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曼迪维尔只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过度储蓄的思想;马尔萨斯则从生产者的角度分析了过度储蓄及其危害;霍布森是从彼此独立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视角提出了过度储蓄及其危害;凯恩斯则与霍布森不同,他将生产者与消费者结合起来,从储蓄投资转化的角度提出了过度储蓄的危害。在凯恩斯看来,由于消费者的过度储蓄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从而影响了社会投资的进行。
虽然前人研究过度储蓄的视角有所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性,即都认为储蓄应该有个度,并关注到过度储蓄的危害。我们可以从四位前人的过度储蓄理论中归纳出过度储蓄的内涵:在储蓄和消费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点,在这一点上,能同时兼顾到生产能力和消费欲望,并以最有力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而过度储蓄恰恰就是储蓄超过了这一点。
那么,以何作为这一“中间点”的标志呢?前人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因此,我们应该予以完善,寻找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判断标准。
2.5.1能否以储蓄率作为判断标准
储蓄率是一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未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西方经济学中曾提出最优储蓄率问题,认为如果储蓄率过高,就会导致动态无效率。但对最优储蓄率进行测算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由于这涉及对资本产出弹性、消费者效用函数跨期替代弹性、技术进步率等指标的测算,其中尤其是对消费者效用函数跨期替代弹性的估算非常困难,并且不可避免地将包含人为的主观因素。
此外,从各国储蓄率变动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每个国家实际情况的差异,储蓄率的相对高低不同是完全正常的;并且,即便是同一个国家,由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很难说哪一储蓄率是适宜的。
可以看到,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偏高,并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中国的储蓄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的距离正在不断扩大。
看来,以新加坡的储蓄率来衡量,我们似乎还显得储蓄不足。因此,以储蓄率在各国之间作比较,似乎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并且,我们知道,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由于,
s′(储蓄率)=s/y=(y-c)/(c i nx)
=(i nx)/(c i nx)
式中:s为当年的储蓄额,y为国内生产总值,c为当年的消费额,i为投资额,nx为贸易顺差额。
因此,对一个国家来说,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要nx增加,则s′就会增加。只要国外有市场需求,能够扩大贸易顺差,则一国的储蓄率就会提高。相反,如果贸易为逆差或贸易顺差减小,则会降低储蓄率。如果这种高储蓄率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社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那么这个储蓄率才应该算是高的。因此,判断储蓄过度与否的根本依据并不在储蓄者这一侧。
储蓄作为实现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供给情况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刘易斯曾经把增大储蓄率视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但是,只是用储蓄率高低这一指标却很难说明储蓄对一个国家是否已产生弊端,是否存在过度储蓄。2.5.2过度储蓄的判断依据——从储蓄者到生产者的视角由于过度储蓄是与消费需求不足紧密相关的,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寻找消费需求不足的标准来确定过度储蓄的标准。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大约一百年中,西方经济学信奉萨伊定律。萨伊在他写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自身会创造需求的理论。萨伊认为,一种商品总是用另一种商品来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出售就是对另一种商品的购买。萨伊并不否认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是和货币相交换,而不是直接和商品相交换。但他认为交换过程中充当媒介的货币只起瞬间作用,交换归根结底是用产品交换产品,是物物交换。而在物物交换中,毫无疑问,买和卖是同一过程,出售同时就是购买,供给也就同时为自己创造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会为其他产品提供销路。既然产品是和产品相交换,供给同时就是需求,当然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萨伊承认,市场上有时会出现某些货物充斥、无法脱售的情况,但他断定这只是局部的生产过剩,并且这种局部的生产过剩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因为,过剩的产品,由于价格下降,利润减少,会逐渐降低生产,减少供给;而当产品过少时,由于价格上升,利润增加,会逐渐扩大生产,增加供给。这样,就会使各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也就是说,不会出现消费需求的不足。
19世纪初的英国虽然已经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但马尔萨斯却透过英国海外市场扩展的表面现象,认识到资本对市场的依赖性,并预见资本主义生产将由于市场的限制而发生经济危机。因而,他最早站出来反对“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萨伊定律是摒弃货币的因素而把经济现象看成物物交换。货币不是单纯的流通媒介,同时也是储蓄手段。如果消费者不将手中货币马上购买货物而是大肆储蓄,则供给就未必等于需求,生产物也就可能出现滞销,出现消费需求的不足。虽然马尔萨斯承认社会发展有赖于节约即资本积累,但又主张,过分节约的习惯会导致对生产物有效需求的减退,进而引发全盘性的不景气。
马尔萨斯的观点被百年之后的凯恩斯所接受。凯恩斯在他那本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他认为经济危机和失业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什么是有效需求呢?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是这样叙述的:“令Z为雇用N个人时的产品的总供给价格,则Z与N之关系可以被写作为Z=Φ(N);该式可以被称为总供给函数。同时,令D为企业家雇用N个人时所预期的卖价,则D和N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写作为D=f(N),该式可以被称为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时的D的数值被称为有效需求。”因此,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来加以定义的,其出发点已经不同于马尔萨斯的视线。凯恩斯将有效需求分为两类:社会愿意消费的数量和社会愿意投资的数量。他认为社会的有效需求是不足的,而这是由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所决定的:即资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灵活偏好规律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所决定的。而消费需求不足则是由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决定的。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凯恩斯指出:“当整个社会的实际收入增加或减少时,该社会的消费也会增加或减少,但后者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像前者那样快。”这就是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用来储蓄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凯恩斯认为这是“一般心理规律”,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在收入和消费之间会出现一个越来越大的缺口,从而产生消费需求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凯恩斯研究有效需求不足的视角已经不同于马尔萨斯,他不是从消费者的视线出发的。今天,许多学者对有效需求的理解还停留在消费者的视线上,并没能完全理解凯恩斯观察视线的变化,因此,他们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很难站得住脚,也更难提出有成效的政策建议。
沿着凯恩斯的视角,我们认为这种消费需求不足的标志就是非充分就业下的产能过剩。即在企业家投资形成生产能力时所预期的销售收入并没能实现,在大量产品积压的情况下,不得不以远远小于潜在生产能力的状况来维持企业的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过度储蓄是否存在的判断标准并不是储蓄率,而应该把观察的视角由储蓄者转变为生产者。而在生产者一侧,最具有说服力的指标应该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实现状况。这样,这一判断标准就应该是非充分就业下的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