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
10月,孙中山自上海经日本到达美国檀香山,向华侨宣传反清革命思想,为举行反清武装起义筹款。
11月24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会议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
1894年冬,希炉兴中会分会、茄荷雷兴中会分会、百衣兴中会分会相继成立。
1895年
1月下旬,孙中山自檀香山返回香港,准备策划武装起义。途经横滨,与华侨陈清等接触。
1月26日,孙中山抵达香港,与陈少白商议机关设立事宜。
2月21日,孙中山、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等联合辅仁文社杨衢云、谢瓒泰等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标志着辛亥革命准备阶段的开始。
3月13日,孙中山与杨衢云等在香港开会筹划发动广州起义。
3月下旬,孙中山偕陆皓东、郑士良等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联络各部反清力量。
4月,新加坡华侨所办的《行报》发表文章谴责《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10月10日,兴中会在香港举行会议,选举杨衢云为兴中会总办(会长)兼起义后临时大总统。
10月26—28日,兴中会策动广州起义事泄,未及发动即告失败。陆皓东、朱贵全等被捕,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0月27日,孙中山遭清政府通缉,被迫乘船逃出广州,经澳门、香港,于30日偕郑士良、陈少白等离港亡命日本,11月12日抵达日本神户。
11月7日,陆皓东、朱贵全等就义。
11月13日,横滨兴中会分会成立,侨商冯镜如被推举为会长。
11月20日,孙中山离开横滨赴美国檀香山。
1896年
1月18日,陈少白在横滨与宫崎寅藏会晤。
6月18日,孙中山由檀香山抵达旧金山,宣传革命,并创立旧金山兴中会分会。
8—9月,孙中山由旧金山赴纽约,沿途宣传革命。
9月23日,孙中山由纽约赴英国。
9月30日,孙中山抵达英国利物浦,旋即赴伦敦。
10月11日,孙中山在伦敦被诱入清驻英公使馆,遭非法囚禁13天。后经康德黎等人营救脱险。23日,孙中山被释放。
1897年
7月11日,孙中山由英国抵达加拿大蒙特利尔,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到加拿大。
7月13日,孙中山离开蒙特利尔,18日抵达温哥华。
8月16日,孙中山由加拿大抵达日本横滨,结识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平山周等。
8月22日,孙中山由横滨秘密抵达上海。
10月12日,东京知事府正式签发孙中山侨居证。
1897年冬,陈少白在台北建立兴中会台湾分会。杨衢云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建立兴中会南非分会。
1898年
5月11日,宫崎寅藏所译《伦敦被难记》以《清国革命领袖孙逸仙幽囚录》为题,在福冈玄洋社机关报《九州日报》开始连载,至7月16日连载完。
5月26日,新加坡华侨邱菽园与林文庆等创办《天南新报》,推崇国内的维新运动。
6月11日,清帝光绪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开始。
9月18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戊戌变法”失败。
1899年
4—5月,孙中山派陈少白赴香港筹款、办报。
10月11日,兴中会杨衢云、陈少白、宫崎寅藏、平山周等人在香港与湘、鄂、粤、闽等地哥老会、三合会首领商议举行会议,组成“兴汉会”,准备在广东和长江流域发动武装起义,推举孙中山为总会长。
1900年
1月25日,兴中会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和《中国旬报》宣传革命。孙中山亲自领导筹备工作,后由陈少白任社长兼总编。
1月24日,杨衢云抵达香港,辞去兴中会总办职务。
1月25日,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创刊。
