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4000000002

第2章 我们都有一颗流浪的心(2)

一天下来,他们总是收获颇丰。家里的炊烟升起的时候,他们心照不宣地涌入山径,准备回家。他们肩上扛着的黄色芦苇,便是仲夏的家乡最鲜明的旗帜。

多少年后,我依然记得那些收割芦苇的日子,那样的热闹与温馨,那样的坦然与真挚,那样的相濡以沫与诗情画意……

捕捉一场大雨

那是一个阴郁的秋天的傍晚,空中阴云密布,我的心情一如错乱而缠绕的水草。天上的云显然更黑了,我坐在门口,急切地等待一场雨的降临。

秋日的傍晚,雨前的风已经相当凛冽。有风经过的地方,枝叶起舞,有夏天的张扬,也有秋日的仓皇。看架势,这依然是夏日的阵雨,但空气中,分明已有秋日的落寞。

雷声照例从天边滚滚而来,乍听之下,宛如磨盘从头顶碾过。闪电不时地从天边劈下来,那么张牙舞爪,又那么雷厉风行。

我完全沉浸在天地的漩涡里,心中的烦闷如气球漏气般缓缓释放。

大雨来临的时候,天已完全黑暗。我看不清雨点的大小,也不知道雨幕的方向,只看到一大团一大团的黑影左右摇动。耳边传来雨水打击枝叶的声音,噼里啪啦,气势宏大,不难发现,这是一场大雨。屋外的一切,都在此刻成为了乐器,一瞬间如万鼓齐擂,万琴齐鸣。

晚饭时分,空中的大雨一如既往。外公正在灯光下喝酒,一小口一小口地抿,外婆正在灶头收拾东西。这一切,在雨声中显得格外幽静、安详。

我听到雨点敲击玻璃的声音。灯光下,雨水在玻璃上爬出各种各样的弧线。外公光着背,坐在门口纳凉。虽是初秋,他却依然摇着蒲扇。

此刻,大雨已过,只留余音。淅淅沥沥,瓦片上的雨声一如麻雀走过的沙沙声。我匆匆上了楼,去捕捉一场大雨过后弥留的余韵。

我无法相信,天上的乌云,会如此迅速地撤退,也无法相信,月亮会如此快速地出现的空中。

天空已经澄澈,月亮正从东方的树梢上升起。空中,星光闪耀。而树丛中、屋檐上依然有雨水滴落。雨水的滴答声,在月光下此起彼伏。

那悠远而空灵的声音,在夜空中传得很远,很远……不知何时,虫鸣四起,幽幽的,低低的,似唱非唱,似吟非吟。

我躺在床上,左耳水声,右耳虫鸣,而心中的烦闷,早已烟消云散。

生活是一片浩大的海洋,但总有个港湾,能让你静静停靠。

山林中的养蜂人

那天下午,阳光像金色的水一样从对面的山头漫延过来。我的身边是高低错落的乔木和灌木。耳边突然响起嗡嗡的蜂鸣声,四下张望,并未见蜂影,我想再看个究竟,耳边传来几声咳嗽声,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养蜂人。

他将圆形蜂桶捆在一根粗粗的竹竿上,将蜂桶送到大树的枝丫间。

少许,蜂桶已稳稳地立在枝丫上。我这才看到枝丫间那团黑乎乎的东西,是一个蜂球,嗡嗡声正是从那里发出的。

老汉坐下来抽烟,并递给我一支。他说,这群蜂是从他家蜂桶里分出来的,早上他就注意到蜂要分群了,但它们迟迟没有动身。十一点左右他去做饭,突然听见嗡嗡声从窗口传来,他忙追到门口,发现蜂朝东南方飞去。于是,他从抽屉里拿了几个面包和几瓶牛奶就飞身追来了。

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它们,没想到它们翻过山头到这里来了,挺能飞的。老汉踩灭烟蒂,仿佛在数落自己淘气的孩子,爱蜂之情溢于言表。

