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6400000010

第10章 良好的睡眠是健脑的基础

现代科学证实,大脑的重量虽然只占体重的2%,而它需要的氧气的量约占全身用氧量的1/4,在人体各部位当中占首位。另外,大脑组织所需要的糖比其他器官多得多,大脑所需的血流量大约为心脏血液总排出量的1/5.可见,脑力劳动一天的消耗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多得多。

在脑力劳动时,人们一般是静坐姿势,而人体的其他器官,比如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都由于人体的相对静止,它们的机能状态跟不上大脑紧张活动的需要,于是就出现“养料”不足的情况。

睡眠是人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因为经过白天的辛勤工作之后,必须靠睡眠来消除疲劳,养精蓄锐,恢复功能。古人云: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睡能养气,睡能养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睡眠是大脑借助“同化”作用,积累“燃料”,只有这样才能有第二天旺盛的精力。正如《灵枢。菅卫生会篇》所说:“不失其常,故昼精夜暝。”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醒来即觉神清气爽,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朝气蓬勃,渴望工作,充满活力。睡好一觉,就象给电池充了电,储了能,散发出更强的生命之光。睡眠是大脑的一种珍贵的营养品,绝妙的恢复剂,保护神,巴甫洛夫称其为神经系统的“救星”。莎士比亚用诗的语言,道出了睡眠的意义,“那清白的睡眠……疲劳者的沐浴,受伤心灵的油膏,大自然最丰盛的菜肴,生命的盛筵上的主要营养。”

中医学整体观中“天人相应”的理论也阐述了这个道理。天黑了,人就入睡,天亮了,人就觉醒。这种睡眠——觉醒——睡眠的周期性变化,是人与天地日月相应的表现,是阴阳消长转化的过程。白昼属阳,黑夜属阴。夕阳西下,阳气尽而阴气盛,人们纷纷上床静息,所谓“阴者主夜,夜者主卧”;到了夜半,阴气大盛,更是夜的大好时机,所谓“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此后阴气渐衰,至天明则阴尽阳复,朝阳升起,人也觉醒。人的阴阳就是这样与天地阴阳消长相应,或醒或寐,交替不已。所以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醒矣”。人的这种醒寐交潜(觉醒和睡眠交替),是与自然界的昼夜交替(光明和黑暗交替)相适应的,是人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界规律的节奏合拍的具体表现。

睡眠对肌体是不可缺少的,其重要性不次于饮食。人或动物不吃东西比不睡眠还能坚持更长的时间。生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如不让狗吃东西,它能坚持一个月左右;如不让它睡眠,10~12天就要死亡。人处于非常的情况下,不吃东西可坚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不睡眠就过不了一周半到两周。一个人一两天睡眠不足,就会无精打采,头昏乏力;经常睡眠不佳,则精神萎靡,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不仅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使人心情烦躁,容易激动;严重的缺乏睡眠,还会产生幻觉;如果一周以上完全不休息,娇嫩的大脑皮层细胞就会遭到严重的危害。

一般而论,年龄越小,需要睡眠的时间就越多。一个月的新生儿,除了吃奶,全部时间都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婴幼儿每天需要16~20小时。学龄前儿童一般要睡眠12~14小时。学龄期儿童大约需要10小时。青春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9小时左右。成年以后,能保证8小时即可。当然,不同年龄组的睡眠要求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可能每天5~6小时的睡眠就足够了。这与睡眠的质量与深浅程度有关系,睡眠较浅的人,需要睡得长些,而大脑皮层抑制很深的酣睡,即使时问短些,也能消除疲劳。衡量睡眠质量的标准是:无论时间的长短,只要清晨无需他人唤便能自己醒来,而且自觉头脑清爽,精力充沛,能够胜任复杂的脑力劳动,就说明睡眠的时问足够了。

良好的睡眠是恢复脑力的首要因素,因为睡眠是肌体借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休息。睡眠能保护大脑皮层的细胞,使其免于衰竭和破坏。通过睡眠,神经组织在觉醒时消耗的力量能得到恢复。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常常遭受失眼的苦恼,除了一部分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外,较常见的是因为没有注重睡眠卫生。例如,生活节奏不合理:睡前进行激烈的运动,或看惊险的小说、电视,与朋友热烈的交谈或争论,喝浓茶或含有咖啡的饮料……。情绪波动,心中有事烦累,更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正如《老老恒言·安寝》所说:“若终日忧扰,七情火动,辗转牵怀,欲其一上时消释可得乎?”宋代邵康节在《能寐吟》书中也说:“大惊不寐,大忧不寐,大喜不寐,大病不寐,大安不寐。何故不寐,于有累;何故能寐,行于无事。”

