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4000000003

第3章 我们都有一颗流浪的心(3)

一场春雷一场雨,在它们的召唤下,春笋终于纷纷往地上冒。到清明时分,春笋抛却矜持,大方地在风中昂首。这时候,挖笋已经没有未知和惊喜,情绪也不再大起大落,但看着一棵棵春笋先后钻进箩筐,看着箩筐愈来愈满,心里又有了别样的充实感。

少时,这是我最兴奋的时节,看着春笋像发疯了似的一股脑儿往上冒,心里就汹涌澎湃。我常常在父亲挖笋的时候,高兴得在竹林里乱跳乱蹦。

清明前后,人们的活变得空前统一,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剥笋,我家也不例外。春夜,暖流涌动,暗香漂浮,母亲收拾完碗筷,给我们下达任务。她倒出一箩筐一箩筐的笋,门口很快就成了一座小山。

我们早早地吃了晚饭,一切都像上战场似的紧锣密鼓。剥笋是件快乐的事,把壳一层层褪去,便可见到白嫩的笋肉。知道努力会有结果,过程便分外美好。

我们边聊边剥,偶尔讲几段笑话,时间不知不觉便过去了。也有十来岁的孩子,剥着剥着便在父亲的身边睡着,每当这时,父亲总得把孩子先扛到床上,再回灯下继续剥。

有月光的晚上,我们便把活儿挪到户外。我年少时,总能在春夜见到这样的情景:一家人围着灯光而坐,一边专心地剥笋,一边拉着家常。那时月光明朗,星斗漫天,空气清新,田间地头的蛙鸣远远地袭来,让人陶醉不已。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平日,人们都在地里干活,顶着明晃晃的太阳光。而现在,在自家院子里就着黄色的灯光,边聊边忙,温情而有诗意。

到了旺季,我们的嘴巴根本无法应付这么多笋,母亲就开始制作笋干。

在许多个夜晚,灯光下,她铺好板砧,把笋切片煮熟,等第二天的阳光把它们晒干。白天,母亲将笋片一遍遍地翻晒,她乐呵呵地说,等到秋天没有新鲜菜了,我们就可以吃笋干啦。

母亲还会把笋制成卤菜,就是把笋切成片,然后放到咸菜水里煮。

煮至一半,母亲总会拿筷子捞出几片放到嘴里咀嚼,一副美美的样子。

父亲趁机捞几片笋放在碗里,拿着一瓶二锅头溜到户外的月光里去了。他让我给他搬来小桌子和小凳子。在自己享受的同时,他也会对我说,你要不要来抿一口。我抿了一口,一股灼热马上从喉咙滑到肚子里,辣得我直咧嘴。他看着我,哈哈大笑。

转眼我已近而立,我的故乡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城市发展。我童年里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已如晨雾般遁去,而今,我再也看不到那些春日晚景了。

月光下,在一起

离家后,与家人共度中秋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常回家看看”

虽然从道德问题上升到了法律层面,然而,三天的法定假日甚至撑不起回家的征途,更别提其他的拦路虎。

我只是不想活得太累,于是,回家了。

中秋之夜,我们搬出桌椅的时候,月亮还在山坡后,但月光已经迫不及待地溢出。

一家人围着桌子而坐,桂花香缓缓地从身边经过。月亮终于爬上了山坡,世界忽然暴露在月光里。

月光使世上的一切变得温柔,月光下婆娑的树影,柔和的屋顶,半明半灭的街巷,波光粼粼的小河,都那么让人着迷。月亮越升越高,山涧上升起的水汽,如同轻柔的棉絮,慢慢地往山顶移。

母亲起身,到屋里拿月饼。

村里的人陆续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月光下的村庄,顿时热闹了起来。有团聚的快乐心情为底料,有月光为佐,一切都如此美好。那些曾经被关在屋子里的欢声笑语,像解放了似的在屋外飘荡。

少时,我寄居在一个远房亲戚家。因我之前与他们见面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在心理上,我与他们始终隔着一条河。我无法与他们亲密无间地相处,无法在他们面前撒娇,也无法对他们吐露我年幼的心绪。我对家人的思念,只能寄予月亮。很多时候,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他家的院子里,与月亮对望。当时我还没学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也知道我与家人守着同一个月亮。我甚至相信,我在月亮的时候,家人也在看月亮。