1900年春,留日粤籍学生李自重、郑贯公、王宠惠、冯自由、梁仲猷等人发起成立广东独立协会。粤籍留日学生与兴中会合作自此开始。
7月16日,孙中山到达香港部署惠州起义,因香港当局禁止其上岸,遂在船上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起义由郑士良指挥,福本诚主持准备工作,孙中山设法潜入内地指挥起义。
9月28日,孙中山抵达台湾基隆,建立惠州起义指挥中心。
10月6日,兴中会会员郑士良受孙中山委托,率600余人在广东惠州三洲田起义。血战半个多月,连克多地,声势大振,此为孙中山第二次武装起义。
10月22日,因无外援,孙中山指示郑士良自行决定惠州起义终止,郑士良遂解散起义队伍退回香港,惠州起义失败。
10月28日,兴中会会员史坚如在广州谋炸两广总督德寿,事败被捕,11月9日在广州遇害。
12月22日,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开智录》于日本横滨发刊。郑贯公任主编,冯自由和冯斯栾协助,提出推翻清政府的主张。
1900年,留日学生在东京建立励志会。
1901年
1月10日,前兴中会会长杨衢云在香港被清政府特务刺杀,翌日牺牲。
5月10日,东京《国民报》月刊创刊。该刊为第一个宣传革命思想的刊物,受到孙中山的经费接济。
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
9—10月,谢瓒泰、洪全福、李纪堂等人在香港加紧筹划广州起义,决定事成后建立临时政府,举容闳为总统。
1902年
2月5日,郑禄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创办反清报纸——《爱国报》,1903年12月9日至1904年4月4日连载了邹容的《革命军》。
2月8日,《新民丛报》发刊。
4月26日,章炳麟、秦力山、冯自由等在东京发起了轰动一时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因遭到日本政府的破坏而停止。
8月,孙中山为宫崎寅藏所著的《三十三年之梦》单行本作序。
12月13日,孙中山自日本经香港转赴越南河内,向华侨宣传革命,并组织河内兴中会分会。
1902年冬,留日学生秦毓鎏、叶澜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青年会,“以民主主义为宗旨,以破坏主义为目的”。
1902年,孙中山委托刘成禺编纂《太平天国战史》,“发扬先烈,用昭信史,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
1903年
1月,湖北留日学生刘成禺、李书城等在日本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宣传反清革命。之后,留日江苏同乡会创办《江苏》杂志。
1月25—28日,兴中会会员谢瓒泰、李纪堂与原太平天国将领洪全福组织广州起义,事泄失败。
1月29日,留日学生会馆在东京举行新年团拜演说,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2月13日,直隶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直说》月刊。
2月17日,留日浙江同乡会在东京创刊《浙江潮》。
2月,孙中山由河内赴越南西贡,发动华侨,创立阅书报社。旋即赴暹罗。
4月28日,留日学生在东京举行拒法大会,声讨法军镇压广西会党起义。
5月8日,日本政府应清政府请求,勒令解散拒俄义勇队。
5月,邹容著《革命军》在上海出版。此书对启迪华侨思想、开导华侨风气影响巨大。
8月,孙中山在犬养毅的帮助下,在日本东京建立东京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大力培养反清革命军事干部。在誓词中第一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
9月21日,孙中山在《江苏》杂志第6期发表《支那保全分割会论》,此文是孙中山自1897年旅居日本以来第一次向该国朝野公开发表政治见解。
1903年秋冬之际,陈天华所著《猛回头》、《警世钟》两书在东京相继出版,广泛流传于国内外。
11月4日,黄兴、刘揆一、章士钊、宋教仁、周震麟等在长沙发起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
11月,孙中山前往希炉,组织中华革命军。
12月上旬,孙中山重返美国檀香山,与李昌、何宽等人重组兴中会,改名为“中华革命军”,并在华侨中进行筹款。
