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6400000012

第12章 复活的凤凰

30多年来,关于克虏伯的书及报道的作者们一直都在争论,克虏伯这个被解散的康采恩能够如此神速地崛起,这究竟应归功于阿尔弗里德·克虏伯呢?还是应归功于贝托尔特·拜茨呢?人们无法非常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

1952年,阿尔弗里德要寻找的“第二个我”终于找到了,那就是贝托尔特·拜茨。自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越来越少在公共场合露面,而把媒体战场留给贝托尔特·拜茨来应付。那么,他独自领导克虏伯的时候,即自1951年2月他从兰德思堡监狱出来,到1953年11月贝托尔特·拜茨到克虏伯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克虏伯情况如何?了解一下它,应该会更有意思的。

早在阿尔弗里德还在监狱里之时,克虏伯人就已经重新开始生产了。威狄亚工厂获得英占军军官的批准,首先开始工作。威狄亚工厂生产的硬金属是重建阶段急需的物资。第二个允许开工的是机车维修车间,它们为火车提供维修保养服务。最后莱茵浩森钢铁公司也可以打开大门了。阿尔弗里德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共有12700人在克虏伯公司工作,这大约是他被捕前职工人数的二十分之一。

而这些开工的工厂也只是“一些多多少少能独立生存下去的工厂的混合体,它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强大的康采恩。它们中间还缺少公司原来那颗可信赖的心脏,埃森铸钢厂。克虏伯公司始终首先是一个钢厂,其他的子公司无论是提供原材料还是生产成品,它们都依附着这个钢铁厂,他们就象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树的枝节。但自从盟军法律将德国的重工业解散以后,阿尔弗里德现在只有这棵大树十二分之一的枝条,而且其中的树木也折断了。树干死了。”一位克虏伯老作者(诺伯特·米伦)用散文诗式的语言描写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占领军将他们不喜欢的克虏伯康采恩分成了两部分。尽管两部分仍然属于阿尔弗里德,尽管他签署了梅莱莫条约,他也只将其中一部分的支配权收了回来。

公司的第二部分,也是对康采恩至关重要的那一部分,根据与阿尔弗里德签定的协议,属于出售范围。受出售威胁最大的一些公司是莱茵浩森铸钢厂、汉诺威一哈尼巴尔硬煤矿、康斯坦丁大帝煤矿有限公司、罗森瑞矿山、艾姆舍·

利坡煤矿股份公司。由于阿尔弗里德应该与这些公司分开,条约签署的另一方盟国决定,阿尔弗里德对这些公司的股东权不应由他,而应该由受托管理人来行使。于是就出现了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状况,克虏伯康采恩最重要的部分尽管仍然叫克虏伯,而且也属于一个克虏伯,其利润也将归这个克虏伯,但就是同样的这个克虏伯却不可以对公司决策施加影响。阿尔弗里德认为,这种状况有损他的尊严,是侮辱性的,因此他拒绝去查看那些受托管的公司。“我不能到我自己的家里去做客”他认为。尽管如此,他当然要维护他的经济利益,后来,一旦法律上以及实际情况允许,他就派贝托尔特·替他去参加监事会或者董事会。

1953年,这些想法都还属于未来的音乐,阿尔弗里德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使留给他的那些企业正常运转起来,并能够重新取得经济效益。阿尔弗里德目前拥有的康采恩,基本上由那些原来只是二梯队的企业组成。其中的重点企业只有机械制造厂,这个厂生产链条和电动机,能够参加架桥的大型工程,这个工程应该使德国的道路,铁路网重又运转起来。此外,康采恩更象一个生产公司与贸易公司的混合体,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想尽可能好地度过困难期。

阿尔弗里德还没来得及重建那些剩给他的企业,就有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他眼前。有几千位原克虏伯人寻找工作和面包,几千位退休老人指望着克虏伯付给他们退休金。

阿尔弗里德不顾他的一位财务经理的反对,他决定,从他剩下为数不多的流动资金里拿出钱来,先将退休金付给16000个退休的克虏伯人,即使所付退休金只是其应得的50%。

他的经理们认为,应该先将钱投资到重建工厂和购买机器上,阿尔弗里德平静地回答:“人在先,机器在后。一百年来我们向来如此。”他对其职工的责任感,是他与生俱来的,这是一代又一代教育的产品;阿尔弗里德的榜样是他的外祖父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认为他有责任,将其财富用于给尽可能多的人以一份高薪工作岗位(现在,这个事实已经获得史学家的承认。不断有人发表论文,描述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与他的雇员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今天很难理解的。

我认为年轻学者约翰·保罗的反应是非常典型的,令约翰·保罗气愤的是,阿尔弗里德·克虏伯竟然窥探那些住在工厂住房的职工们的思想。当有人阅读社会主义报刊时,邮差必须通告那个老克虏伯!那么,如果他知道,阿尔弗里德·