母亲将月饼、糕点摆在桌上,一家人开始吃月饼。

吃了月饼,父亲忽然一拍大腿说,不喝点酒,真是辜负了这么美的月色。他跑到屋里去拿酒,母亲白了他一眼,也由他去了。

我与父亲对酌。几杯酒下肚,我突然开始翻江倒海地难过。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了,我们有许多理由,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自己当下的生活而忽略家人当下的心灵需求。我们给家人提供了物质,却不知他们更需要的是在一起吃一顿饭,说一会儿话,赏赏月色……月亮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越拉越高,银色的月光流水般淌进村子的每个角落。树影摇曳,秋风微拂,有人围着桌子吃月饼,有人扶栏望月,也有人就着月光喝着小酒。谈天说地,家长里短,别有一番风味。

月光下,一切都唯美至极,不仅因为这是中秋节,更因为大家在一起。

枕着蛙鸣入梦

春末的时候,蛙鸣已经拉开序幕,田野上、池塘边,处处蛙声一片,早晨和傍晚,蛙鸣尤烈。许多年来,我已不太清楚自己在蛙鸣声里开了多少次门,关了多少次窗,有多少次枕着蛙鸣入梦,又多少次伴着蛙鸣醒来。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然,我何以如此贪恋夏日的蝉鸣,秋日的落叶,冬日的暖阳,一如我那么挚爱春天的花香,和暮春时节的蛙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的住处靠近池塘,我的房顶总是被蛙鸣所包围。那些日子,我的时光活色生香。每一天早晨离开房间,到傍晚回到房间,脚步如此轻盈,仿佛我脚下的路是由密集的蛙鸣编织而成。

如果是雷雨过后,蛙鸣便愈加剧烈。这里一片,那里一丛,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少时的我,已然懂得,雷雨是青蛙的兴奋剂,不然,为何每逢雨后蛙鸣便如此响亮如此激动?我常常托着脑袋,听着雨后的蛙鸣出神,那蛙鸣似乎拉近了我与青蛙的距离。不期然间,我的眼前便出现它们的样子,水边的石块上,草丛间,泥洞里,有的匍匐在地,有的端坐水边,有的仰头大叫。在它们的世界里,这是不是一场狂欢,是不是一场盛宴?

年少时的我,更想弄清楚青蛙鸣叫时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常常提着裤子,在雨后的草丛里穿梭。然而它们总是只让我闻其声,不让我见其形。我只能听到它们在我耳边鸣叫的声音,却丝毫不能发现它们的踪影。这让我更加欣奇,偶尔我捕捉到它们一闪而过的踪影,仅是倏地一声,从这一丛草跃向另一丛草里。很多青蛙在我经过它们身旁时闭了口,又在我远离它们时大声叫喊,捉弄着年幼的我。

如今,远在大都市,我很少能听到年幼时激烈的蛙鸣。但穷其一生,我都无法淡忘那一阵阵响亮的蛙鸣。它们连同池塘边的水草,连同傍晚的云彩,一起走进我的岁月里,和我一起远行,一起酿一壶时光的美酒。

三合院里的热闹串门

八岁之前,我一直住在外婆家的三合院里。据外婆说,那时,我们所住的三合院已经大不如前热闹了。东厢房只剩下钱老太一家,我外婆一家和沈阿姨一家住在西厢房。西厢房前有一棵粗壮的月月桂,有风的时候,屋子里便传来阵阵花香。外婆眯着眼睛说,桂花,好香啊。东厢房过来的阳光正落在她肩上,地上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外婆招呼钱老太,快过来闻闻,桂花的香味。

钱老太喜欢坐在门口,和外婆遥相呼应。大约早上八点多的光景,外公已经下田干活。外婆坐在屋檐下,一边缝补衣服一边向钱老太抱怨,你说男人的衣服是怎么回事,怎么每套都能穿出那么大的洞。