12月,美国檀香山华侨程蔚南,根据孙中山的建议,改组《檀山新报》,使之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孙中山发表《敬告同乡书》,号召同胞“大倡革命,毋惑保皇”。
1904年
1月,陈楚楠、张永福联合出资创办的《图南日报》在新加坡创刊,该报的最大特色是主张革命。该报在对南洋华侨宣传革命思想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被赞誉为“南洋华侨革命党机关报之鼻祖”。
1月11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加入致公堂,接受“洪棍”之职。
1月,孙中山在《檀山新报》发表《驳保皇报书》。
2月15日,黄兴在长沙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会上推举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为副会长。并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革命口号。
4月6日,孙中山抵达美国旧金山,被美国移民局拘禁。经黄三德等人积极奔走,于28日获释。
5月,孙中山在美国旧金山积极发动华侨,多次举行演说,刊行《革命军》,改组致公堂主办的《大同日报》,使之成为与立宪派论战的重要阵地。
5月24日,孙中山偕致公堂侨领黄三德等从美国旧金山出发北上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等地进行招收会员、宣传革命等活动。9月5日,抵达匹兹堡。14日,抵达华盛顿。21日,赴费城。27日,赴纽约。
7月3日,湖北武昌科学补习所成立,以“革命排满”为宗旨。
11月,光复会在上海成立,推举蔡元培为会长,陶成章为副会长。以“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
12月,黄兴在东京联合湘、滇、苏、豫等地的留日学生百余人,组织革命同志会,从事民族革命活动。
1905年
1月上旬,孙中山抵达比利时布鲁塞尔,在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组织。
1月下旬,孙中山赴柏林、巴黎,建立革命组织。
2月15日,新加坡华侨许雪秋等谋划于4月19日发动潮州起义,事泄失败。
1905年春,谢逸桥、温靖侯等归侨革命党人在梅州松口创办师范传习所,以培训师资为掩护,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和军事知识的学习,教员多为东南亚归国华侨。
5月9—13日,美国、菲律宾等地的华侨向清政府发出电报20余份,抗议清政府续订美国排华条约,同时举行抵制美货运动,波及南洋各侨居地。
6月3日,田桐、白逾桓、宋教仁、陈天华等在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以“提倡国民精神,输入文明学说”为宗旨。
6月11日,孙中山离开法国马赛。7月初,途经新加坡,与尤列、陈楚楠、张永福、林义顺等会晤。
6月14日,菲律宾华侨青年冯夏威抗议美国续订虐待华工条约,在上海美国领事馆门前服毒身亡。该事件激起了反美浪潮。
7月下旬,孙中山与黄兴首次会于东京,筹建同盟会。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同盟会章程》,正式确定十六字革命纲领。暂定东京为同盟会总部所在地。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被推举为执行部庶务,并决定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改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盟。
8月28日,《二十世纪之支那》遭到日本政府查封。
9月8日,孙中山派冯自由、李自重赴香港、广州、澳门联络同志,吸收会员,并筹建同盟会分会。
9月24日,爱国志士吴樾在北京前门车站刺杀清政府派遣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伤载泽、绍英,吴樾当场死亡。
10月下旬,孙中山抵达越南西贡、堤岸,受到华侨的热烈欢迎,不久即成立同盟会西贡分会、堤岸分会,发行债券,筹集经费。
