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100000051

第51章

论。此加行位未遣相缚者。本释如疏。今又助释。此相缚体由第七识二执为本。令诸识中不能亡相。为相所拘。然前第五云。由我执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据执我能行布施等及有受者。若执所施不亡相者。岂我执耶。由执法有故不亡相。设云见所施属我之物。是我所见亦我执起者。于余度中不亡相者。岂皆执为我所耶。故瑜伽论但云染污末那为依止故。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不言由我。望菩萨说名为染污。二乘不行无相施等。又前释言。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又若我执为相缚者。二乘无学断此我执应无相缚。此等回心加行等位应无二缚。又观安立应能断缚。何故瑜伽六十四云若离非安立谛二种解脱不应道理。二乘但能观安立谛。故知二缚未得解脱 问若尔二乘无漏后得既行于相。应有相缚 答以漏无漏性相违故暂能伏除。虽行于相不为相缚。即据此理四分相望为所缘者亦得名相。虽非相分而是境相。前第五云。由斯见分彼相所拘者约显相明。非唯相分名为相缚。故瑜伽七十五云。相.粗重缚有十四种。五于所知境无智缚。六于能知智无智缚。既能知所知俱名相.粗重缚。明见分等亦得名缚。本疏复云。如前第二卷引。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等。证四皆缚。西明.要集俱悉不许见.自证等亦名为缚 要集难云。若由说缠即说缚者。如何论师引彼经颂。证成有漏.无漏四分。无漏无缚非证无漏 今者为通。且据有漏证有四分。显知无漏亦有四分。若说言缚不得证无漏。亦应说众生言不得证佛有 又云正智证如即无相分必有见等。故知不由有见分等。自证分等有了.不了 此难非理。据有漏说不约无漏。如何得举无漏为难。

言粗重者。诸文不同。具如疏引。言如别抄说。粗重不同略有五种 一二障种子名粗重。即此论颂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二二障所引生所余习气无堪任性名为粗重。即下断障中云。二障所生无堪任性。如于二定说断苦根 三二障现行名为粗重。即说惛沈正障轻安。违细轻故名为粗重。如第六明。又对法第十云。领受粗重。即异熟受能障定故 四诸有漏种总名粗重。显扬十六说依他自性由相生粗重。粗重为缘又生于相 五一切有漏种及现行名为粗重。瑜伽五十八云。粗重缚即一切有漏法。应知此中或漏所随故。漏所生故名粗重。或漏自性故。或相应故。名为粗重。何以故。瑜伽六十四云。无所堪能不调柔相是粗重相。此有五种。一现重相。二刚强相。三障碍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转无堪能相。由此有漏随其所有。总说有漏名为粗重。望无漏说。不善.无记名为粗重。即二障种.现及无记受望善心说。善有堪能故。或唯说散名为粗重望定而说。定有轻安故。前五相中具.不具等随其所应。且有漏善或名粗重。漏所随故。或非粗重非漏性故。非种子故。非习气故。所余或名粗重。或不名粗重。或唯说烦恼名为粗重。漏自性故。或通二障名为粗重。执自性故。漏性漏俱故。或唯障种说为粗重。以漏执性性沉隐故。生现障故偏得其名。或唯习气名为粗重。以微隐故。性难断故。诸说不同准此会释。

论。菩萨起此暖等善根等。若二乘人增上忍.世第一通依五地。中.下忍及暖.顶可通中间。非是见道近所依故 又解方便可通。若成满者非在中间。若大乘者。上忍.第一唯第四定。余可通依近分.中间 又解中.下品忍及暖.顶二方便通依。成满唯在第四静虑故。今此文云。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准此成满当不通下。故知中间定不得有三乘成满。方便皆通。以入见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说五依非中间地。西明.要集俱许得依者。乖文自说。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三无色。能起断惑能起善根。理必应尔 今谓不尔。彼说尽漏约修道断。非谓见道。七十一云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现观依未至.及四静虑。不说无色.及以中间。若以九依能断为证。亦应无色能入见道能起善根。若许起者违涅槃经暖等善根是色界系。及七十一.六十九文 又此论中.及六十九.显扬论等云依欲界起四善根及入见道者。就断烦恼并大乘中顿悟者说。若渐悟者断所知障色界亦许。二乘回趣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入于见道 问既许毗钵菩萨生色.无色。虽是顿悟。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应通无色亦有善根 答暖.顶.下忍容许上生。非邻近者可许上生。虽许上生所起暖等是色界故。定.惠均胜非彼地法以惠劣故。言生上地不起下者。据诸凡夫及二乘说 或四善根菩萨生彼不能现起此四善根 或不上生。资粮位中许有生上未起暖等。作此说者顺诸经论。

