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100000052

第52章

论。前二各法各别缘故等。疏有三例。此即别缘名法。总缘名类 西明云。但有二例。一约三心。二约十六心。杂集第九缘如名法。法之智故。瑜伽等前二名法。第三名类。护法释云。各别缘如是法之智。后总缘者前二智类。类即智故。故下云言后圣法皆是此类 要集云。有释为胜。如体非异不可说类。能缘之智前后虽异是前智类 今谓不尔。瑜伽五十五但云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亦无文释。五十八云是如智相应类者。释一心言。意谓三心别断。何名一心。以同缘如智无别故名为一心。不释法.类。若以彼证。总名为类无有法智。然此论云言后圣智皆此类者解十六心。非是三心。三心之中自云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又十六心由第三心缘第一二。谓后缘如智皆是此类。由第三心作种类印解名为类智。今此第三亦自缘如。何得同彼。又此论自释。何故不依。若言此文不释法类智名所以者。何须说云各别缘故总合缘故。故者所以。即辨法.类得名所由。故本释胜 问大乘真见断二障。据彼总别立三心。二乘真见断一障。应亦别总立二心 答说六现观既通三乘。现观智谛现观之中辨此三心。故许小有亦复无妨 又解不许。二乘唯观安立谛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许作者。何故诸部小乘之中。皆不说有二心见道 若尔初十六心诸部亦无。岂可不作。若亦不作。违杂集第九。彼云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谛。谓于诸谛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尔何故诸部不说总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 答约不愚法依大乘教中声闻乘法作安立观。诸部小乘多约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 问若尔三心亦应如是 答杂集论中但说安立。不说声闻作非安立。胜鬘经亦云声闻知有作。二解任情 问声闻.菩萨有真.相见。独觉亦入相见道不 答有二解。一云亦入 若尔声闻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缘觉既入。何不立果 答加行期心有差别故。声闻期出心暂息故。缘觉不出即入修道。不暂息故。又如菩萨虽至十六亦不制果 二云不入 若尔何故说三十四心成缘觉果 答彼小乘说。非大乘义。二说前胜 问何故真后作相见耶 答为成就佛法三乘通明。大乘亦为降伏二乘欲引摄故。

论。二缘安立谛等。问未知二乘具作二种。为随作一 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后十六 或广惠者作二十六。非广惠者但作上下。所以瑜伽五十五。但说上下一十六心。据三乘通及非广惠。杂集论中说总十六。今此论中具说二种 问二十六心何先后作 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故。彼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又云又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 若尔何故杂集说总十六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 答此论中会依真假说。不言三心无间后生。故在后作。又显扬十七云。不由行差别。即是言教随真见道拟宜而说。教授于他。非内证智 又解总作在先。上下在后。杂集.此论俱先说故。显扬十七云上下观十六种智修道作故 若尔瑜伽如何通释 答彼据从真见道入相见道。至第三心无间即出方现在前 又说现观边智谛现观。二十六心俱此观摄。随且举一。不言无间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等生。言第二现观清净无碍苦等智生者。依五十八现观有二。依广布教相见第一。内证相见是第二故。非说下上为第二现观 又释不定。随观行者真见道前先意愿力。至相见道即先作之。未见教断。随情取舍 问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见道。何故显扬十七云。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 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据重法前真见道智。无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创得。故有相智名相见道。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见道。显扬约其真.相别起。相见在后更重修故名为修道。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 又解瑜伽据不出观初作之者。判在见道。显扬据出观后重作之者。名为修道。非于修道不作谛观。故显扬云。如是现观智。若声闻等所得。为对治欲.色.无色三界杂染。若菩萨所得。为对治十种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现观。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释任取 问显扬云。如是三智能断一百一十二烦恼。瑜伽论等说与此同。何故如是 答此论等说总约二障各分一品或上下品断证差别。不说断数。又据非立谛。显扬约断虽一二品。据安立谛分成一百一十二烦恼。实不相违。