钱老太推了推眼镜说,可不是嘛,男人穿衣服,就是费。当时,年幼的我说,可能是他们长期干活的缘故吧。长大以后,我方才明白,那是多么幸福的唠叨。

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外婆是不用下地干活的。她要在家里缝补外公的衣服,要翻晒从地里收进来的谷子。等太阳升高,晒场上的露水干了,外婆便带我去晒场上晒谷子。我总是迈着小脚,一路撒欢。钱老太急急忙忙从门口赶来说,你倒是等等啊,我和你一起晒谷子。

钱老太总是给外婆送一些她家刚刚成熟的菜,诸如南瓜、丝瓜、土豆之类。我外婆总是推辞着说,你总把好的东西留给我,我多不好意思。钱老太便故作生气,面带愠色地说,这么说来,我以后也不能到你家吃东西啦,昨天我还从你家拿番薯吃呢。外婆推辞不过,就把钱老太的篮子收下。她转身上了楼,往篮子里装满大米。这回,钱老太真的有些生气了,她说你当我来卖东西呢,你赶快把米拿回去。外婆说,怎能老白收你东西呀。不过,她最终还是把米倒回了米缸,钱老太这才高兴地迈出门去。

和外婆同住西厢房的沈阿姨则总往外婆家端菜,一旦她家炒了什么好吃的菜,她准往外婆家端,而外婆,总不忘在篮子里塞几个鸡蛋。

那些年,外婆总给我做好吃的,比如饺子、馄饨、粽子。每当这时,她总是嘱咐我,你快给钱老太和沈阿姨送去。我忙应着,忙不迭地端着跑出去。

在这样温馨的日子里,我渐渐长大,后来去了镇上上学,这样的生活才日渐遥远。后来,外婆家造了新房子。再后来,钱老太和沈阿姨也各自住进了新房。三合院里忽然变得无比空荡,只是我脑海里,总是不期然地闪现出多年前她们来来回回串门的样子。

晒场上的唯美写意画

村里的晒场就在我家屋后,那是一片广阔的平地,四周是常年不衰的万年青。

平时,晒场是村庄的娱乐中心。人们在那里聊天,晒太阳,打牌,煨番薯。同时,它又是晒衣服的好地方,天气晴朗的时候,村里的人就把各家的衣服晾到晒场的竹竿上。阳光下,所有的衣服都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到了农忙时节,它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晒场。

夏天的早晨,我总是在密密麻麻的脚步声中醒来。趴在窗口向外张望,六月的阳光已经铺满晒场,场子上热闹得很。母亲也总在这时候唤我下楼抬玉米粒。前天晚上,母亲在邻居的帮助下,已经把所有玉米都脱了粒。

我和母亲抬着玉米,一前一后往晒场赶。晒场上已经铺满一张张竹编的垫席,席子旁立着一筐筐玉米。远处,有人抬着玉米往操场上赶来,脚步急促却欢快。近处,有人在倒玉米,有人在耙玉米。每年夏天,这里总会上演集体晒玉米的一幕。数百筐玉米被齐齐翻倒在垫席上。金黄色的玉米如潮水般涌出。年少时,我总是把手伸进那金黄色的潮水感受成熟的锋芒。

数十把耙子划过谷子,在妇女们手里,那耙子在谷子上行走自如,晒场上便响起的沙沙声,经久不息。不消一会儿,谷子已经被均匀地摊晒在每一张竹席上。那会儿,晒场旁边的树叶也被烘托成了金黄色。

晒好玉米后,人们陆续到地里干活,村里只剩阳光、蝉鸣和一些老人。

老人们没什么事干,但也不会闲着。他们到晒场上,弯下腰,拿起耙子,慢条斯理地把每一垫席的玉米耙一遍,为的是让玉米受热均匀。

他们轻缓的动作是一幅唯美的写意画。

夏天,阵雨说来就来,远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们总是赶不过乌云。留在村里的老人这时早已开始了积极行动。他们把垫席的角一个个掀起,使玉米拢成一堆,接着把玉米装进畚斗,再倒进箩筐。