不一会儿,老汉站起来,对着蜂桶喊,快进蜂桶,天快黑了,我们得回家了。蜂像是听懂了他的话,嗡嗡地很快就进了蜂桶。

“小伙子,恐怕你得帮我个忙。”他说,“待会儿我把蜂桶放下来时,你得帮我看着儿点,要是蜂桶摔坏了,这些蜂可不知要怎么度过今晚了。”

他扎起马步,把本来立着的竹竿慢慢放倒,我站在他三米外的地方迎接蜂桶。他把一块布摊在平整的石块上,我远远地招呼他小心翼翼地蜂桶放到布的中央,将布的四角拢上,再用尼龙绳扎住蜂桶的下端。

四周渐渐黑下来,枝丫间还有几只蜂在嗡嗡作响。老者望着枝头的方向,点起一支烟,幽幽地说,没办法,每次总有几只蜜蜂会掉队。他抽完烟后,抱起蜂桶小心翼翼往山顶走,临走前还朝枝头喊了声,希望你们明天能找到这些同伴。我帮他打着手电,心里也有些伤感。

到老汉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他抱歉地说:“小伙了,肚子饿了吧,先吃点面包,要等我把蜂安放好才有东西吃。”

他抱着蜂桶走向蜂场,说是蜂场其实只是块空地,地上放着二十来桶蜂。此刻,我耳边嗡嗡声响成一片。老汉打趣地说:“这么早,蜂儿们就开始打鼾了。”他找了个空位放下蜂桶,拿长长的青草放在蜂桶顶端,用薄石板压住。他说,蜂其实很聪明的,做了标记就能认得。

安放好这新成员,老汉又走到每桶蜂前,把耳朵贴到蜂桶上听了听。他婴儿般咧嘴笑着说,都在做美梦了。

老汉住的地方离村子大约有四里路,妻子儿女都劝他不要养蜂,回家过安稳日子,但他说:“在家休息哪能享受到有养蜂的乐趣。”老汉住的是一间土房,据说以前是林场的房子,现在成了他的栖身之所。

那晚,老汉炖了一锅笋干豆腐,还炒了一盘腊肉。他拿出放在柜子里的一瓶酒说:“今晚遇到你真高兴,能这么耐心听老人家胡扯的年轻人不多呀!”我打开酒瓶给他倒满酒,其实我才真正高兴。

酒过三巡后,老汉给我上了一堂科普课。他说,每次想到蜜蜂的劳动,就心疼得直想掉眼泪。蜂蜜要采1500朵花才能获得一蜜囊花,一蜜囊花是多少?还不够蚂蚁喝上几口。一只蜜蜂这一生,只能给我们提供大约0.5克蜂蜜,0.5克蜂蜜要了蜜蜂的一辈子。

许是酒喝多了,老汉老泪纵横,他以近乎悲痛的口气说道:“夏天时,天气炎热无比,它们必须用翅膀不停地扇,把蜂巢的温度降下来才能保住蜂蜜。你说,还有哪样动物活得比蜜蜂还认真?”

老汉的眼泪扑簌簌地落进酒杯里,我也开始跟着哽咽。那晚我们吃完饭,月光已经淌在门口,星星正灿若灯火。

次日起床,屋子里早已不见老汉的身影,我趴在窗口眺望,见老汉正在蜂场,弯着身子侍弄蜂儿。他看看这桶,又看看那桶,每一个都是他的孩子,似乎怎么也看不够。过一会儿,他向屋子走来,有些生气地说:“这些马蜂太可恶了,时不时来抢蜜蜂的蜜,还把蜜蜂咬死。要是我回家了,我怎么放得下心?”

第二次到老汉家已是半年后,深秋,山上分外凉爽。老汉一看到我就说:“这次你来得好,我正好刚取了蜂蜜。”是夜,我与老汉又喝酒至深夜。次日早上,他送给我一瓶蜂蜜。我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白拿。”老汉停住手上的动作,一脸严肃地说:“你以为我取蜂蜜是为了卖吗?我这里产蜂蜜不多,基本上送给了要好的朋友。”我一时语塞,嘴里挤不出任何言语,只好拿在手里。

老汉送的那瓶蜂蜜,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忍开启,蜂蜜纯浓,色泽金黄,那颜色像蜜蜂,更像老汉!

