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篇》
译文
孔子说:“贤良啊,颜回!一个竹筐盛饭,一个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贫困的忧患,颜回却不改变他自身的快乐。贤良啊,颜回!”
阐释
孔子的思想中,有安贫乐道的意识。所以,在他眼里,值得称羡的并非大红大紫的富贵者,而是那种身贫却心富者。
且看他们,有着春风般的和煦心境,口袋中虽无多少钱财,却还能在精神上怜悯那些孤独无助者;有着清纯秋水般的气骨,家中虽仅有四面白壁,却能在精神上傲视王侯。
颜回,是孔子门下资质最高,也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于史,被后世尊称为“复圣”。
颜回曾向孔子请教如何实行“仁”,孔子因此而说出了那段历史上有名的话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依照孔子的教诲,颜回十分注意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实行“仁”的理想。
因为贫穷,颜回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巷室,只有一只竹苇制的盛器来盛饭,一只葫芦做的水器来饮水。别人对于这样的贫俭生活,大多因不能忍受而忧心忡忡,而颜回却能不改安贫乐道的志气。平日与人交往,他能不将怒火发泄到别人的身上,能不把麻烦的事推给别人,能不犯同样的错误,还能不矜夸自己的好处……
因此,孔子曾称赞颜回,认为他能长期地依“仁”而行,而别的人则只能是偶然地达到“仁”的境界而已。
养生之道
对于孔子“安贫乐道”的快乐人生观,后人有诸多论述。
宋人普遍认为,“颜子之乐”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大乐”、“至乐”。
朱熹《论语集注》引程颐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
欧阳修在《删正黄庭经序》中即认为:“颜子萧然卧于陋巷,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可谓至乐矣。”
苏轼则作《颜乐亭诗》表示自己要追随颜回求此“至乐”:“我求至乐,千载无偶。执瓢从之,忽焉在后。”
所谓“安贫乐道”,是一个人在贫穷的境地中,却能泰然处之,不会因为贫穷而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心理失衡,而是依然坚持自己的一贯信念,并以此为乐。
事实上,一个人贫穷只是指钱财太少,但并非一无所有。这不禁使笔者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因为贫困而绝望,他去见一个富翁,求教生财之道。富翁反问他:“你有什么财富?”年轻人说:“我不名一文,一无所有。”富翁问:“你有没有头脑?有没有眼睛或者双手?”年轻人说:“当然有!”富翁说道:“这不就是你的财富吗?你怎么能说没有?不管多么贫困,条件多么恶劣,只要你还活着,你能有条件保证生活下去,你就应该心安,保持心灵的安详和宁静,不怨天尤人,不自怜自欺,不自暴自弃。”
在孔子看来,在贫穷的境地仍能“安贫乐道”,这才是君子所为。
君子处于贫穷之时,眼中无视权势、富贵的存在,那是安于贫穷、品质高尚和自我修养非常好的表现,这种人一旦时机成熟,必然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因为他会牢记贫穷时的感受,能够忍受贫寒,能珍惜所得到的一切,并知道怎样去合理地运用。
此外,这种人因为一生都抱有安贫乐道、知足守分、恬淡去欲、乐天知命的思想,所以能在困境中收获个人精神上的安宁和愉悦。精神上富足安康了,长寿自然也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了。
《菜根谭》中有:“土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意即,睡的是土砌的床和石磨的枕,在清贫家风的熏陶下,拥被酣睡,梦亦清爽;吃的是麦做的饭和豆煮的羹,在对清淡滋味的品味中,筷起筷落,嘴亦含香。由此可见,安贫乐道者那自娱自乐与自足的心态。
总之,只要你拥有“安贫乐道”的平常心,你就能够创造出快乐健康的人生。
天津市和平区百岁老人张荫榕,喜欢练习太极拳。在家中,张荫榕倡导重仁义、轻利益的传统美德。他一生清贫,从来没有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但是却一直都安贫乐道。
他在饮食方面一直坚持粗茶淡饭,对食物也没有特别的偏好或禁忌,唯一的爱好就是就着果仁喝杯酒。
他给家里人订了一套家规:长幼有序、恭谦有礼、休戚相关、苦乐与共。并且他一直严于律己,给家人做了个好榜样。
一身侠骨柔肠的他还有着一颗仁慈的心,他平时对子孙们的教育就是要做好事、善事,不能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儿。
张荫榕老人一辈子都坚持练太极拳,把身子骨儿练得硬朗朗的。现在他每天下楼遛早儿,50 多岁的儿子在后面得用小跑的速度才能跟上他。“楼下小花园的人都不知道我已经 100 多岁了。”这是老人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张荫榕 99 岁时还坐火车去石家庄看二儿子,虽有儿媳陪伴,但一路上下车,全是自己料理。他到了石家庄后,看见孙女为他准备了轮椅,却硬是不坐。张荫榕说:“我是岁数大了,可还不糊涂,能干的事儿我都愿自己干。”这几乎成了张荫榕毫不妥协的原则。至今,家里的一应家务,还是他自己动手,每天在楼下锻炼完回家,他就扫地、擦桌子,一点儿不闲着。
街坊邻居、家中晚辈都知道,张荫榕脾气平和,遇事不喜计较。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家和万事兴”。遇到有人说话冲了,他也只是一笑了之。每年春节,他都要提笔亲自书写大大的“福”字分送给街坊邻居和儿女孙辈。
在张荫榕的影响之下,张家后辈们都奉行“安贫乐道”的做人原则,他们的小日子也一直都过得幸福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