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
12月,西贡华侨积极协助筹集革命经费,成立“广东募债总局”,发行债券,向各埠侨商募款。
1906年
1月1日,孙中山以总理名义印制中国革命政府债券,发动华侨赞助革命。
4月6日,孙中山主持成立新加坡同盟会分会,陈楚楠、张永福分别为正、副会长。
4月28日,《民报》第三号发行号外,刊登《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这标志着持续两年之久的革命派与保皇派论争全面展开。
7月,新加坡华侨同盟会会员陈楚楠、黄乃裳陪同孙中山到马来亚宣传革命思想,开展组织工作。
8月7日,孙中山抵达吉隆坡,成立同盟会吉隆坡分会,陆秋泰、王清分别为正、副会长。不久,同盟会槟城分会成立,吴世荣、黄金庆分别为正、副会长。
12月2日,《民报》创刊周年纪念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孙中山发表题为“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的演说,系统阐述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思想。
1906年秋、冬,孙中山、黄兴、章炳麟等在东京共同制定对内、对外的纲领性文件——《同盟会革命方略》,以备各地革命党人夺取政权后使用。
1906年,革命党人在东京先后创办《复报》、《云南》、《鹃声》、《直言》等刊物。
1906到1907年,南洋荷属各地同盟会分会及外围组织迅速发展。荷属各地分会为避免荷兰当局干涉,多称“书报社”或“学堂”。各地主持同志为泗水刘亚泗、吧城梁墨庵、八打威甲太许金璋、文槟港温庆武等、勿里洋伍连忠、勿里洞欧阳福成、武陵埠徐云兴、流石埠蓝瑞元、坤甸沈复权、三宝垄李载霖等。各类报社达5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苏门答腊亚齐埠书报社、坤甸图存书报社、泗水书报社、三宝垄书报社、老巴杀书报社、野横书报社、吧城书报社、日里棉兰华崇书报社、日里氏中华书报社、文岛槟港书报社、文岛双烈溪书报社等。
1907年
1月11日,孙中山与宋教仁、胡汉民等会晤商讨,坚决拒绝梁启超提议的《民报》与《新民丛报》休战的要求,坚持将论战进行到底。
2月19日,孙中山委派新加坡华侨许雪秋和何子渊等人在广东潮州黄冈发动反清起义。起义者曾攻克黄冈,在旧都司衙门成立军政府。后被清军镇压,余部转往香港,起义遂宣告失败。史称“丁未黄冈之役”。
3月4日,孙中山遭日本政府驱逐出境,赴越南,在河内设立总机关领导粤、桂、滇武装起义。
3月,越南海防、河内、南圻等地相继成立同盟会分会。越南华侨纷纷捐款,资助武装起义的经费。
1907年夏,同盟会上层发生分裂,光复会退出。孙中山与汪精卫、胡汉民等于南洋另组总部,而黄兴则继续支持孙中山。
5月22日,革命党人在广东发动潮州黄冈起义,拥同盟会会员陈涌波、余既成为革命军正、副司令。因起义仓促,伤亡过重,27日失败。此为孙中山第三次武装起义。
5月,潮州起义逃亡香港的百名志士,由冯自由介绍先后到新加坡及暹罗躲避。
6月2日,为响应黄冈起义,同盟会会员邓子瑜领导会党200多人,在广东惠州发动七女湖起义。战斗十余日因无增援以失败告终。
8月20日,陈楚楠等人根据孙中山的指示,与新加坡同盟会各埠同志一起,募集资金又创办《中兴日报》,以继承《图南日报》之余绪,作为南洋革命党人反对立宪派和宣传革命的主要阵地。
8月,共进会在东京成立。
9月1日,同盟会会员王和顺率起义军在广西发动钦廉防城起义,5日攻占防城,发布《告粤省同胞文》、《告海外同胞书》和《招降满洲将士布告》,宣传同盟会纲领。因枪械缺乏,清军反扑,起义军被迫解散,退往越南,起义失败。
10月17日,梁启超、徐佛苏等在东京创办立宪团体——政闻社,拥护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革命党人张继、陶成章率众1000多人大闹会场。
10月,许雪秋等联络会党准备在汕头发动武装起义,因计划不周,起义计划失败。
11月,新加坡华侨何心田、何德如等创办开明演说书报社,在新加坡中下层华人中宣传革命思想。
12月2日,同盟会会员黄明堂、关仁甫率乡勇80多人偷袭广西镇南关,发动镇南关起义。4日,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由河内赴镇南关参战。起义军与清军血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12月,马来亚怡保、庇能、芙蓉、关丹等地同盟会分会相继成立。
