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记录习惯
旅游时孩子基本处于兴奋状态,有许多话想讲。我就鼓励儿子把它们记下来。
凡看过他游记的人都会夸他写得好,他的语文老师常在作文批语里,感谢他带着老师去旅游。这些都激励着他持续的写作热情,洋洋数千字的游记,都是儿子自己主动要写的。
八岁游香港,他写了两千多字的日记,去昆明、三峡玩,游记都在数千字以上。
记得在云南旅游时,他不顾白天的劳累趴在床上不停地写,我一边洗衣服一边看他写,感觉特别幸福。有时我把事做完了想休息,叫他睡觉,他说他还差一点,写完就睡。云南七天旅行,他坚持天天写日记,旅行结束,他洋洋洒洒五千字的游记也写完了。
许多家长告诉我,让孩子玩中学可能比较容易做到,让孩子游中写就难了。
是什么让孩子如此害怕写作呢?我倡导的游中写其实很简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就行了,不需要刻意去想开篇结尾。另一个就是,养成记录习惯。
我儿子的写作习惯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虽说不是天天写日记,但会事事有记录,他自己和我们家经历的事,在他的生活杂记中都有反映,如厦门遭遇最大一次自然灾害14号台风的影响,半夜遇到地震从楼上逃到楼下的慌乱,他的第一次学做饭、学游泳、领稿费等。
在持续的记录中,儿子尝到了甜头,写作水平、观察质量、思考能力不断见长。小学阶段,他创作的几万字长篇小说,在同学间广为传阅。
有触有感轻松写作文
儿子翻看自己的桂林游记,我发现了童年的趣味。
当时每到一处景点就能听说各种各样神奇的故事——神仙、将军、美好的男女爱情、奇兽异怪——结合着神形兼备的山和水一看,自然就觉得好玩。
不过相比起传说,我更容易被自然奇景所震撼,例如丰鱼岩的恢弘气势。壮丽的自然景观能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出人的自豪感,使人不拘束于小我、放眼观天地。
这时候已读三年级的我,比起一年前进步不小,我能独立地记下故事,在游记里完整地复述故事和描述景观了。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我爸妈也对我的写作要求不低。从“物质基础”来看,我看的书比较多,记的字和词比较多,在小学低年级就能写出比较长的文章;从“精神层面”来说,包括旅游在内,我爸妈总带我感受新鲜事,所以心里总有对求知的渴望和热情,总有把看到听到的东西记下来,表达出来的冲动。
有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持,写文章自然水到渠成,而不像有些同学那样,要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么压根没去观察所见所闻的事物,有的甚至对作文反感至极,觉得无话可说、常常应付了事。
一个人不去观察生活,每天都仿佛云烟飘散而过,那怎么会写得出有内容的文章呢?一个人不在生活中投入感情,也不对生活进行思考,那怎么会写得出有意义的文章呢?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还远远不具备主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回忆当时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观察和思考都是被动的,例如老师带领我们参观学校的一处山水盆景、要求我们描写这处盆景作文。我写了一篇《学校的小水池》,对一个刚读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文笔已算很好,描写丰富生动,修辞有所使用,字句篇章通顺整齐,但不得不说思想高度有限。
从练习写作基本功的角度看,这样的练笔很有帮助;但按“文以载道”的写作观看,年幼的孩子们在这种练笔中,表达不了个人情感或思考,所以这种练笔也就仅仅锻炼一下语言表达能力而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引导孩子作文时学会“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这可能也是我们的教育和家长们应该反思的吧?
现在孩子们害怕作文或写起作文来言之无物,与孩子们缺乏观察生活、缺乏阅历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是我们孩子需要弥补的地方,旅游就有这种功能。
在我看来,游记恰恰是修炼写作“物质硬功夫”和“精神表达力”的绝好形式。
到全新的地方旅游,本身就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热情,让他们全身心地体会新鲜事,更何况旅游景点往往是人们公认的山灵水秀、天地精华,或者是历史厚重、文化丰饶之地,不愁没有内容、不愁孩子看了生不出半点感想和思考。而游记记述的正是旅游期间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就解决了普通作文“没有生活”、“无病呻吟”的问题,能大大加强文章的“精神表达力”。
其次,时间紧凑的旅游要求孩子能迅速观察环境、迅速记忆、迅速思考,这对孩子观察力和注意力的训练颇有帮助——这两项能力都属于写作的“物质硬功夫”。
当然,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具体指导;游记还需要旅游前、中、后做足各种功课,不是走马观花就能写出扎实的游记。游记还可以充当假期作文、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