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400000028

第28章 恋爱篇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12)

只能天天在小船上荡来荡去,

静瞧那湖山诸峰从容地移前退后。

听了许多毁谤伊的话而来,

这回来了,只觉得伊更可爱,

因而不舍得匆匆就离别了。

所谓“许多毁谤伊的话”是指胡适的三嫂(曹诚英的姐姐)细娟因为儿子病逝而大骂妹妹。其实,胡适三哥的儿子胡思永是死于先天不治之症——“爱迪生氏症”。但曹细娟一口咬定是妹妹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因为,曹诚英曾在杭州为胡思永介绍了八个美女,可惜,八个美女都没相中胡思永,胡思永因此大醉一场。细娟认定,儿子的病根由此种下。胡思永死去一个月后,细娟恨意难消,在给江冬秀的信中,斥骂自己的妹子:

“对于我那不知事的妹子,实在有点埋怨!想你们当然也知道,因为永儿前年回里,事前并未得我同意,却是我妹子具信约他来的。到旧岁正月,永儿和她同至杭州,飘荡数月,乐而忘返,这都是我那妹子招惹他引诱他的。据说永儿在杭曾大醉一昼夜,大约病根就在那时埋伏。她又不向我和你们说明永儿的病根,以致起先医治,找不着病路——由这种想来,永儿的死可不是活活的受她陷害吗?”

既然胡适与曹诚英两人是动心于月下西湖中,随着两人的关系日益亲密。他俩越来越贪看湖上月色了。在胡适这段时间的日记里,多次提及两人共游月下西湖的情景。

9月28日,胡适和曹诚英先赶到海宁观潮,晚上回杭州,“在湖上荡舟看月,到夜深始睡,”,临了,胡适满足地说:“这一天很快乐了。”

10月20日,胡适、曹诚英、朱经农、徐志摩四人结伴“同在湖上荡舟,过湖心亭,到三潭印月。回到里湖时,夜尚早。”胡适在日记里说:“我在湖上,最爱平湖秋月;在湖边,则最爱葛岭。”

10月21日和23日,胡适和曹诚英依旧陪伴友人泛舟西湖。

在胡适友人的眼里,胡适与曹诚英俨然一对热恋中的人,双宿双飞,形影不离。徐志摩在日记里也记下了10月20晚在湖上荡舟的情景:

“我们第一天游湖,逛了湖心亭——湖心亭看晚霞看湖光是湖上少人注意的一个精品——看初华的芦荻,楼外楼吃蟹,曹女士贪看柳稍头的月,我们把桌子移到窗口,这才是持螯看月了!夕阳里的湖心亭,妙;月光下的湖心亭,更妙。晚霞里的芦雪是金色;月下的芦雪是银色……曹女士唱了一个‘秋香’歌,婉曼得很。”

在杭州养病期间,胡适和曹诚英隔三岔五就去游湖赏月。我想,在胡适眼里,月光下的西湖,美;月光下的曹诚英,更美!晚霞里的曹诚英是金色的,月光下的曹诚英则是银色的。曹诚英贪看月色,胡适贪看的则不止是月色。

汪静之在1996年出版的《六美缘》里曾说:“我到烟霞洞拜访胡适之师,看见佩声也在烟霞洞,发现他们两人非常高兴,满脸欢喜的笑容,是初恋爱时的兴奋状态。适之师像年轻了十岁,像一个青年一样兴冲冲、轻飘飘,走路都带跳的样子……适之师取出他新写的诗给我看,我一看就知道此诗是为佩声而作的。诗中把佩声比作梅花。佩声娘家的花园里有个竹梅亭,佩声从小起自号竹梅亭主。”

汪静之所提到这首诗是胡适写于8月17日的《怨歌》:

那一年我回到山中,

无意中寻到了一株梅树;

可惜我不能久住山中,

匆匆见了,便匆匆地去。

这回我又到山中,

那梅树已移到人家去了。

我好容易寻到了那人家,

可怜他已全不似当年的风度了。

他们把他种在墙边的大松树下,

他有好几年受不着雨露和日光了;

害虫布满了叶上,

他已憔悴的不成模样了。

他们嫌他总不开花;

他们说:“等的真心焦了。

他今年要还不开花,

我家要砍掉他当柴烧了。”

我是不轻易伤心的人,

也不禁为他滴了几滴眼泪。

一半是哀念梅花,

一半是怜悯人们的愚昧。

拆掉那高墙,

砍倒那松树!

不爱花的莫栽花,

不爱树的莫种树!

