在四川省具有某种先导及枢纽作用。几届成都市党政锐意进取,在建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尤其是近年成都以敢做“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和“中国第四城”的气魄,以时代与国际的标准,将城市营销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相互推动,亮点突出。

成都提出较高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在省内率先将文化产业纳入“十一五”规划。大熊猫、金沙、三国文化等系列品牌的打造,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东方伊甸园、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系列城市名片的推出,《金沙》、《太阳神鸟》等剧目的营运,“锦里”古街的复建,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探索,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文化旅游集团的组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等等,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成都发挥科技与市场优势,结合软件产业、版权产业、高新产业的发展,建成了中国动漫产业的重要基地,致力于打造“中国动漫原创之都”,以此为高端突破点强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成都发挥“农家乐发源地”的优势,提升农家乐的档次,做出了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休闲文化产业样板,既丰富和发展了四川文化产业的业态,又成为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窗口,为成都市成功获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挥了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成都体现出了蜀文化底蕴深厚、积极向上的一面。成都市的努力为四川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的提升、总体形象的改善贡献良多。

四、几点看法

1.对文化产业发展成效进行准确评估还任重道远。理想的科学的方法当然是数字化的定量评估。但是,统计方法的缺陷使数字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而且,统计滞后现象非常严重。何况,一些工作的长远的历史性影响现在未知,今后也根本不可能数字化。可测性不强的情况下,可感性(包括现场的可感性与文本的可感性)是人们评价文化产业的重要角度。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既要“做”,也要“说”,而且要充分认识到:“说”是“做”的一部分。

2.整体经济实力弱于四川的云南,把文化产业做出了效率,做出了亮点,做成了品牌,做大了影响,体现了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一个地区文化活动与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并不成正比关系,这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合理性基础。

3.文化产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进行资源整合,政府的推动作用在这一阶段相当重要。从云南和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可以明显看出政府的主导地位以及发挥的巨大作用。

4.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文化及文化产业效益。四川的文化资源种类和拥有量上不输于云南,但云南文化产业的品牌影响力超过四川,这与云南文化资源的特征突出以及资源开发和品牌塑造上的努力有关。

5.两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出两省不同区域文化性格的影响。云南的文化性格具有激进性,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既立足地方又具有全国性、全球性的特点,具有浪漫主义气息。四川的文化性格历来有激进与保守的矛盾性及其在时空上的交错性,四川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早期呈现出保守的一面,近年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在个别地区如成都相对激进,在一些地区又相对疲软,总体上说,“四川性”较明显,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6.云南、四川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着几个关键问题。经济基础的制约使云南文化产业的“天花板”若隐若现。云南文化产业还是依托以民族文化展示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起来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形态不够充分,而且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包括产业化开发本身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与文化形态的侵蚀值得观察。影视产业是云南从文化展示走向文化创意、实现文化产业换代升级的极佳战略选择,但产业基础、人才状况等也制约着其发展。四川文化产业还有明显的潜力,但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与协同营销。

7.云南和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由区域竞争走向区域合作,东盟地区是两省文化产业共同做大做强、走向国际舞台的突破口。云南、四川两省在资源上的共通互补性、地域上的接近性、两地文化人才的地缘交叉流动性都是两省文化产业合作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黄峻、纳麒等:《2006~2007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德文、纳麒等:《2005~2006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纳麒等:《2003~2004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侯水平等:《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NO.1(2006)———四川文化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蔡尚伟、温洪泉等著:《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文化产业“双城记”

———重庆、成都文化产业比较

王命洪

成都市和重庆市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两大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随着“成渝经济圈”构想的提出和逐步实施,两座城市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更大的飞跃而不懈努力。

在整个中国的城市体系中,成都和重庆具有显赫的地位:成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重要中心城市;重庆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成都是典型的传统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而重庆是典型的随着西方因素进入而新兴的经济中心。以人口论,重庆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成都次于重庆、上海、北京而居全国第四。