重走那五里山路

时隔多年,仍记得那年冬天的寒风依然如同刀片,刮着我稚嫩的脸。15岁的我在镇里读初三,在一个黄昏将近的傍晚,班主任突然在班里宣布,成绩前十名的同学以后每周日早上七点前到校补课。对于其他尖子生而言,这仅仅是牺牲了睡懒觉的时间,但对于离校四十余里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耗。

那年,我居住在一个叫向阳庄的自然村里。从家到校,得先走五里山路,再走十里机耕路,再坐半小时汽车。从那时开始,每个周日,我的起床时间便被定在凌晨四点。

周六晚上,洗漱完毕的我早早上了床。在调好第二天的闹钟后,我钻入被窝,等待睡意的来临。我生怕听不到闹钟声,临睡前再三告诉外婆,一定要在四点前叫我起床。直到外婆满口答应,我才安心躺下。然而,第二天的早起却如同一个怪兽,不停地吞噬着我的睡意。明天能起来吗?我迟到了该怎么办?我陷入自我追问的境地里,不可自拔。

我终究安然入睡,并且在凌晨四点准时起床。我下楼的时候,外婆已经烧好早饭,我连忙洗漱,然后坐在小桌子旁狼吞虎咽。至今我才明白,这么早的早餐在我的生命里并不多见。

我扒完饭后,收拾书包准备上学。等待我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山路,外婆给我准备火把,她告诉我,不要害怕,她会陪我走完这五里山路。

那或许是我生命里最难忘的场景。外婆举着火把在我前面开路,她时不时低头,检查是不是有火星掉落在路旁的松毛里。我像只柔弱的兔子一般,紧紧跟在她身后,她总是转过头问我,你能看到路吗?你能不能看到脚下的路?

凌晨五点,我终于走完五里山路。天空开始有发白的迹象,冷风忽然在这个时候吹起。外婆在路边生了一堆火,让我烤了烤手后对我说,乖孩子,接下来的路要你自己走了。我乖巧地点了点头,目送她消失在凌晨的山路里,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此时,天际已经发白,我依稀能够辨别出脚下的路。虽然路宽了,并且天色渐明,但没有外婆的陪伴,孤独向我袭来。我的两边是空旷的田野,那些立在田野中央的草垛如同火柴般点燃我内心的恐惧。为了甩掉内心的惊恐,我开始拼命地奔跑。等我跑完一半机耕路的时候,天色终于清明,我可以看清两边的田野和前方的路了。我心里终于开始舒坦,但为了不错过公共汽车,我依然选择一路狂奔。

很多时候,我总能够按时到校。但碰上雨天,我就没那么幸运了。雨天,天亮的时间比平时整整晚了半个小时,这意味着我要多承受半个小时的黑暗。我不清楚,在那一年里,我目睹了多少黑暗,奔跑过多少黑暗的路,也不知道我到底有怎样的勇气,去独面那么多的黑暗。

大半年后,我初中毕业,与黑暗为伴的日子终于告一段落。拿到中考成绩的时候,我大哭了一场,但我知道,那些黑暗里的奔跑终于有了回报。后来,我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又上了大学。再后来,我做了一名教师。

多年以后,外婆依然会跟我提及那些年的黑暗,她满脸泪痕地讲述着我那年的艰辛与不易。我总是笑着安慰她,黑暗已经过去了。

如今回忆起来,那些黑暗给我的勇气,不比我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少。那些墨色如稠的凌晨如同厚重的颜料,给我人生铺上了坚实的底色。我终于明白,其实苦难是一面镜子,从背面看是灰不溜秋的银液,从正面看却是明净通亮的玻璃。