论。一苦法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缘如。二别缘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观。此中且据法真见道。言观三界苦谛真如。若准杂集二种具论。故云言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惠。由此惠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又复云。忍即是印前苦。其不缘如何忍可 又解但缘真见所缘。言苦法智者举此忍因。故下释乃至云。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于自相续苦谛中。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惠。正见体生。即从因为名。若依俱舍第二十三。从果为名。故彼论云。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华果树。此从因名 或就果称。西明义意 今谓俱舍释后十六。可从果名。今此总缘。与上下别。又俱舍释亦不尽理。苦法智是果。忍者是因。今既双举故因果合因。苦法智是因。忍者是果。因果双言故合为因。若唯从因。应如似悔从因立名名为恶作。不云恶作悔。今既因果合举。明不唯因。即依主释。通依及于。于即境声。义如前显 又二相见所有诸智有二所缘。一放法所缘。二自性所缘。放法所缘。缘见所证及能证智。如初三心及后十六即缘所证。第一十六缘能所证。二自性所缘。即兼缘前资粮.加行能所观法。准此论说。上下现观法真见道无间.解脱。瑜伽五十五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上下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 又解但缘真见道法。五十五云。缘先世智曾所观察等者。缘谓缘藉因缘。非所虑缘。二解前胜。若不缘前。如何言苦法智忍。如三无生忍。非不缘印立彼三忍。故此名忍定亦缘前 问初十六心苦法智忍及苦法智俱缘于如。何分忍.智 答据印决定。俱应名忍亦同名智。据差别义初忍后智。以昔见前。虽依圣教观苦等谛而有智生。未能证知。今初无漏创证彼境故得忍名。后虽亦印不得忍号。又忍.智俱决应俱名忍。恐后滥前不俱名忍 问前言苦法智忍。后但云苦法忍。即不相滥 答准此道理言忍亦得。显因果别。不俱名忍。但随举一名忍不违。亦不可言后但云智不得名忍。俱同印故 问何故前言苦法法即教法后苦法智法即真如 答虽俱缘如。初创缘如未印非忍。但印前教不得云如。第二重证。故法即如。教前印故理此印故。

论。诸相见道依真假说等。问三心见道二乘圣者回心向大已断烦恼。入相见时亦三心不 答亦有。令彼障远及除习气。法彼真见无间解脱所有功能故亦定作。二十六心应知亦作。虽所知障不约迷谛。随烦恼说。亦复无违 问三心十六在见道前何位。先修令相见起 答准显扬十六。修起次第在资粮位修十六心。次说善根。准此论明加行位中。云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俱学观察。二论别者略为二解 一云显扬据上下十六在资粮修。修道方起。此论据总十六。加行位作。相见中起上下观者。文虽不说。准彼亦在资粮位修。相见道中最在后起 又解显扬说初修在资粮位。此论约后习故在加行。各据一义皆不相违。

论。一思现观等。此思等六出体有四。一克性。二据胜。三相应。四眷属。如思现观等说是惠者。即克性体。及俱行菩提法即后二体。五十五云。决定思惟者。思惟即思。据胜出体。释名者。如思现观是邻近释。如四念住体实是惠。由与念俱名为念住。思现观亦尔。此论.显扬.瑜伽七十一并云。思所成惠而为自性。西明云。思现观或持业。或依主。信邻近。戒如信 且思现观诸论说是思所成惠。如何持业。亦非依主。如戒非观名为现观说为邻近。思亦非观。名为现观。何非邻近。若云现观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何不得云现观非思。云思现观是邻近耶。信现观体于三宝净信为性此克性体。瑜伽五十五云。及闻所成决定智惠。据胜出体。显扬十七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通相应眷属。余皆准此。信.戒释名者或亦有财。虽体非观。能助现观故。或依主释。助现观之信。令观明之戒。名信.戒现观。或如念住亦是邻近。

论。初获圣性等。西明云。能生初地无漏法尔种子。及新熏种为其自性 今谓。虽有新种非胜不立。由正能生有所生现。证理断障故能生胜。不取新熏。未能生故 西明云。地前虽有无漏种子。而二性同时互相违故非圣性摄。如灭尽定依种假立。微微心时虽有其种。而非灭定。有心.无心义相违故 今谓。若尔初入见时二性不俱。应无漏种皆名圣性。又如灭定唯防心能名为灭定非诸种子。故此圣性非正能生。即不应取 西明又问圣性望同凡性。亦不相应耶。答此中亦立。即是得收。若望二障即非得摄。宗许非得亦通无漏 又解无漏力胜不假别立 要集亦云。不立为胜 今谓不尔。若无漏胜不立不相应。灭定无漏。应不立为不相应法 又前第一云。然依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翻此假立不成就名。故知圣性翻异生性。应名为得。不名非得。不尔翻何立异生性名为非得。或望不成异生性边假名非得。