论。实证二空实断二障等。传三藏解顿渐二师合二十五释。且渐断师有十四释。且烦恼.所知各分三品总有五解。一云即各三品先断烦恼三品之中。各有无间.解脱成其六心。次断所知既起异类断道即起胜进复有一心。总有七心。次断所知三品亦有六心。欲入相见起一胜进。亦总七心。合十四心真见究竟。何故入相起胜进道。以相见道未曾得故 问准第十云刹那刹那前后相望皆具四道。即不别起。何故今说有十四心 答彼别师义 又释彼据修道。非创初说 问瑜伽五十五但说二障各分上下。别总三心真见究竟。如何今说有十四心 答如此论会依真假说。实相见道重法于前。以曾得故。各下品别法。中.上合法。故说三心。非实如是 二云所断之障虽成六品。断烦恼已欲断所知。一类缘真更不别起胜进方入断所知道。故十三心真见究竟 三云从真入相以曾修故。胜入劣故亦不起胜进。但十二心 问从真入相不起胜进。从相入修真无漏道起胜进不 答相入真修难故起胜进道 或已曾得入修。不更起胜进道。虽有二解起将为胜。非相见后即入修道真断惑道。中间起散别时方入修真断道故有胜进 四云准第十云二乘根钝渐断障时。必各别起无间.解脱。菩萨不尔。即后无间是前解脱。断烦恼时有三刹那无间断道。起胜进道欲断所知。即为烦恼第三无间之解脱。即有四心。断所知中三品亦尔。欲入相见起胜进道。即为第三无间解脱。故但八心真见究竟 五云断烦恼障三无间已即断所知不起胜进。即以所知初无间道。为彼烦恼第三无间之解脱道。故但七心真见究竟。准此应为六释。以入相见亦除胜进。准前一解 又解二障各分上下。粗细难易断差别故。如佛十力根上下力中根随应属上下故。断障亦尔。中品随应由观行者意乐力故。随上下断故各分二 若尔云何名为渐断 答由上下别得名为渐 又解本意二障各二不分中品。以各粗细易难断故。二障合有四品断别。亦有五释义准前明。准其义加亦应六释。义亦如前。又解二障。各分上下。二障下品必各别断。以创断故。二障上品即合共断。以能重起断障道故。以前断彼二下品故。即以烦恼下品为下。所知下品为中。望初难故。二各上品为上。以难断故。既三品断。于中四释。一云七心。三无间道三解脱道起一胜进入相见道。二云六心。从真入相不起胜进。三云五心。后无间道是前解脱断。第三品别起解脱。从真入相起一胜进。四云四心除胜进道顿断师义有十一释。且断二障各三品中。各下中上共合为三有其四说。一云七心。三无间三解脱起一胜进入相见道。二云六心。除胜进道。三云五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第三无间后起解脱及一胜进。四云四心。除胜进 问既有七.四刹那差别如何名顿 答二障同断名之为顿 若尔云何五十八等说三心耶 答同前渐断释彼三心 就断二障各分二品亦有四释。义同于前 就断二障各一品中有其三说。一云三心。一云二心。一云一心。义说为二。无间.解脱。能断障故名无间道。证无为故名解脱道。此论虽多刹那者。是余师义。上渐断十四。顿断十一。总二十五释。又传二十六释。渐有十六。顿断有十。