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状况一再表明: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在不断的相互竞争、对照中不断前进。作为物理距离只有300多公里的两个西南重镇,它们之间却有着太多的纠葛,两个本应是兄弟的城市不断地明争暗斗,在相互比拼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上演了精彩的“巴蜀双城记”。

这种“双城记”还将继续唱下去,在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我们依然清晰地看到这种痕迹。

同类推荐
  • 苏丝黄的世界

    苏丝黄的世界

    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和1960年那部美国烂片没有关系。它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时的随口一说,和这个专栏的诞生一样匆忙草率。当时,我醉心于让自己的名字填满整个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而且最后一版编辑们是那么纵容和善良,不仅忍受我的涂鸦,而且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教我腐化堕落。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生肖文化 酉鸡有吉

    生肖文化 酉鸡有吉

    本书研讨生肖鸡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热门推荐
  • 问君安好

    问君安好

    紫白色的花儿轻飘飘的落下,她著着鹅黄纱裙看着远方,仿佛还是那年,她们在阳光下起舞,弄剑,抚琴。烹茶。清风若解意,请问君安好?她这一生不爱红装爱武装,早已料到会战死在这沙场,她握紧了身旁男子的手,抬起头望着天空飞过的那一排玄鸟,如果有来世,只愿终眷鼓,和他修一世安好她这一生可谓幸福的她在那一叶孤舟上,看着身旁的男子,浅笑间,想或许她很幸福,她可以携手挚爱,泛舟天下。她想或许她是最早离开这人世,她看着窗沿那半开半谢的昙花,昙花一现。她愿死后,一捧烈火,四撒人间,来世在遇他她看着眼前的烈酒,身为医者,怎么可能不知道有毒,为了他,装做不知情的饮下,死后化作一捧黄土也罢......
  • 逆时针之云落

    逆时针之云落

    云落本来是一个小公司的普通职员,每天过着穷屌丝的生活,结果某天晚上公司聚餐醉酒和同事回家发生车祸,离奇穿越到高中时代,且看云落重生后如何从都市到修真界再到仙界,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云落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红粉知己,并且发生了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
  • 近身狂医

    近身狂医

    【星相卦术,窥破天机】【水墨工笔,引动国际】【中医针灸,悬壶济世】【形意太极,所向披靡】……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绝世高手,兴中医,立国术,废西学,奉旨泡妞。他让中医走向世界,他让功夫成为传奇。他就是近身狂医,一个立志要救治一国的狂妄男人。
  • 至上神座

    至上神座

    登临至高神座,主宰天地万物,俯视沧海桑田。热血,搞笑,温暖,爽文!我将用心去写一段传奇!!
  • 盛世宠婚:首席牵个手

    盛世宠婚:首席牵个手

    得知男票出轨的消息,米小染兴致昂扬地拿着照相机屁颠屁颠地跑去捉奸,不巧的却是跑错了房//“呵呵呵……先生我看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啊!”被逼墙角,无奈,苦笑着瞎扯道。他伸手捏住她的下巴,嘴角微微上扬,却冰冷得渗入人心:“嗯?”春宵过后,“血光之灾”确实是有了,只不过那个人,是她//她,是娱乐圈里红透半边天的演员;他,是商业界里叱咤风云的首席。本不该有任何交集,却无意中牵连了在一起。不久后,因被人陷害,她从人生最巅峰掉到了最低谷,同时也被他认为是视财如命的人。受尽侮辱,绝望出国,三年后,“米小染,一分钟,收拾东西回家。”“你是谁啊你,我认识你吗?”“季太太,今晚,我的血光之灾还得让你帮我解呢。”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重生之踹了渣男去种田

    重生之踹了渣男去种田

    前世,她误信良人,最后落了惨遭折磨,悔恨至死的下场;重生大学时,她斗恶人虐残渣,却意外多了一对萌宝;落跑回乡,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眼见着日子红红火火,只不过,这缠着跟着的又是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点滴人生

    点滴人生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随笔心得和纪事,内容丰富,涉及家庭、生活、人生、情感、立志等内容。每一篇三五十个字,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却很深厚,作者以此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对人有很深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