关于这首诗,汪静之曾做过一番分析,大意如下:

诗的第一节是说胡适在1917年底结婚时,于婚礼上无意发现曹诚英。第二节是说两人在烟霞洞巧遇,但昔日清纯的小伴娘已为人妇,眉宇间隐含一缕岁月的风霜。三、四节暗示曹诚英因不育遭到婆母和丈夫的冷遇,“憔悴的不成模样了”。在诗的最后,胡适写出了自己的伤感和对曹诚英的同情。

也就是在写了这首含义丰富的诗后,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开始密切起来。在接下来的日记里,曹诚英的爱称“娟”频频出现。单是这个亲昵的“娟”字就足以撩人情思了。

另一首烟霞洞杂诗之一,胡适后来索性将其取名为《梅花》,有人认为这是胡适自我表白的定情诗:

树叶都带着秋容了,

但大多数都还在秋风里撑持着。

只有山前路上的许多梅树,

却早已憔悴的很难看了,

我们不敢笑他早凋;

让他们早早休息好了,

明年仍赶在白花之先开放罢!

和曹诚英的这段情在胡适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正是有了这次的热恋,胡适才写出了名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几年后,胡适在《多谢》这首诗中这样说:

多谢你能来,

慰我心中寂寞,

伴我看山看月,

过神仙生活,

匆匆离别便经年,

梦里总相忆。

人道应该忘了。

我如何忘得。

然而他的这段热恋过程虽绚目,结局却黯淡。当胡适提出离婚时,江冬秀拿出菜刀,威胁说要砍死两个儿子再自杀。不能离婚,又割舍不了对曹诚英的情,胡适陷入极度懊恼和焦躁中。心情大坏的他只能借酒浇愁。那段时间,胡适家庭的不睦已广为人知,江冬秀的大姐江润生特意致信胡适,劝他平心静气,与冬秀和好:

“今晚接到二十九日你给我的信,读悉之下,我都知道了。我已经也有一信与我妹妹,内容是说我们思念她,接她南来住些时,并带比方意思,规劝她来说及你们口角事,恐她又与你缠绕。这炎热天气你们俩生气喝上二十碗酒,未免有害于卫生,至于身体关系尤大,大凡夏令天气,人的肺叶是开着的,你喝这许多酒如何受得住。……我今天读你的信,深知你是真实动气。你是最有涵容的人,至于所说的感情与身体这两事,双方俱应保全,始而你与冬秀感情笃厚,还望你原谅她生小娇养性质,也许是老伯母在生过爱之故,即论身体上说,近来你常生病,她也生育了许多。两方面都不甚强健,我愿你们平心静气,仍旧和好罢。人生数十年光景,欢乐能几许。”

尽管离婚未果,但胡适和曹诚英仍藕断丝连,鸿雁不断。

1923年12月初,胡适回到北京后,住在北京郊区秘魔崖山上朋友的别墅里。在这里,他给曹诚英写了封信,并附上两首诗《秘魔崖月夜》和《暂时的安慰》。

《秘魔崖月夜》

依旧是月圆时,

依旧是空山、静夜;

我独自踏月沉思,——

这凄凉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

惊破了空山的寂静。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暂时的安慰

自从南高峰上那夜以后,

五个月不曾经验这样神秘的境界了。

月光浸没着孤寂的我,

转温润了我的孤寂的心,

凉透了的肌骨都震动了;

翠微山上无数森严的黑影。

方才还像狰狞的鬼兵,

此时都好像和善可亲了。

山前,直望到长辛店的一线电灯光,

天边,直望到那微茫的小星。

一切都受了那静穆的光明的洗礼,

一切都是和平的美,

一切都是慈祥的爱。

山寺的晚钟,

秘魔崖的狗叫,

惊醒了我暂时的迷梦。

是的,暂时的!

亭子面前,花房的草门掀动了,

一个花匠的头伸出来,

四面一望,又缩进去了。——

静穆的月光,究竟比不上草门里的炉火!

暂时的安慰,也究竟解不了明日的烦闷呵!

在这首诗后,胡适有段耐人寻味的说明:“英国诗人勃朗宁影响我不少。但他的盲目的乐观主义,——如他的皮帕·帕斯——毫不能影响到我。此诗前半几乎近似他了,然而只是一瞥的心境,不能长久存在。我不是悲观者,但我的乐观主义和他不相同。”

胡适以前说他到美国后就变成了乐观主义,且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而现在他又说自己的乐观“不能长久存在”了。原因无他,因为爱而不得使他“究竟解不了明日的烦闷呵!”