且渐断中十六释者。如断二障各三品中分为四释。于前释中但除断烦恼已起胜进道方断所知。余释同前故但四解。断二品中同前除胜进亦只四释 又二下品别断。上品合断中。亦同前四解 各一品中亦有四解。一云五心。一云四心除胜进。一云四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别起胜进入相见道。一云三心。亦除胜进。总十六释 顿断十释者。各分三品合顿断中。同前渐断除一胜进亦为四解。各分二品亦同前渐分为四解。各一品中但为二解。无唯一心义说为二之中解也 如渐.顿断各分为三。俱非正释。各分二中第二二中后二释正。顺教文故。顿中各一初二解正第三及余皆不正释 西明云。虽二十五释理犹未尽。各一品中合有渐.顿二师说别。合二十八释 今谓此说亦未尽理。一西明但闻三藏前二十五释。不闻二十六释。各一品中就西明释但为三解。合有四释如前已明。亦少一释。又前三品二品之中断烦恼已。欲断所知应加胜进。前三类中各少一释。不可说言一真见道不可别起胜进。以所释障品类别故。又多不正故作此解 要集云。有解云。二十八释亦未尽理。各一品中渐断障家合有五释。一个三心。二个四心。一个五心。一个六心。加西明二。又三心见道但为四解。亦不尽理。加前三解。一云初二心是二品无间。第三是前二解脱道。又从第一入第二。从第二入第三。既是异类应有胜进。即合七释。合三十三方得尽理 今谓不尔。三心见道初二无间第三解脱。与前各一三心何别。应除此解三十二释 要集云。此皆未尽。于一品顿断之中合有四。即一无间断惑证灭义说为二。只是一心。入相见时起一胜进。故为四解。又三二一各别断中。从断烦恼欲断所知各起胜进。即加三胜进。于有解三十三释中。除三心见道二释但存五释。于无间后不许起胜进。但取二心无间一心解脱合三十一。加胜进四。一品顿断中加一。渐断之中一二三品各加于一。合三十六释。于中一二三品各十有释。三心见道有其六释 今谓不尔。四胜进道应顿断中加。渐断之中准有释有。又可许各一品中。顿断只得有四。渐断有五。三心见道二无间一解脱过亦同前。应三十四释。今者义准合三十九。各二三品中渐顿各六释成二十四。各一品中共有九释。如前准知。三心见道合有六释。后无间道为前解脱释中。于断下品烦恼障已亦起胜进。或除相望无间解脱。但于别起无间解脱。断下烦恼欲断所知。起一胜进为一解。又断中品起一胜进。趣总断道亦为一解。

论。二相见道等。若依渐断是真见道。解释如前。故五十五云。云何名为第四现观。乃至云善根无间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能除耎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等。故知真见渐断非顿。皆如疏引 若第二师亦如疏引。说三品心如次下会。又杂集第九云。又如上说见道差别皆假建立。非真实尔。何以故。出世位中各别内证绝戏论故。亦不可云此依十六。论云皆假。若说十六。但应云是假建立。何须说皆。故知总.别二种见道皆是假立。若尔顿断家引。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亦应是假 答不尔非差别说故是真见。已下方云。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等。三心见道是差别说。故假建立。

同类推荐
  • 尚论后篇

    尚论后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灵转经午朝行道仪

    玄灵转经午朝行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柳南随笔

    柳南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丽史

    丽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文忠公事略

    李文忠公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古玩世家

    古玩世家

    传国玉玺重现天日,洛阳古玩名家入秘洞鉴宝,不料突遭变故,死的死疯的疯,仅匡睿和柳晓晓逃生,旋被悬赏通缉。为追查真相,匡睿不惜按土匪规矩赌命鉴宝,七亭闯关命悬一线;美艳贵妇三道香茗,袖里乾坤防不胜防;洛阳名宿豪赌玉石,一粒石子撞破魅魉心机。皇甫世家争夺大位已箭在弦上,高冷名淑偏偏暗通款曲,密会土匪首领私订终生,导致家族会议血溅当场;纨绔子弟欠下巨额赌债,逼债如索命,遂铤而走险拍卖传国玉玺!黑蛟上汤恩伯设下圈套血剿匪寨,霍震彪遭到倾巢之覆。匡睿巧计通过盲筹鬼鉴取得世家大位,藏宝洞里步步惊心,残酷的真相终究浮现水面。
  • 黎明战曲