克虏伯对他自己的儿子弗里茨施加了多大程度的压力,进行了多大程度的“思想窥探”,他又会说什么呢?不知道他是否想到,把两种相差100年的状况相比,是不适当的。)但无论如何,阿尔弗里德很清楚,只有在他的克虏伯人的帮助下,他才有可能重建他的公司。有一次,阿尔弗里德在巡视被毁坏的工厂基地时,他与一位名叫赫尔曼·瓦尔德克的职工代表谈话,赫尔曼是一位老社会主义者,阿尔弗里德问他,他认为公司的重建是否是可能的。他回答:“一定会,我们大家都还是克虏伯人。”这就说明了一切。

在签署梅莱莫条约之前进行的谈判过程中,阿尔弗里德在公共场合的行动总是非常小心。他刚刚重获自由,世界就经历了一场计划好的战斗性的回击。在他回来后的前6个月内,他就成功地使克虏伯公司在国外的活动得到大力提高。克虏伯奇迹般地重又出现在世界市场上。特别是他从事的业务,当时一直是传统的英国人与美国人占领的市场,引起人们的关注。1953年,阿尔弗里德从监狱里出来仅两年半时间,他重新掌握公司领导权仅仅半年多,《曼彻斯特导报》就生气地写道:“克虏伯作为向地球上不发达地区供应机床的出口商,它已经发展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对手。”看一看它的销售额就可以将这个观点解释清楚。1950年,康采恩销售额达9·94亿马克,其中出口额达5900万马克。1951年,销售额达13·85亿马克,出口额达1.5亿马克。1954一年,销售额达21.39亿马克,出口额增长到3·34亿马克。50年代中期,除了钢铁与武器,克虏伯什么都生产,什么都卖。克虏伯公司销售及出租产品的目录,跟一本书没有什么两样,产品目录书用无法水洗的皮革装帧,共150页厚,里面以字母顺序排列了近4000种产品与服务。

同时还附有其各类子公司的地址。克虏伯公司几乎生产所有的东西:从A字头拆卸用的锤子到Z字头的海关快艇。

这是一个庞大的铁制品百货商场,其商品面向的主要是工业而不是消费者,在这个商场里,唯独没有公司的老产品——钢材。取而代之的是,克虏伯向其客户提供钢铁厂。

克虏伯做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我们提供生产钢铁与金属所需的所有设备的总体设计与制造,包括所有的安装设备、运输设备与能源设备。”此外,克虏伯为钢铁生产提供所有的服务,从派专家帮助确定钢含量,到成套生产的工厂。

“不允许再生产钢铁的公司,要帮助其他公司生产钢铁。”克虏伯史学家米伦这样写到。克虏伯公司的新战略把困苦变成一种美德,利用了克虏伯最伟大的资本,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培养出来的克虏伯工人的能力。克虏伯的质量是众所周知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克虏伯的工人有着很高的素质和积极性。

阿尔弗里德回来时,人们向他提出的关健问题之一就是:“克虏伯还生产武器吗?”特别是那些国外记者在采访中总是问这个问题。但基于他在纽纶堡军事法庭上的不幸经历,阿尔弗里德决心,要给克虏伯树立一个和平的形象。只要他仍是商人,他就不打算再生产武器。但假如有一天,联邦德国政府请求他们生产武器,他就无法排除他会违背自己原则的可能性。所以他在接受采访时,总是留一点回旋的余地,所幸的是,他从来没有必要做出这样的决定。此外。他还认为,他的决定即不再生产武器,并没有丢掉克虏伯的传统,因为,除战争年代之外,克虏伯生产更多的是民用而非军用产品。

对此,阿尔弗里德在纽纶堡法庭上已经做了解释,“作为第五代钢铁生产商和第四代武器生产商,我应该再补充一句:在我父母的公司里,……我从来没有从人们的言谈行为中亲自感受到,他们曾经一直是欢迎战争或支持战争的。我们公司的象征并不是大炮,而是三个相连的轮子,一个和平贸易的象征。”(纽约时报,52年9月15日)事实上,无缝钢轨齿轮的发明是克虏伯财富的基础。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时代到今天,三个相连的环一直是克虏伯这个名字的象征,同时也是克虏伯公司的徽章。

阿尔弗里德在武器生产及战争问题上的“无我”立场与年轻一代的大部分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对于应征参加新德意志联邦军,他们的反应就是这句口号:无我。他声明,要树立克虏伯的新形象,即和平的形象,这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赞扬。但外国却对此充满怀疑。

阿尔弗里德就这样为其公司做了推销。克虏伯又有了新的起点,轮子又转起来了。但那些未解决的问题仍然很严重。阿尔弗里德认为,问题太严重了,凭他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他需要人的帮助。贝托尔特·拜茨于是可以登场了。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要读的365个故事

    优秀员工要读的365个故事

    张瑞敏曾经说过:“我常想《圣经》为什么在西方各国深入人心?靠的就是讲故事。”小故事中蕴藏着大道理。现在被广泛接受的管理理念,有很多都来源于故事,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让人感悟到执行的分量,海尔砸冰箱的故事让员工将质量意识谨记心头……故事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是企业和员工成长过程中不可错过的良师益友!
  • 管理智慧