1924年1月13日,胡适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文字:

“与梦麟、任光、余文灿、张希伯先生,同游西山。希伯先生年六十五,精神尚好。他有别墅在玉泉山之南,名石居,旧为和珅之弟的家庙,很精致。我们在石居吃饭,饭后游西山,回来又到石居吃晚饭。饭后回城。

今夜是旧历初八,在石居见月,月色级好。进城后,与冬秀、仰之、成之同在真光看《茶花女》影戏,悲楚动人,乡间养病一幕尤佳。全剧至马克抱漫郎摄实戈而死,即闭幕,剪裁也还好。回家时,忽起大风,尘土蔽人,勉强睁眼看那将落的月,已朦胧作黄色,令人去憔悴的联想。”

“在石居见月,月色级好”,胡适自然会想到西湖之月,想到月下美人。胡适说“乡间养病一幕尤佳”,因为对他来说,“乡间养病”是一生中的“神仙生活”,自然“尤佳”。后面这句“勉强睁眼看那将落的月,已朦胧作黄色,令人去憔悴的联想”,则暗示由于爱情之夭折,无论是自己还是曹诚英都已不胜“憔悴”。

此页日记的后面,胡适做诗一首:

石居

松针筛月上眉头,心上凄清感旧游。

一样半规初八月,照人狂态照人愁。

月上眉头,情上心头,想到西湖旧游,胡适自然“心上凄清”。月光皎洁如昔,但那个为爱而狂的人却变得满面愁容。

接下来的几天,或许是受到《茶花女》的刺激,曹诚英的影子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弄得他神思恍惚,坐卧不宁。1月15日的日记里,他写道:

这十五日来,烦闷之至,什么事也不能做。前几日曾戏写一诗,如下:

烦闷

很想寻点事做,

却又是这样的不能安坐。

要是玩玩吧,

又觉得闲的不好过。

提起笔来,

一天只写得头二百个字。

从来不曾这样懒过,

也从来不曾这样没兴致。

小诗

刚忘了昨儿的梦,

又分明看见梦里的一笑。

你看,白天夜里,胡适满脑子都是曹诚英“梦里的一笑”。理性的胡适也为爱所困到了如此地步。这既说明爱情之魔力,也表明胡适这一次完全卷入了爱之旋涡中,身不由己,难以自拔。

不过,胡适的自制力毕竟非同一般,当他意识到自己不可能离婚再娶,他果决地斩断了内心的情思。他的那首《别赋》就是明证。

别赋

我们蜜也似的相爱,

心里很满足了。

一想到,一提及“离别”,

我们便偎着脸哭了。

那回——三月二十八,——

出门的日子都定了。

他们来给我送行;

忽然听说我病了。——

其实是我们哭了两夜,

眼睛都肿成核桃了;

我若不躲在暗房里,

定要被他们嘲笑了。

又挨了一个半月,

我终于走了。

这回我们不曾哭,

然而也尽够受了。

第一天——别说是睡,——

我坐也坐不住了。

我若不是怕人笑,

早已搭倒车回去了!

第二天——稍吃点饭,

第三晚竟能睡了。

三个月之后,

便不觉得别离的苦味了。

半年之后,

习惯完全征服了相思了。

“我现在是自由人了!

不再做情痴了!”

胡适写这首诗既是向曹诚英也是向烟霞洞中的自己道别。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胡适有悬崖勒马之意,曹诚英却有死不改悔之心。对胡适的爱,像种子,在她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且长成了树。

当胡适将《秘魔崖月夜》和《暂时的安慰》随信寄给曹诚英后,她给胡适回了封信,表露了她对胡适坚贞不渝的爱:

“你的信与你的诗,很使我感动。我恨不得此时身在秘魔岩,与你在艳色的朝阳中对坐。你是太阳性Solar的气质,所以不易感受太阴性Lunar的情调——悲哀的寂寞是你初度的经验!但如你在空山月色中感受到了暂时悲哀的寂寞;我却是永远的沉浸在寂寞的悲哀里!这不是文字的对仗,这是实在的情况。上帝保佑你‘心头的人影’:任风吹也好,月照也好,你已经取得了一个情绪的中心;任热闹也好,冷静也好,你已经有了你灵魂的伴侣!”

迫于压力,胡适不得不打消娶曹诚英为妻的念头,但他一直牵挂着这个活泼伶俐的“小伴娘”。每次南下,他都会与曹诚英见面。

1924年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孙传芳率部攻下杭州西南的江山,胡适担心曹诚英的安全,就托徐志摩去杭州把曹诚英接到上海。徐志摩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杭州,没找到曹诚英,就给胡适写了封信说明情况: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讨厌的雨天!火车晚了三个钟头。我刚从她学校回来,她不在校。我马上会派人送一个便条到她亲戚家,你记得的,我们在他家吃了徽州佳肴的晚餐。我估计今晚可以见到她。杭州并不危险。战事所在地是在省的东界,我认为那是决定胜负的地方。因此,我觉得她实在不如就留在此地。上海并不见得比较安全,况且,要为一个单身小姐找个合适的安居之处,简直比登天还难。躲到租借去,则又断然令人难以接受。总之,我今晚就会见到她,然后再告诉你她的想法。如果缺钱的话,我一定会尽力的。不要担心,杭州比较安全,留在这儿,她也会是比较安全的。”

