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无可奈何时,忍一下
提起隐忍成大业就不得不让人想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他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并称为春秋五霸。
楚庄王在其"一鸣惊人"之前曾经三年不鸣。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死,嫡长子楚庄王即位。这时的楚国政局不稳,处于不安定状态之中,公元前811年,楚国又发生饥荒,巴国东部的山戎族趁机袭扰楚国西南边境,曾经一直臣服于楚国的附属国也发动各部落造反,不久前才被楚国征服的麇国人也带领各夷族部落在选地集结,准备进攻郢都。短短三年间,各地的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往郢都,各城各地都开始戒严,到处弥漫着不安定因素。天灾人祸使得楚国几陷崩溃。但此时的楚庄王,却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宫之中享乐,不理政务。每当大臣们进宫汇报国事,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绝,任凭大臣们自己处理。还在宫门口挂起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不久,朝野上下都拿他当昏君看待。
看到国家危在旦夕,大夫伍参忧心如焚,再也忍不下去了,就冒死去见庄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左拥右抱的在观赏歌舞。见伍参进来,半眯着眼问道:"你没有看见宫门前的字牌吗,敢无视我的命令?"伍参抑制住慌张,赔笑道:"我哪里敢无视大王的命令,只是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知道大王聪慧,请大王猜一猜,也好给大王助兴。"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知道庄王心中有数,非常高兴,便趁机说:"还是大王见识高,一猜就中,只是此鸟不飞不鸣,恐怕猎人会射暗箭。"庄王听后身子一震,随即就叫伍参下去。伍参回去后就跟大夫苏从商量,认为庄王不久即可觉悟。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还是一如既往地花天酒地。苏从忍无可忍,就闯进宫对庄王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即位三年,不问朝政,如此下去,恐怕会像桀纣一样招致亡国灭身之祸!"庄王一听立刻将剑指向苏从:"你竟敢侮辱本王!"苏从却从容地答道"我死了还能落个忠臣的美名,大王却落个暴君之名。如果我死能使大王振作起来,能使楚国强盛,我甘愿就死!"说完,面不改色,等待庄王处置。不料,庄王竟扔下长剑,抱住苏从,激动地说:"好啊,苏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寻觅的社稷栋梁之臣!"便与苏从畅谈国事。苏从发现,庄王虽不问国事,但却对一切了如指掌。
此后,庄王重用伍参、苏从等贤臣,开始专心国事,最后称霸中原,成为了楚国最有成就的君王。
楚庄"三年不鸣"是因为他采用的是"隐忍"的战术,这三年他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他即位时对朝中大事不是很明了,而且大权旁落,如果他一上任就烧三把火,必然会让自己陷于被动,所以面对"不安定"他只能忍耐,在明处以昏庸打掩护,暗处则不忘国事,为了寻找左右手他在无奈下下了一道"进谏者死"的命令。楚庄王利用三年时间,弄清了朝中大臣的真实心理和才干,也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为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无可奈何的事情,"忍耐"不失为最好的退路。在人类历史上凡是成就了一番伟业的人,都是能屈能伸的忍耐者。韩信胯下忍辱,司马迁宫刑著《史记》,张良拾鞋等等。"小不忍则乱大谋。"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为了能够更好地进攻,只有采取忍耐克制的态度对待所遭遇的困难。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与他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能把散落在草垛里的针全部找见,这需要的就是耐心。忍耐的人生有时不免要甘于寂寞,而成功者正是在此种忍耐寂寞的跋涉中走出了平凡的世界,让自己最终接近于不平凡的世界。
有人说"不食嗟来之食"是有骨气、有自尊的表现,固然这种精神令人折服,但是如果忍一时之气,来日方长,能屈能伸不是更令人佩服,令人景仰吗?
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感情上我们都应该做到来日方长,要学会能屈能伸,刚柔并济,以一个广阔的胸襟来适应这个社会。特别是自己在处于弱势的时候,应该懂得用示弱的办法进行自保,以退求进,以屈求伸,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