论。极难胜地等 西明云。仁王般若云。初地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如何此论五地方能引。三藏解云。据实初地二智双行。而约任运故说五地 有解已破 要集救云。十地功德多依妙观。然五地以上任运双行。八地以上方得任运。未见别教 今谓不尔。八地以上名无功用诸论共同。五地任运出何圣教。又行相互违。初即能合。何成极难。若云八地据任运长时。此地据任运能合者。此亦不尔。既任运能合何不长时。若云或有相间故不长时者。既为有相间无相观。有时不合何成任运 若尔如何会此相违 答仁王经中据相见道变相双缘。此论等说约真俗智并。未曾有处说于见道有二智并。五地创并故说极难。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侠乱世

    仙侠乱世

    修仙道,练神体,成魔,化妖,入冥界,立地成佛均可成道,到底谁更强,请看仙侠乱世。
  • 这不科学的音乐

    这不科学的音乐

    音乐乃世界的支柱。音乐是世界的王者。但是,音乐终究也会悲伤消亡。短暂的快乐,永久的悲哀。这不是我所期望的。但是终究,我愿。承受这一切。------------------------------------------本文V家同人文,节操不确认,我觉得我这本书败在书名上了OTZ
  •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逍遥君李长风传

    逍遥君李长风传

    绝世美男李长风在发掘夏启墓时穿越到夏朝时成了绝世丑婴,父母的离开,而现实情况与记忆历史中的差异。又该如何一步步的发掘?一切尽在穿越之夏王朝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带着数码宝贝闯异界

    带着数码宝贝闯异界

    一个死宅胖子带着他的一堆数码宝贝手办穿越了。“什么?你能召唤地狱王者‘阴影君王’?孩子你太年轻了,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地狱王者,出来吧,小丑皇。”“什么?你能召唤‘五帝龙神’?看我的战斗暴龙兽,分分钟打爆你没商量。”这是一个宅男带着数码宝贝横行异界打爆一切的故事,当然妹子肯定是有的。
  • 逗比女配

    逗比女配

    有一种悲哀叫女配;有一种东西叫np;有一种光环叫玛丽苏!当神偷大盗穿越恶毒女配,又会如何绝地反击?人家女主五只忠犬全力伺候,而她呢——“呆子,还不过来锤脚!”“呆子,还不过来擦地!”“呆子,还不过来洗衣!”“呆子,还不过来暖床!”我…尼玛!本姑娘洁身自好!为毛给你这个娘炮暖床!!!叔可忍,婶儿不可忍!老娘揭竿起义,反击你个挨千刀的!某男挑了挑眉,看着欲往门口逃走的某女,一把压在身下“嗯?想去哪?”最后欲哭无泪,只得乖乖认命拖入房中……
  • 春秋逐鹿

    春秋逐鹿

    我是谁?是二十一世纪无父无母、放荡不羁的少年?或是春秋时期弹丸小国的公子?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伍子胥、范蠡、专诸、孙子、孔子……面对一个大争的时代我该何去何从?是历史洪流无情的将我推向深渊?还是我用波澜壮阔的手笔书写新的历史?——我要用事实证明:小国也能称霸!
  • 灾星肆虐

    灾星肆虐

    白明本想低调的坑黑帮打土豪赚佣金,慢慢成长。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拥有了异能。美女?我的最爱!兄弟?并肩战斗!黑帮大佬?翻手覆灭!境外组织?追杀至渣!我狂,那是我有狂的资格!不服?那就来战!我的热血已经沸腾!我是灾星,我为我的敌人默哀!
  • 归一界

    归一界

    源,本是这个大陆上强者无敌于天下的根本。但是自圣者发现了源晶之后,大陆的格局便悄然发生了改变。千年之后,一个少年一心只想活下去,奈何上天却将他投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