曹诚英和哥哥曹诚克感情很好,当哥哥获悉妹妹和胡适的爱情无法修成正果,就劝妹妹重回丈夫胡冠英身边。但曾经沧海难为水,和胡适相爱后,曹诚英再也忍受不了和一个不相爱的人厮守在一起。曹诚英向胡适吐露了这一心声: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本书精选40余部外国文学名著,以作家简介、作品节选和作品赏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介绍。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注重名家精译及经典篇章,以助于学生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作品赏析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教师、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执笔。赏析的宗旨在于,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思路,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有所启示。
  •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是李银河一生的读书心得,其中包括观影和阅读的心灵感悟,结合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写成的心灵物语,其中有十余篇文章被博客首页推荐,每篇的文章中,李银河都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性学观,对理解李银河的爱情和人生都有画龙点睛的意义,她与王小波为什么终生无子,李银河怎么看待出轨,怎么看待性欲等等,李银河的一生靠阅读支撑,选择阅读时候,也是谨慎异常,每本书和每部电影都堪称经典,这也是亮点之一。
  •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热门推荐
  • 穿个男装泡位爷

    穿个男装泡位爷

    唯愿岁月安稳,时光静好。闲时亲亲美女,摸摸帅哥便足矣。再闲时逛逛青楼,抱抱美人小腰,喝喝小酒,啃啃骨头。小日子更不亦乐乎!本小姐得宗旨就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 剑尊后世

    剑尊后世

    年轻懵懂的少年雷鸣是一个生长在穷山僻壤的傻小子,他坚强善良,乐观开朗,十分珍惜和父亲生活的每一天,当父亲重病将要离世时,却告诉他:他不是亲生的。伴随着一系列奇妙的遭遇,雷鸣的身世之谜终于揭晓,然而,正是这个时候,一场毁天灭地的灾难也即将到来,面对生与死,雷鸣将如何选择?不一样的玄幻,不一样的剧情,希望大家能看得高兴!
  • 易烊千玺之初恋

    易烊千玺之初恋

    这,也许算爱,也许是一时新奇;但是我却很清楚的感觉到我的心脏为你跳动,为你疼痛。
  • 飞仙

    飞仙

    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的心;我要芸芸众生,都明白我意;我要站在至高之巅,主宰天地沉浮!
  • 如意我心

    如意我心

    无意中发现了一块黑色玉石而遭雷劈的秦易穿越了。于是,修仙世界里多出了一个“阴阳双瞳”秦如意。从此,带着黑色玉石,追寻着古人足迹,他走上了一条炼体,御兽,寻宝,炼妖,封印之路。
  • 站住!我们恋爱吧

    站住!我们恋爱吧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向薇薇,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便隐瞒着一直爱她并苦苦追求她的男孩欧阳夜熙,且想方设法与之分手。欧阳夜熙与她约定,只要她找到比他更好的男生守护她,他便愿意放手。于是向薇薇找上了高帅富的风子皓,让他假扮成自己的男友,并与他约定了爱情游戏的契约。一次意外,她得知自己的心脏病可以医治,可这时,风子皓对她的厌恶转为深爱,霸道野蛮地将她束缚在身边,而欧阳夜熙也一直不愿对其放手,仍在暗中给予她关怀和爱护,两个男生强烈的爱情争夺战由此展开……
  • 网游之逆转生死

    网游之逆转生死

    最后的放下却是遗憾,重来的将会浴火重生。曾今种种遗憾如烟梦,如今世事掌握任逍遥。
  • 巨星经纪人

    巨星经纪人

    他不是大明星,却是捧出各大明星的点金神手!他引领全球的时尚风潮,被各大巨星尊称为教父,他轻轻跺一跺脚,整个国际娱乐圈,都要震上三分。“我不想当演员,更不想当歌星,甚至不想当舞王。那样我会抢了许多人的饭碗,我良心上过不去。”面对时代周刊的访问,某人很低调的说道。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
  • 英雄联盟之乱舞春秋

    英雄联盟之乱舞春秋

    电竞迷林少保因为玩游戏过度,导致林少保在真实世界中死亡,但是他却因此穿越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里。在英雄联盟中,他可以随意扮演一个英雄的角色,一次次充满激情和智慧的斗争,也因一次次开局而展开。而林少保的ID则为——乱舞春秋。(温馨提示:请勿沉迷游戏,适度游戏怡情,沉迷游戏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