如果阵雨来得突然,他们会把晒场上所有的垫席都盖上塑料布,使玉米免受雨水浇淋。

许多个午后,我和母亲收完自家的玉米后,匆匆把邻居沈阿姨家的玉米收进筐里,用塑料布遮好。

也有许多次,我和母亲在地里干活,阵雨说来就来,等我们赶到晒场时,沈阿姨已经帮忙收好作物。

夏天的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仅一阵工夫,云退了,天晴了。

于是人们又把筐里的玉米拿出来晒,晒完了自家的玉米开始晒邻居家的,晒场上重新铺满了玉米。

晒场,它唱着的,是永不停息的丰收歌谣。

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

立秋了,抬头望天,天空依然湛蓝如碧,仿佛夏天还久久不会离去。阳光似乎并没有因为秋的来临而收敛自己的光芒,但我分明感到秋的凉意了。放眼望去,渐次爬上枝头枯黄,逐渐高远的天空,日渐稀疏的蝉声鸟鸣,无一不诉说着秋的到来。

我们收起奉献了一个夏季的凉席,清洗穿了一个夏天的短袖,藏起了薄薄的被单。这些,都要等到明年才能再见了。换了铺盖和衣物,意味着我们又送走了一个夏天。时光,从来都是这么匆匆,不知道我们一辈子还能送走多少个夏天。

秋天的阳光依然带有夏天的温度,午饭过后,人们不再午睡,更喜欢坐在门口,看云朵缓缓地飘动,看阳光慢慢地挪移,看树叶微微地翻卷。又或者,搬了个凳子,和对面拉拉家常,说几个段子。秋天的午后是恬淡的、闲散的,就像一场温柔的无声电影。

在我的印象里,秋天的农事也是缓缓地,不慌不忙的。人们扛着农具,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路过稻田,路过玉米地,心里的喜悦慢慢绽放。家乡有一句谚语“处暑荞麦白露菜”,意思就是处暑到了,该种荞麦了,白露到了,该种菜了。于是,你会看见,许多土地被翻新了,地上出现了一垄垄沟,沟里又种上了一颗颗荞麦籽,接着,沟被泥土填平了。土地又恢复了平整,但是它已经盛满了丰收的希望。再接着,便是种菜了。印象里,种菜的时间好像都是被挤出来的时间片段,或是吃早饭前,或是傍晚时分,挑一块离家近的土地,开了沟,播了种,填了土,就完事儿了。

晚上,躺在床上,看着月光静静地流淌,似乎连月光也有了些薄凉。耳边已经没有嘹亮的蝉鸣,取而代之的,是杂乱的虫鸣。

秋越走越深了,早晨和傍晚的风渐渐凛冽,深夜身上的棉被也越裹越紧。第二天起床,看见树下凋零的落叶又增多了,所处可见的枯黄似乎已经漫山遍野……

同类推荐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生命跳动(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生命跳动(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两粒种子,一片森林》是被媒体誉为“90后最具潜质的文学黑马”王黎冰的作品精选集。王黎冰是才子,他笔下的文章,不论什么文体都神采飞扬,才气逼人;王黎冰是四川人,他笔下的四川是那么优美,那么令人着迷;王黎冰是写作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学评论都有独特风格。
  •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本书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初尝台北的美妙旅程”、“行走台中的风和日丽”、“徜徉台南的慵懒时光”。本书以优美的文笔,图文结合的形式来介绍有关台湾的风土人情,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让读者得到有关台湾旅游的指导性信息,以一种小资的情调吸引时尚化的读者。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热门推荐
  • 如果有茹果

    如果有茹果

    13岁。“茹果,我爱你。”“啥?如果你爱我怎么了?”某女不只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把耳朵凑上前。“没什么。”某男还不容易开口,却被某只不解风情的人煞了风景。23岁,“你再说一遍茹果我爱你。”茹果厚脸皮的蹭到了某男身边。“没有如果,我不爱你。”某男面无表情,想起十年前某只煞风景的人,恨不得立马把某女的名字给改了。
  • 绝色狂妃:重生天才