水泥覆盖的菜园

小时候,我一直住着老房子,是那种红砖黑瓦,冬暖夏凉的老房子。老房子的旁边有一个宽敞的菜园,菜园里种着四季变换的瓜果和蔬菜。天气晴好的日子,我喜欢倚在窗口,看左邻右舍的人在菜园子里穿梭的身影。她们提着篮子,穿过菜园里的小径,在篱笆边忙忙碌碌,我母亲也常常去菜园,她拿一把剪刀,一边采摘,一边和邻居聊天。

每当早晨或者黄昏的时候,菜园里总是很热闹,仿佛一个菜市场。

事实上,那是我家的菜园,母亲说咱们一家人不需要这么大一个菜园,便让左邻右舍的人都来种。

夏天的傍晚,菜园里就更加热闹了。人们从家里搬来凳子或躺椅,在菜园边或躺或坐,目光穿过篱笆的空隙,落在通往远方的小径上。也有的人干脆席地而坐,让自己淹没在浓重的绿色里。

我依然记得那些流荧飞蹿的夜晚,我和一群小孩对几只萤火虫穷追不舍。我们把捉来的萤火虫装进玻璃瓶,把瓶子挂在小径旁的树枝上,那便是我记忆中最早的路灯。夜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路灯,各回各家,各入各梦。

次日,我们把瓶子打开,放掉瓶里的萤火虫,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抓新放进去,挂上新一轮的路灯。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喜欢躲在楼上看太阳。阳光穿过瓦缝,一束束照射在楼板上。细细的尘埃在光束下纷飞。那时的我,总觉得自己身处森林,四周的黑暗是无边无际的树木,一束束阳光便是闯进森林的利剑。我喜欢和我的朋友们在楼上奔跑,我们一边奔跑,一边躲过那些如利剑般的阳光,乐此不疲。

我喜欢有风的夜晚,晚风一阵一阵从屋顶上经过。瓦缝里漏下的风声,如同那些从沙漏里落下的细沙,清晰可闻。我同样喜欢听春夜的雨声和泉水声。在那些时光里,风声和雨声总离我那么近,我时时刻刻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们的来临和离去。

后来,我终究告别了这样的时光。几年后,我回到家乡,村里已经高楼林立。我无法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看见人们采摘蔬菜的样子,也无法继续躺在宽敞的菜园里。我无法再进行躲避阳光的游戏,也无法再捕捉到风声和雨声。我的老房子被新房子所取代,我们挂过萤火虫的地方成为宽阔的水泥路。

我无法再见到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已经永远地被水泥所覆盖。

听春笋拔节的声音

三月,我躺在床上,听雷声从屋顶滚过。母亲说,明天准有笋尖儿往上冒了,那一夜我睡得特别不踏实。

我从小就偏爱挖笋。每天放学回家,我就放下书包往竹林里钻。什么家庭作业、家务琐事,统统都被我抛到脑后。母亲说,瞧你小子,把这股劲儿放到学习上就好了,说完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但是机灵的我,总能捕捉到责怪背后的怜爱和宠溺。

第二天一早,我扛着锄头往竹林里钻。竹林里还残留着一些水汽,白蒙蒙的,在林梢浮着,似给竹林披了纱巾。

还未到清明,春笋还不愿抛头露面。这个时候挖笋最有意思,因为春笋总和我进行着捉迷藏的游戏。我细细寻找时,怎么也寻不到它。而当我失望之极时,它却忽然跳进我的视线,于是,我的情绪马上又高涨起来。在挖笋的时间里,我的情绪就这样起起伏伏地波动着。也正因如此,我对挖笋总是乐此不疲。