在病房或门诊上常听到患者自诉,自己经常“整夜不合眼”。但事实上,他们虽说不是整夜,也是整夜的大部分时间睡了觉的。这叫无意识睡眠,前苏联的科学家巴甫洛夫曾谈到这种睡眠。以后一些有关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睡眠的存在。这种睡眠的特点,是人们不能肯定自己睡过了没有。多半见于老年人,年轻人在久患重病或身心过度紧张之后,有时也出现这种睡眠现象。无意识睡眠,多少总能使肌体得到一些休息,所以不能认为是失眠。有的人抱怨自己睡得“零碎”,有的人则睡得特别轻,一夜要醒来好多次,每醒一次,许久不能入睡。如果是暮年人,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所致。为了预防失眠,当以“清心为切要”,杂念斩除,自然安眠。为了获得良好的睡眠。还应注意以下各点:

1.要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

要想快速入睡并且睡得宁静,理想的条件是:被褥舒适、柔软、温暖,室温适宜,空气流通,环境保持安静,光线暗。唐代孙思邈曾说:“卧讫勿留灯烛。”人头边勿安火炉。既要避免风吹头面耳部,也不能蒙头而睡,他认为“冬夜勿覆其头的长寿”。

2.睡眠姿势要合适

有的人睡觉时仰面朝天,两腿伸直,两手抱头。要知道,这样的姿势大部分骨骼肌是伸展的,因而是紧张的。往往有人主张仰面睡,两手放在两侧。可以设想,保持这种姿势直立起来是什么情景:恰好是“立正”姿势,这样是得不到充分休息的。这种姿势便于使身体固定不动,但不能使肌肉得到放松。睡眠的姿势应是不受拘束的。最好侧卧,腿和臀半屈,这时大部分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当然也没有必要整夜都保持这种姿势。要利用自然形成的机制:睡眠时大脑停止使肌肉冲动,肌肉得到放松。人们可以倒过来运用该机制——使肌肉放松,从而使大脑入睡。在睡眠中,姿势是自动改变的,人的意识并不参与。但有时就是具备这些条件也不能入睡。原因之一就是骨骼肌没有放松,影响到大脑皮层的紧张度,这时可以通过仪器观察到兴奋占了抑制的上风。如果肌肉不断向中枢系统输送大量的冲动信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人就不能入睡。这就是兴奋性亢进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皮层接受冲动,并对冲动进行应答,也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前人对睡姿早有研究。孙思邈认为,侧卧比仰卧更好,他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于偃卧。”(《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侧卧之中,又以右侧卧更佳。《续博物志》中说:卧不欲左胁。《老老恒言》中说:“卧以右侧,以舒脾气。”不仅要侧卧,还应蜷曲,做到卧如弓。孙思邈还指出,睡时应闭口,脚无空悬或踏高处。古人认为,正确的睡姿对人的健康大有益处。明代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专门写了一节“睡法”,他说“睡不厌蜷,觉不厌舒。”蜷者,屈膝蜷腹,以左右胁侧卧。修养家所谓狮子眼是也。如此则气海深满,丹田常暖,肾水易生,益人多宏。

3.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应按时就寝,按时起床,行成规律。脑力劳动者——科研工作者、教师、大学生等最好不要开夜车。虽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学习、写论文,并有很高的效率,但如果长期如此,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种不合理的节奏会反射性的固定下来,使人过了午夜再难有理想的睡眠,有时甚至吃最灵的安眠药也元济于事。所以在就寝前一个半小时尽可能少接受任何信息。放下书本,关上电视。上床之后,脑海中抛弃一切“不了之事”安定心神,心平气和,而后闭目人睡。正如蔡季通在《睡诀》中所说:“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上床以后,仍然左思右想,则难以入睡,所以张锡纯要求“先将其人后天知识闭住,但用先天之灵明”,以利入睡。

4.睡前要避免各种影响人睡的因素

孙思邈强调“凡欲眠勿歌咏”,“卧勿大语”,确有道理。其他凡能导致精神兴奋的因素,都应避免。如睡眠前不看惊险的小说或电视,不喝浓茶,不大量吸烟。此外,临睡前不宜用餐,特别是不以吃得太饱,否则也会影响睡眠。金元名医李东垣就说过:“饱而睡不安。”俗话也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在睡眠前使消化器官负担过重,过饱的胃就要有冲动的信号进入大脑,睡眠就要受影响。当然空着肚子就寝也是不应该的。

5.睡眠前采取一些有助于安神的措施

就寝前一个半小时尽可能少接触任何信息,可在宁静的环境中放松肌肉,悠闲散步,打太极拳,放松身心,或用温水泡脚10余分种,引血下行,安定心神,均有助于入睡。有些严重失眠的患者,采用以上方法,仍然难以入睡,临时使用一些安眠药,也不失为一种治标之法。但切不可养成滥用安眠药的习惯。安眠药虽能促使入睡,但并不能获得良好的睡眠,所以,第二天早晨,仍然自觉没有睡够,并感疲惫不适。有的研究还表明,即使服用正常剂量的安眠药,第二天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也会降低1/3.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办法治疗失眠,如中药、针灸、按摩、气功等疗法,则无此弊。然而失眠单纯依靠药物,总不是治本之道。盲目服用安解脱出来,待远驰疲劳之后,即可渐渐入睡。操法中的数息法和意守丹田法更为常用,效果甚佳。纵法对于因害怕失眠而更难入眠者尤其适用。有的人“辗转床褥,必求其寐,愈不肯寐,更生烦恼,去寐欲远”。形成不寐的恶性循环。而使用纵法时,心想不管你睡不睡得着,这就消除了害怕失眠的焦虑,而任其思绪远驰,特别是回想以往游历的自然风景,回味恬愉之趣,心神渐渐安静,即可诱导入睡。