1908年
1月11日,汪精卫奉孙中山之命在南洋宣传革命、筹募款项,出席由新加坡《中兴日报》在新舞台剧院举行的革命演说大会,阐释三民主义等问题。
3月15日,孙中山派汪精卫、田桐出席新加坡新舞台剧院举行的第二次革命演说大会,演讲革命所以保性命、顾名誉之理由,勉励侨胞人人为郑成功、洪秀全,受到热烈欢迎。
3月27日,黄兴率越南华侨中的同盟会员200余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进入钦州发动钦州马笃山起义,即“钦廉上思起义”。
4月13日,同盟会仰光分会成立,庄银安、卢喜福分别为正、副会长。8月27日,创办机关报——《光华日报》,由居正、杨秋帆主笔政。
4月29日,孙中山派黄明堂、关仁甫、王和顺等人集结于云南边境。30日,黄明堂率军与清军起义部队配合,攻占河口。5月5日,孙中山派黄兴为云南国民军司令,共赴前线督战。清政府调集滇、黔、川、桂四省兵力围剿。5月26日,起义失败,退回越南。这标志着孙中山领导的西南边境武装斗争的彻底失败。
4月,孙中山派王群到缅甸建立缅甸同盟会分会,庄银安任会长,该会以觉民阅书报社的名义活动,每周举办演讲会,由同盟会会员讲论国内外形势,颇得华侨的同情和支持。
6月,在新加坡设立同盟会南洋支部。
8月5日,星洲书报社请胡汉民、汪精卫演讲民族主义。
8月27日,缅甸同盟会分会购得《仰光新报》,后更名为《光华日报》,作为分会第一个机关报正式出版。是年冬,保皇派夺《光华日报》,改名《商务报》。12月31日,革命派集股复办《光华日报》。
9月11日,孙中山以“南洋小学生”笔名,撰文《“平实”开口便错》,与保皇派论战,刊于《中兴日报》。
9月12日孙中山在《中兴日报》发表《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一文。
9月15日,孙中山在《中兴日报》发表《“平实”尚不肯认错》一文。
10月14日,《阳明日报》在新加坡出版。
10月19日,《民报》被日本政府封禁。
10月28日,孙中山偕胡汉民、汪精卫、黄龙生到马来亚芙蓉。
11月4日,孙中山抵达槟城。在槟城小兰亭俱乐部发表演说,宣传清政府不倒中国势必再亡的思想。
11月14日,清光绪帝载湉逝世。次日,慈禧太后去世。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载沣以摄政王监国。
11月20日,孙中山为革命筹款抵达暹罗曼谷,同行的有胡汉民、胡毅生、何克夫等。在曼谷成立同盟会分会,萧佛成、陈景华分别为正、副会长。
12月2日,溥仪即位,改元宣统。
12月6日,槟城阅书报社成立。
1908年,同盟会惠灵顿分会成立,主盟人为吕杰。
1908年,同盟会在马来亚先后设立金宝分会、林明分会、式叻分会、麻坡分会、马六甲分会、沙捞越分会。
1909年
1月23日,陶成章在坝罗募款会上公开表示对孙中山的不满。
2月24日,孙中山派胡汉民赴仰光,筹集赴法旅费。
6月20日,孙中山抵达法国马赛港。
7月4日,美国旧金山同盟会会员李是男等创办《美洲少年》。
8月16日,新加坡《星洲晨报》创刊,宣传革命。
10月14日,同盟会在香港设立南方支部,作为指挥南方革命的总机关,胡汉民任支部长。
11月8日,孙中山抵达美国纽约,宣传革命思想。
11月,黄兴致函美洲各华侨同盟会会员,要求他们竭力协助孙中山在美洲进行革命活动。
12月31日,孙中山在纽约成立同盟会分会,黄溪记、赵公璧分别为正、副会长。
1910年
1910年初,保皇派勾结清政府诬《光华日报》“鼓吹无政府主义”,遂与英国外交部交涉,由缅甸总督怀特下令驱逐居正等出境,《光华日报》第二次停刊。庄银安等避居槟城,重组《光华日报》。
1月18日,孙中山在芝加哥成立同盟会分会,梅培、肖雨滋分别为正、副会长。
1月29日,黄兴由日本抵达香港,主持广州起义筹备工作。
2月1日,由汪精卫编辑的《民报》第26期在日本东京出版,此为该刊最后一期。
2月10日,孙中山抵达美国旧金山,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
2月9日,广州发生军警冲突事件。黄兴、赵声等人决定发动起义。12日倪映典赶回广州,带领士兵“夺枪出营”,宣布起义,起义军3000多人兵分三路进攻广州城。遭到水师提督李准镇压,倪映典被杀,起义失败,史称“广州新军起义”。
2月12日,陶成章、章炳麟在日本东京重建光复会。
2月27日,同盟会旧金山分会成立。孙中山出席演讲。
2月,光复会于同盟会之外另行恢复组织,在日本东京设立总部,分别以章炳麟、陶成章为正、副会长。后在南洋英、荷属各埠建立分会。