    管理智慧

    本书分心理篇、效率篇、沟通篇、理念篇、领导篇、方法篇、思维篇、决策篇、人际篇、法制篇、幽默篇、格言篇等13章,精心编写了300多个小故事来讲述管理知识和管理智慧,涉及方方面面的管理知识,包括各种管理定律、管理方法、管理实验、管理现象、管理理念、心理实验、心理效应,从生活管理到社会管理,从企业管理到政府管理。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图文并茂、寓教于乐。
  • 一本书读懂销售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销售心理学

    本书正是从心理学角度解读销售活动,涉及心理学和营销学两个学科的内容,以销售活动为主线,配合相关的心理学术语,系统而科学地讲述了心理学在销售活动中的应用。对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消费者的不同心理,以及销售人员应该怎样去面对客户等方面都作了详细介绍,相信会对销售人员的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本书融合多年销售实战经验,透过案例分析解读销售心理的种种玄机,并提供行动建议,帮助销售新手成为销售老手,帮助销售老手成为销售高手。
  • 决战世界元

    决战世界元

    在本轮金融危机强力催化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不容蹉跎的特大议题。本书深度剖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痼疾和不可持续性,论证创立超主权“世界元”为全球化时代货币发展必由之路,着重探讨美国和中国在这场货币体系划时代大变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立使用主权货币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世界元”的初级阶段,作者倡议以超主权的“初级世界元”为国际通用支付手段,与各种主权货币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时间”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时间”法则

    本书主要以“工作时间”为关键词,讲述了如何高效利用工作时间的方法和建议。
热门推荐
  • 坑爹的古代生活

    坑爹的古代生活

    穿越古代,真的能混得风声水起?真的能独霸一方?生活还是需要现实的啊!有个当状元的妹控哥哥是什么感觉?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是什么感觉?有个男神一样的男友是什么感觉?
  •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异运镖路

    奇异运镖路

    没有魔法,也没有斗气,有的只是矫健的身手和深厚的内功。一个镖师的旅途经历。
  • 完美代入

    完美代入

    时间定格于这一刻,不知算喜或悲。夜游,21岁,一个平凡却被迫波澜的女人。那日晨,无喜不悲的日子,终于发生了改变。刚到公司门口,便被通知总裁,要见自己。在唯一知情的朋友,担忧的注视下,走进电梯,目的地30层的总裁办公室“咚”门刚敲了一下,屋内便响起了声音“进来”推门,便同男人冰冷的视线撞在了一起,一股凉意,由心涌起。从总裁办公室出来后,跌中走出了公司,“砰!”身体不由飞起,又重重落下,鲜红的血液,渐渐汇成血泊,飘着一张血染的支票…张了张嘴,无声嘴角泛起了苦涩,没人知道,天行集团的执行总裁其实是业务,一个小员工的未婚夫童养夫,更不会知道…
  • 何素不笙锦

    何素不笙锦

    某天,锦素在时空里牛气哄哄的骑着,路边捡来的飞天猪,哼着《好汉歌》,一不小心撞上了智商比鱼唇的人类还低的系统。于是灰姑娘的故事开始了,呸呸呸,应该是蛇精病外加有外挂的牛气哄哄的宿主,带着智商堪忧,有点二货的系统闯遍大江南北的故事开始了。系统:为什么我的智商比鱼唇的人类还低?为什么我的宿主那么6呢?就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你运气不好,人品差。系统:。。。好心塞
  • 等你归来花开时

    等你归来花开时

    八年,你深入我梦里,而我连在你的生活里都未曾出现过。
  • 我真的太希望可以财富自由了

    我真的太希望可以财富自由了

    本作品主要描述了一个内心存大爱的大学生的内心独白,内心真切地感受着这个社会所给予她的心路历程,我们用心去读,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大学生内心的痛苦、纠结,看到她对未来的渴望以及无助,社会是怎样的,她该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来,她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 万圣图

    万圣图

    远古洪荒,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场仙魔大战,由仙胜利而告终。然而天地灵气也因此枯竭,仙转移了最后的净土去到了另一方世界。余下的生灵随着日月的变迁,逐渐忘却了一切,只有极少数人知晓真相,追寻着那虚无缥缈的传说。
  • 你是我的神仙草

    你是我的神仙草

    总有一个人的出现颠覆了你,从此他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就是她。轻生男,轻生女,清华男,同济女,一个是高材生的苦闷,一个是多情总被无情扰的悲伤。平行线也能相交,违背真理的事实就这么发生了……
  • 修仙域门

    修仙域门

    她——一名流浪女,遇见恶魔这算是人生一件倒霉事,从穿越哪次不是被女人压着,任由那些女人活生生的对待,她实在受够了,兔子不吃窝边草,前世没干出一番大事业,今生必出人头地。他——堂堂影楼楼主,七杀掌门,大秦的战神,世人皆知他无情寒冰,杀人如麻,却为她柔情似水,令可放弃所有夺得她心,为她放弃楼主身份潜入那不入眼的灵墟门,为她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爱其实好比毒药,敢喝敢爱,却永远忘不掉~重生遇事贵人多闺中藏有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