陆定圃在《冷庐医话》中介绍了他的老师使用纵法获效的经验。他写道:“余师归安沈鹿坪先生焯,官台州教授时,因阅公文繁老,患怔忡不寐。有人传一云法,每夜就枕后,即收敛此心,勿萌杂念,惟游思于平素所历山水住处,任情一住,定而能静,久而久之,心渐即于杳漠之中,则不其寐而自寐矣。如法行之获效,是其能得法之要者。”

同类推荐
  •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自我康复全书

    糖尿病真的很难被发现吗?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糖尿病可以自查吗?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养?基于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陌生,本书将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直观有趣的插画,试图把糖尿病彻底说清楚。在书中,我们将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糖尿病常识,以及一大套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糖尿病的方法,让你真正轻松达到“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小病自疗”的目的。
  • 高血压病食疗食谱

    高血压病食疗食谱

    本书含有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食谱、高血压病风痰上逆型食谱、高血压病气虚湿阻型食谱、高血压病肾阴亏损型食谱等八章内容。
  • 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本书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概述了中医有关脾胃与脾胃虚的基本知识,详细介绍了补脾胃养生的各种中药、食品及配方。其中单味中药和食品70余种,包括其性味、归经、成分、药理作用(功效)和应用等;各种补脾胃靓汤、药膳、膏方药酒及中药配方600余首,按中医治法分类,详述其组成、制作、功效和用法等。同时介绍了针刺、耳针、埋线、拔罐、艾灸、指压、按摩、敷脐等中医补脾胃法。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明实用,养生保健与治病效果确切,适于广大群众,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中老年朋友和亚健康者阅读参考。
  • 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因素的影响,怎样培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一个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儿科临床医生和从事儿童保健专业的人士共同编撰了本书,介绍了现代家庭应特别关注的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缺乏症、儿童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儿童糖尿病、白血病、近视、身材矮小、儿童铅中毒等疾病。
  • 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本书阐述了粥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制作与服用方法,常用粥膳的配方、制法及功效,常见病症的粥膳治疗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亭堂

    亭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冲九重霄

    剑冲九重霄

    本以为重生到太子身上这辈子会衣食无忧,没想到这个太子居然是个没用的废材。本想隐姓埋名地渡过一生,可却偏偏有人不想放过自己。
  • 封锁的记忆

    封锁的记忆

    古代吸血鬼因一场不该存在的恋情带来了不同种族,所以种族首领与首领继承人之间,封锁着各人的记忆……
  • 疯狂二次元

    疯狂二次元

    这是一个宅男因为要救与自己生命有关的东西,而收妹子
  • 艾利斯顿学院

    艾利斯顿学院

    有一个名叫辰月的吃货女孩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名叫艾利斯顿的魔法学院,还交到了一个名叫莉卡的女孩,邪恶的女王芭瑞丝一心想得到艾利斯顿校长的位置,她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玄及之华葬天下

    玄及之华葬天下

    玄幻之言。如龙子蒲牢,待鲸而撞,声嘶长鸣于天。所思所解于其中,于念之间,推笔行天。如入魔疆,则魔皆惧,喜戮则屠之,如入佛国,喜听则盘膝而坐,厌其言,则踏佛面而上。刀封诚茶馆今日说书《玄及之华葬天下》。欢迎大家前来“品茶听书”,指点迷津,笑谈风云。您在台下听,我在台前讲,一分实力三分运气,六分贵人扶持,您多多收藏,多多推荐,鄙人多多卖力。
  • EXO之遇见你是命中注定

    EXO之遇见你是命中注定

    "吴世勋!我不喜欢你了。”“为什么?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爱你!”“你傻啊,我不喜欢你的原因是我——爱——你——”
  • 神都玄龙之神魔混战

    神都玄龙之神魔混战

    天赋最高之人,魔族之首;天赋最低之人,玄龙族圣子.一场命运的起搏,一位不名女子的出现,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命运如何?玄龙族的命运又如何?
  • 总裁追妻之旧日欢场半是苔

    总裁追妻之旧日欢场半是苔

    认亲回家之路遭人暗算,树林车祸,昏迷一年,醒来之后被诊断失忆……性格变化多端,但是却成功的撩倒了京城独霸乔先生……恢复记忆,离开五年,强势回归,着手调查当年车祸事宜……这一切的一切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无人未知的阴谋?她与乔先生又将发生什么?敬请期待新文《总裁追妻之旧日欢场半是苔》。
  • 网游之斩天狂神

    网游之斩天狂神

    斩破天界,封号狂神!是游戏还是真实的世界,注定的宿命,谁能挣脱天地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