3月,在孙中山倡议下,成立旧金山美洲同盟会总会,对美洲华侨革命力量进行统一领导。《美洲少年》改名为《少年中国晨报》,成为美洲同盟会机关报。
3月28日,孙中山抵达美国檀香山,旋即改组兴中会组织为同盟会分会。
4月16日,喻培伦、黄复生、汪精卫在北京谋炸摄政王载沣,事泄未遂,黄、汪被捕入狱,被判处永久监禁。
4月,刘思复与谢英伯、高剑义、陈炯明等8人愤于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在香港组织“支那暗杀团”。
5月16日,孙中山在希炉改组中华革命军为同盟会分会。
6月16日,各省请愿同志会和澳洲、南洋华侨请愿代表发动第二次请愿活动,要求速开国会。
7月14日,孙中山致函同盟会怡保分会,征求其对支部迁址与改组同盟会的意见。
7月19日,孙中山离开新加坡北上槟城,与当地革命派领袖共商迁址和改组一事。
7月,南洋支部移往槟城。
8月20日,旧金山《少年中国晨报》创刊。
10月12日,孙中山在南洋槟城主持召开中国同盟会骨干秘密会议,出席者有黄兴、谢逸桥、谢良牧等,研究再次策划广州起义的问题。
11月4日,清政府宣布于宣统五年召开国会。
11月上旬,美国旧金山华侨同盟会会员邝佐治、朱卓文谋刺赴美考察的清朝海军大臣载洵。谋刺失败,邝佐治被捕入狱。
11月13日,孙中山、黄兴、赵声、胡汉民以及槟城和国内东南各省代表在槟城召开秘密会议,商讨在广州再次发动新军起义事宜。会后赵声潜往香港联络新军,黄兴、胡汉民、邓泽如分赴南洋各埠筹款。
11月15日,孙中山在同盟会槟城分会会议上作筹款演说。
1910年,柬埔寨同盟会分会成立。
1911年
1月13日,黄兴离开新加坡前往香港,18日抵达。积极筹备广州起义。月底,在香港成立了同盟会革命军统筹会。
2月5日,为给黄花岗起义筹款,孙中山第二次到达加拿大,在冯自由的协助下,加拿大各埠华侨为广州起义共捐助7万港元。旅居新加坡、马来亚、越南、缅甸等埠的华侨青年回国报名参加广州起义。
1911年春,李萁从香港至菲律宾小吕宋,设立同盟会分会,旋即发刊《公理报》,以郑汉淇为总理,这是旅菲华侨设报之肇始。
4月8日,马来亚华侨矿工温生才击毙署理广州将军孚琦后被捕,15日就义。
4月15日,孙中山在美国发行中华民国金币债票。
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失败。事后,共收殓烈士72人的遗骸合葬于广州东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5月5日,孙中山在芝加哥决定成立“革命公司”的筹款机构,动员广大华侨认购股票。
5月,同盟会温哥华分会成立,冯自由为支部长,周连盛为副支部长。不久,维多利亚分会成立。
6月18日,美国旧金山美洲同盟会总会长李是男和旧金山致公堂首领黄三德接受孙中山的建议,实行两大组织的联合,同盟会员全体加入洪门致公堂。
7月21日,美洲洪门筹饷局在美国旧金山成立,黄三德、李是男被推举为负责人。推选孙中山、张霭蕴、黄芸苏、赵煜分赴美国南北各埠进行宣传和筹款活动。
7月31日,谭人凤、宋教仁、陈其美等人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作为策动长江流域各地起义的领导机关。
8月13日,马来亚华侨同盟会会员陈敬岳、林冠慈在广州炸伤镇压黄花岗起义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林冠慈当场牺牲,陈敬岳被捕就义。
8月下旬,湖北文学社、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成立统一指挥机构,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策划起义。
8月,同盟会古巴分会在哈瓦那成立,主盟人为黄鼎之。
9月2日,孙中山偕黄芸苏离开旧金山赴美国北部各埠筹款。
9月25日,吴玉章、王天杰等在四川荣县宣布独立,建立革命政权。
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租界赶制炸弹,不慎爆炸,导致起义指挥机关被破坏,革命党30余人被捕。同日,蒋翊武因起义计划泄露遂决定当夜起义,后起义未发动成功。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工程第八营、塘角辎重队首先发难,其他各部革命力量闻声纷纷响应,血战通宵,总督瑞澄等大小官员逃跑,武昌光复。