同类推荐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
  • 《人经》三部曲之《女人心经》

    《人经》三部曲之《女人心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明天见

    明天见

    《明天见》是Pano的首部旅行摄影散文集。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巴黎罗马布拉格等九个浪漫唯美之城的旅行散文,不同于一般游记作品,Pano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城市风格特色,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更是融入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情感 ,如同一部部浪漫的纸上爱情电影;二是“你好,陌生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记录着他遇见的陌生人们,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或安静聆听他们的故事,遇见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三是他在巴黎生活的日记,记录着些细小琐碎的点滴日常、思悟感念,真诚敞开了一个大男孩敏感、善良的幽谧心灵。
  • 北京之恋(学生热棒的当代名家散文)

    北京之恋(学生热棒的当代名家散文)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00年至2001年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数十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文字,反映了其在北京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全书语言文字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重生:草包逆袭宫主

    重生:草包逆袭宫主

    尽管上一世被原子弹炸死,但在这一世,她依然能够立足于天下!哼!敢辱我?我让你再无颜面面对世人!敢欺我?我让你生不如死!这里,依旧是我的天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谁是最可爱的员工

    谁是最可爱的员工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最可爱”的员工所具备的十种优秀品质,包括具有和谐精神、责任心、忠诚敬业、视服从为天职、有创意、会工作、善于学习、适应力强、德才兼备等十种宝贵品质,并结合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为可爱员工的方法和窍门。
  • 古今名医汇粹

    古今名医汇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际软妹成长记

    星际软妹成长记

    前世,沐依依因为一系列的事情,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作死了今生,变成了一个小婴儿,正打算展开混吃等死的米虫模式,结果意外发现系统一枚,这个系统居然是个渣渣,没有一点用处,可是系统真会有那么废吗简介无能,求吐槽求毒舌求进步
  • 素手翻云之紫陌花开

    素手翻云之紫陌花开

    来自21世纪的顶级特工,忠心祖国却死于主席枪下。魂穿异世,她混的风声水起,到头来,只因为她是她的转世,多么的可笑啊......前路一片黑暗,是做他人的替身,还是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她的契约者和爱人,她会如何选择......断了灵魂契约,碎了本命牵绊,她抛弃了一切,因为不愿做她的替身!一无所有又如何,就算是元气大伤,她也毅然步入神魔的世界。重投前世之敌的门下,揭开十万年前生死一站的惊天内幕!“谁说善良就一定是对的,要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魔又如何,神又如何,我在意的,只是他是否真正的死忠于我!”“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今生今世,我们只能是有缘无份!”……
  • 凤兮,凤兮,凤栖梧桐

    凤兮,凤兮,凤栖梧桐

    大学毕业的少女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异世,一切的未知只能靠自己去寻找,却没想到比想象中的还要麻烦,可是生而就是被绿幽认同的主人,这一世又岂会平凡……只是这个一开始缠着自己的怪人,你能不能不要总是缠着我!喂!手往哪里摸!喂!谁准你亲我了!……女强男宠,甜甜的,你们会喜欢的!
  • 皇上王爷排排坐:乖张坏妃007

    皇上王爷排排坐:乖张坏妃007

    坏妃群:38582210 美男见多了不稀奇,但是如果有一双透视眼,能清楚的看到每一个美男有几块腹股,能看到任何想看的,会是什么感觉呢?很H吗?请跟我一起来体会,我叫蓝昕雯,在现代有双透视眼,穿越后又多了鬼眼,美男看了不稀奇,养一个帅得让女鬼宁愿不投胎的失忆男鬼一定会很刺激,鬼没养成,结果杯具发生了,鬼美男霸占了我的身体,……
  • 浊浪飘扬

    浊浪飘扬

    每个人都有选择怎样活着的权利,这与你是什么样的人无关,只与你心安之所有关。站在墙上看着外面的世界,他想象不出来外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他想出去看看,只是他出不去,他不是这个城市的囚徒,而是因为墙太高了。
  • 后宫明妃传

    后宫明妃传

    逃婚为妃,这可是个坑,还是她自己亲手挖的大坑。可不管是太后还是各种妃,敢动她身边的人,就是不行。当一向自诩机智的陆玑发现表面风光的皇帝整天过着惨兮兮的生活,她才发现除了和太后妃嫔斗智斗勇,原来自己还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