    绝色狂妃:重生天才

    天生废柴?笑话!姐是世间罕见的彩色灵根,高手什么全不在话下!长得奇丑?姐一转身分分钟亮瞎你们的钛合金狗眼!死亡森林出现神兽,不好意思被她契约了;妹妹想置她于死地;抱歉你没那能力;有五个美貌惊人的男子;你晚了一步他们都看上她了....某女:“喂喂,你们几个是不是太闲了,别拦在我面前,我嫌烦,咱要去泡帅哥,再见!”一妖孽开口:“女人你敢!”“难道我们不够格吗?”又一妖孽说到。某女道:“咱要的是一生一世双人,你们给不起。”“本王给的起,放心。”“不要嘛,不要嘛,咱要去坐拥美男。”某女不放弃的噘起了小嘴,卖萌。“想得美。”五美男齐声道。把某女身边比自己打的过的烂桃花一朵朵掐掉。
  • 杠上豪门:前妻的复仇

    杠上豪门:前妻的复仇

    前一世她忍辱退让,却被渣男渣女联手烧死,一朝重生,她只想狠狠教训前世的仇人,站在顶峰俯视众生。抢角?让你有剧本都不敢演!陷害?让你在娱乐园混都混不下去!抹黑?让你自己的粉丝对你粉转黑!有金手指以及强大的靠山,还有什么能够阻止她凤临天下!这一世,她定会展现属于自己的傲世风华!“林萧,你以为你自己是谁啊!”某小演员挑衅道。“影后。”苏晴道。“......”“还是我盛世的总裁夫人!”某男贱兮兮的过来搂着腰,霸道的对着那小演员宣布,转脸却是一副求认可的可怜模样。女强男强,强强联手!看她如何将这一世活的精彩漂亮!
  • 菲之心

    菲之心

    这是一个新婚还未满一周的家庭。女主人,不弃。每天安静地卧趟在沙发上看着自己喜爱的电视剧!此时神情中失去了平日有过的期待与欣喜,使得播放的画面与剧情也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是一个新婚就快满一周的家庭。男主人,不离。总是呆在那间只属于他自己的小小卧室!原本喜欢上网玩游戏的他为了避免吵到对方才设置的这间屋子,如今却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撑过今晚就能满一周了。家庭的成员虽然还只有不离与不弃,但对于这个新房来说似乎并不算拥挤。新房配新居、清新的装修加上新异的挂饰与家具,是俩人新婚前共同的努力,也是俩人共有的一段美好回忆。
  • 诛神合约

    诛神合约

    2024年,全球出现空间裂痕,未知生物一拥而入,科学家称其为“空间兽“,身体强度远超人类,体型有大有小,各国凭借激光热武器以及微型核武,镇压住了空间兽、但是空间兽的进化周期非常快,能力与力量每天都在增长、全球安全令人堪忧由于印度军力不足,各国辅助镇压而各国也在相应空间裂痕地建立起军事防御圈军方将此事件冠以“野兽袭人事件”之名各国签订合约,同意暂时放下所有冲突,把更多的军事力量投放到对抗空间兽以及获取更多利益当中。
  • 青春南京

    青春南京

    一段发生在90年代南京的大学校园故事,回归那段没有QQ、微信和现代通讯工具,但充满了兄弟情、同学情和生死爱情的青春生活。
  • 完爆世界

    完爆世界

    【2016年百万人追更的逗逼神作,2017年即将登顶的经典网文(纯属吹牛,切勿当真)】乡村小青年赫乌因为某种猥亵,意外破碎虚空,来到异世。在人吃人的森林法则里,赫乌凭借系统,完爆一切惹他的,被他惹的敌人。“靠,爆出了猴子”“少年郎,俺老孙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也”“日,爆出了美女”“官人,讨厌,奴家是嫦娥,你不记得人家啦?”……赫乌咧着嘴,流着口水左拥右抱仙女神女,指挥着一众超强打手冲锋陷阵。生活如此美好,根本停不下来。所以【此书值得万千书友拥有】。
  • 神魔狩猎者002

    神魔狩猎者002

    万族林立,谁才是王者?神与魔与人,谁会成为正真的猎人?猎物与猎人之间交替,地狱与天堂间挣扎,胜利者为何会是失败者?神吃人......魔吃人......人又如何自处?万物轮转,最后谁能立于高台之上?日月交替,谁才是最后的猎人?将地狱妖魔之血肉铸为高台,让我猎尽漫天虚伪之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于雷作品:魔道传(全本)

    于雷作品:魔道传(全本)

    魔与道的殊死相争爱与恨的悱恻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