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同日,汉阳新军由革命党人胡玉珍、邱文彬等率领起义,光复汉阳。同日,革命党人赵承武率军起义攻占汉口,成立汉口军政分府。同日,正在美国各埠为革命进行演说筹款的孙中山,获悉武昌起义的消息,决定转赴欧洲进行外交活动,然后回国。同日湖北军政府向各国驻汉口领事发送照会,宣布对外政策。
10月11日,缅甸同盟会组成筹饷局,徐赞周、何阴三分别任正、副局长。
10月,新加坡华侨革命党人卢耀堂、黄吉宸等创办《南侨日报》,及时报道国内革命形势及世界各地华侨的革命活动。
10月27日,同盟会会员张文光从缅甸回到云南腾越,率领革命党和新军起义,占领腾越。
10月27日,《南侨日报》在新加坡发行,报道国内革命情况。
11月1日,陈炯明和邓仲元在惠州发动武装起义。同时,同盟会会员王和顺组织“惠军”进攻惠州。
11月1日,清皇族内阁辞职,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1月2日,同盟会怡保分会举行大会庆祝革命成功,与会者400多人。
11月8日,革命党人许崇智在福州率新军起义,次日占领省城,闽浙总督松寿自杀,福建光复。
11月9日,广东独立,胡汉民为都督。
11月12日,福建革命新政府要求海外华侨提供财力协助的电报到达新加坡。次日,新加坡福建社团在陈楚楠、陈嘉庚及同盟会新加坡分会领袖陈先进等赞助下,在天福宫召开大会,成立福建保安捐款委员会。
11月20日,广府、潮州、客家、海南各方言社团代表在新加坡哇燕街同济医院开会,组成广东省保安救济筹捐委员会,以负责革命筹款活动。
12月1日,京津保同盟会在天津成立,推举汪精卫为支部长。
12月,美洲同盟会、致公堂、洪门筹饷局分派冯自由、吴世荣赴南京列席十七省代表会议。
12月4日,留沪各省代表召开共和联合会大会,推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并推大元帅组织临时政府。
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回国抵达上海。
12月29日,各省代表会议在南京召开,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2月30日,孙中山召开中国同盟会本部临时会议,改订同盟会暂行章程,发布《中国同盟会意见书》。
1912年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月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月,旅居美国、古巴、加拿大、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南非等地的华侨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及孙中山以表祝贺。
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宣告退位,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结束。
2月24日,日本神户、大阪华侨千余人召开中华民国共和纪念会。
2月26日,临时政府举行内阁会议,讨论荷兰殖民政府虐待巴达维亚、泗水华侨问题。
3月2日,孙中山发布禁烟、禁止刑讯、禁止买卖人口、革除清朝官厅称呼等命令。
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大会,制定新纲领,推选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这标志着同盟会开始由秘密转向公开活动。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
3月19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文》及《大总统令广东都督严行禁止贩卖猪仔文》,严令禁止拐贩华工。
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4月25日,同盟会本部由南京迁往北京。
5月15日,孙中山主持公祭广州黄花岗烈士。
6月22日,杨子贞、曾广庇等在仰光发动劝募“国民捐”、“爱国捐”,得287572缅元;陈允洛奉命,携款回厦门供讨袁革命运动之经费。
8月25日,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四会党,在北京召开国民党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