    黎明战曲

    伴随着血与火的哀唱,亚恩的黄昏悄然降临。邪神的亡灵军团的威胁让人们每日心惊胆战,如今距离百年之期只有短短的三年,人类如何去抗争?哪怕真的打败邪神,黎明就会降临吗?这里拥有的不仅仅是剑与剑的碰撞、魔法与魔法的对抗,这里你会看到一群与命运斗争的人们!
  • 重生之美人如玉

    重生之美人如玉

    卑微如他,我我,我只是一个渺小的,卑如尘埃的普通人,她,我绝对不能连累。斯文如他,为什么,教你学会爱的是我,你喜欢的也是我,为什么他一出现我就成了外人。温润如他,追寻你近四年,可等越近,越接近你,我才知道,我要的,不止远远观望。妖气如他,直到最后,我才知道,我错得有多离谱。淡漠如他,君子之交淡如水,可我,,,阳光如他,我做了一件对不起你的事,你却狠心地偷走了我的心。冰冷如他,如果,当初我不这样做,你是不是会看我一眼。稳重如他,我是不是,该早点表白。……她说,谁都不能伤害小烟,哪怕是你,爱上你,哪怕最后付出我最昂贵的代价,最终答案却是毅然不悔。她,笑的凄然……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英雄联盟:伊泽瑞尔

    英雄联盟:伊泽瑞尔

    天泽原本只是在高科技的地球生活,他生活很富裕什么都是应有尽有,但有一天,天空突然出现了一个黑洞,天泽就穿越到了瓦洛兰大陆……
  • 儒家经典与中国式管理

    儒家经典与中国式管理

    本书选取中国儒家16部经典,按重要程度一一展示每一部典籍的来龙去脉、成书背景、重要观点、名言警句及其对当代企业管理特别有借鉴意义的精华所在,力求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学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谋略与管理技巧。
  • 背着智慧闯天下(上)

    背着智慧闯天下(上)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遭遇不幸,我们仍然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要能活着,一切还都可以重新再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问:是以单纯应对社会的复杂,还是将自己也变得复杂起来?是守住一颗平常心,还是野心勃勃、面目全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证明,智慧与快乐并无联系,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有傻福”的例子俯拾皆是。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不懂得带上智慧行走的人,就是愚蠢的可悲的人。
  • 异世者战线

    异世者战线

    耿元旭站在街上,不禁回头,惊讶于自己所看到的,夹杂在这个混乱世界中的不同。坐在路边长椅上的积木人偶甩动着手中的拐杖,一头硕大的棕色熊像人一般行走穿梭在街道间,天空飞过了一个穿黑衣服的尖耳朵小人。也许这是幻觉。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世界中,过于无聊而产生了点错误的感受吧。他没想到世界会在他看到这些异样后发生改变,变成一个不再“无聊”的世界。当其他世界涌入这个世界,形成交汇之后,最终,以远海市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异界者与人类的“战线”,而他的命运,也在此改变。
  • 一念成魔之妖娆夫君请让开

    一念成魔之妖娆夫君请让开

    她原是单纯无忧的主,意外回到属于她的世界手无缚鸡之力时,一次又一次的幸运被救,冥冥之中成了恋人,而数年后她为他成魔,他愿与她同轮回……
  • 毒步天下

    毒步天下

    她是一名亡命之徒,更是一名惟利是图的雇佣兵。一朝穿越,魂穿异世。她是苍域国的右相千金,亦是未来太子妃。不料,却遭到歹人暗算,被人烙下低贱的‘奴’字印记。醒来之后,她不再是她。为取自保,她韬光养晦,养精蓄锐。不仅制造兵器,怂恿奴隶,更是挑起战事,令烽火四起。当她身上’奴’印被人揭开,沦为低贱奴隶。接踵而来的是太子退婚,爹娘断决关系,受到众人唾气。怎么——她看起来像就是这么好欺负的人吗?他们该不会以为——身上烙有‘奴’印,就一定会是低贱的奴隶?身上烙有‘奴’印,就能与她撇清关系?身上烙有‘奴’印,就可以任由他们嘲她讽她、辱她轻她?可知在群雄逐鹿、奴隶乱世,她凭着一双纤纤素手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金戈铁马、倾覆天下!那时...可还记得曾被他们鄙弃过的怯弱相府小姐?↓↓保证内容比简介更精彩,喜欢的请点下面的(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