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武侠片迷们关注的《七剑》,使中国剑的文化重新受到关注。剑在今天往往被视为一种优雅的文化,中国关于剑的文化瑰丽丰富,有李白“十五好剑术”的传奇,“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豪迈,有张旭从剑法中悟到书法的传说,有贾岛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三国演义》中即便文弱如鲁肃,也有击剑骑射的另一面。古代书生绘像皆负剑,竟是用来保全名誉时自杀用,曾令徐克等为之感叹。中国文化里今天常用玉来比喻君子,其实古代的剑也曾有这样的象征意义。
剑为君子文人侠客等等使用赏玩是后来的事情。剑最早的辉煌在战场之上,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便有青铜剑的作证。战国时代铁器开始大量出现,但因为钢铁的冶炼不能兼顾韧性,以至兵器易损,所以秦军仍旧使用青铜兵器作战,铜器不易朽坏,至今仍有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展示着几千年前文明的辉煌。《刺秦》中荆轲与秦王的剑却是钢剑,是铸剑大师精心打造的利器,大约为贵族所特有。《英雄》中霍廷霄设计的几把剑都很有特色,符合人物的性格。
《流星·蝴蝶·剑》的结尾说,“古代的人铸剑,就是为了权力的争夺”,放到这一时期,恐怕最为合适。
战国之后,钢铁走上舞台。汉代,全世界的钢铁有百分之七十产自中国,剑逐渐被刀取代。到唐代,在军队从将领到士兵已是一色的长刀,威武耀目,而《天地英雄》里的姜文用的竟是罗马式的短剑,不知道设计者是怎么想的。还有那个中井贵一饰演的日本遣唐使,居然用的是日本从中国唐代学来的横刀在后来改弯后而成的日本刀,更是接近于戏说了。
唐代横刀是一件威力很大的兵器,正是这种刀的传出造就了后世的日本刀,区别只是前者是直刀。电影中使用类似兵器的,印象中只有《东方不败》里的向问天,也是双手的直刀。所以令狐冲便说“大家都是用汉人的兵器”。而在电影里用双手剑的,似乎就只有于承惠老师了。《少林寺》、《南北少林》、《黄河大侠》几部片里,我们都领教了他出神入化般的双手剑法。和日本双手刀法的一味狠霸不同,于承惠的双手剑相,进退有度,潇洒自如,完全是举重若轻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剑法的特色。
随着剑从战场退入民间,剑的作用愈发倾向于装饰性和私人性,越来越华贵的外表,镶嵌的珠宝,使剑开始被称为“宝剑”。电影里最具宝气的剑,自然还是《卧虎藏龙》中的那一把青冥剑,剑身刻有旋纹,护手雕刻繁复,华贵之气太重,然而阴柔之气也太重。从本片也看出李安对剑这一“百兵之君”的偏爱,片中的反派和配角们用的都是大扫子之类的奇门兵器,而李慕白则是用剑。
看周润发用剑确实是一种享受,可以说是“如饮美酒”,甚至某种程度上比李连杰舞剑还精彩。李连杰舞剑是高手,而周润发舞剑,却完全是一代宗师的气度。这也再次证明了周润发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但青冥剑给人的感觉却是太过柔韧了,虽然应了李慕白的那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却也没有了大器须钝力的刚劲。而剑的发展,本来也大致是从实用到装饰,从朴素到华丽。如《陆小凤之紫禁之巅》里叶孤城的剑,就是繁复华丽之极,剑体则有西洋剑的风格,纯是击刺,毫无砍劈,把剑走轻灵的意味发扬光大。而《新龙门客栈》中,更是设计出了子母剑这样在实站中华而不实的剑,当然在电影中则成为一个精彩的元素。
剑有刚与韧的两面,很有意思的是,对应着张彻电影中那种宁折不弯的阳刚气质,恰好他电影中的剑也是全然有刚而无柔,可说是武士之剑,而非剑客之剑。真正的好剑,其实倒接近于《东方不败》中李连杰等所用的剑,刚柔相济,以至电影里令狐冲以剑点飞暗器,或者在木板上刻字,都可以让人相信(《英雄》中的以剑挡箭就假极了),而剑身却是相当朴实,没有一点特别,让人想起古龙说的一张平凡的弓,一支平凡的箭,到了养由基手里,就变成神奇了。徐克常讲的人与剑的关系,在这部片中也有体现,如向问天问,你们都是练武的人,怎么不爱惜自己的宝剑呢?
《蜀山传》中说,物识主人,每件武器都有他的人性,又是这种观念的延伸。《蜀山传》是《七剑》之前徐克对剑的一次集中描述。蜀山剑派中,每一个弟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剑,如大师兄所用的剑,就与《七剑》中的由龙剑很像。而所有的剑又分为三个等级,一种是无法被使用的,锈迹斑斑的烧火棍一般的剑,第二种是露出锋刃的剑,第三种则是精神之剑。联想到徐克在片中反复强调的“开窍”,就明白为什么会把人和剑联系在一起——剑能开窍,人也能开窍。剑不开窍,不过就是烧火棍而已。表面上是在讲剑,其实还是在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