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500000021

第21章 回望插队岁月(15)

进山打柴,尽管主要砍的是干死的树枝树杈,但有时也有破坏植被的情况。好在自那之后,我们再没有进山打柴。主要是由于我们中的大多数,逐步都当了村里的干部,除了劳动,还要忙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工作,顾及自己“家”里事的时间越来越少,就连坚持了好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列着作讨论会,也逐渐废止了。加之从村里分红中分了钱,可以在集市上买柴烧。当然,当时地方政府也时而宣传保护植被,使我们开始有了点保护植被的意识。那次打柴后,我们的“大家庭”又增加了两个新成员,姐姐钱祖玄与妹妹钱民协,她们是我国着名科学家钱三强的女儿。她俩原在孟家塬插队,1970年夏天,北京干部来到云岩后,经调查研究,将她俩调入了生活条件较好的云岩村。

赠友人二首

说起我那几年的诗词,不能不谈到其中赠送给朋友的两首。前者,涉及我对塬上插队知青艰苦生活的了解;后者,涉及我对那几年插队生活的认知。

《天净沙·书女知青下山驮水图》写于1972年元月4日,是步元代马致远《秋思》原韵写成的。

1971年初夏,我被抽调到《宜川报》工作,年底又调到宜川县文化馆。

不多久,收到王丽群的一封来信。王丽群是马甸中学的,在云岩公社君子大队插队,由于赶集常到我们大队女生那里去,我们相识很早。

我还曾经去过一次她们插队的村子,和她一起赶着毛驴到沟里驮过水。

从她那里,我得知了塬上插队生活的特殊艰苦。塬上没有水,无法浇地,只能靠天吃饭,打的粮食不够吃是很平常的事。生活用水要靠赶着毛驴到几里外的沟里去驮。如果生产队的驴少,或者农忙时驴不够用,几天才能轮到驮一次水。做饭刷碗、洗脸刷牙都缺水,更不用说洗澡洗衣服了。这种缺水的日子,对于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北京知青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王丽群在来信中谈到,塬上刚下过雪,寒风中,望着白雪覆盖的高原,让人从心里感到冷。读了她的来信,我好几天不知如何复信。我深知,仅仅说几句大话或者仅仅安慰几句,都是不好的。记得我在回信中写了这样的意思:既然艰苦难以避免,就应当用乐观精神面对艰苦,艰苦的生活也是一种浪漫的生活。我在回信中写了首描写女知青下山驮水的诗词赠送给她,即《天净沙·书女知青下山驮水图》。词的附注中写道:“读王丽群来信,说及冬寒令人心冷。故写词相赠。又请正华以词意作画,画成,书词于画卷。”这里提到的正华,是宜川县文化馆的一位美工。

清泉小道山崖,

苍松红叶黄花,

毛驴木桶女娃。

素装长发,

高原幽处新家。

《书赠林夕》写于1978年元月。那时,我已经在陕西师大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文革”已经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开。诗的附注中写道:“林夕来信,谈及插队务农之事。有所思,写诗相赠。”诗中的“煮黄米”,引意典故黄粱美梦;“马翁墨”指马克思着作;“桃花源”、“仙山”均指未来理想社会。

少男少女多奇幻,海市蜃楼迷心田。

三年土洞煮黄米,方知身心在人间。

幸得细观马翁墨,无奈更痴桃花源。

敢扬云帆游大海,只为后人寻仙山。

在来信中,林夕谈到对我们当年插队生活中一些行为的看法,问及应当如何看待知青插队这件事。我在回信中写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只好依照现在的思想胡诌几句。

说到我们当年插队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当然特指那些具有明显思想政治倾向的行为。当年,我们这伙热血青年的思想,总体是“左”的。这样评价比较客观。但仔细想来,真正“左”的行为却并不多。自觉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炼自己,不能叫“左”;诚恳学习农民群众的优秀品质,也不能叫“左”;在煤油灯下研读马列着作、毛泽东着作,更不能叫“左”。在我的记忆中,干过的真正“左”的事情,是1969年刚到农村时搞所谓“清理阶级队伍”。可以说,在云岩大队的那场“运动”中,我们北京知青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伤害了几位有所谓“历史问题”的普通农民。应当说,当年我们也干过一些抗“左”反“左”的事。例如:公社曾经试图说服云岩队不要种植西瓜,免得破坏“以粮为纲”,被我们抵制了;公社曾经要把云岩队和南窑队的铁匠铺、木匠铺、小炉匠铺和车马店统统划归公社所有,也被我们抵制了。能够做些好事,与我们对农村生活了解的逐步深入不无关系,与我们认真研读马列着作和毛泽东着作也不无关系。

说到应当如何看待知青插队这件事,我以为几句话就够了:当年国家将大批城里的学生推到农村,是无奈之举,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在毛泽东主席的思想中,也有磨炼青年一代的考虑。就我们插队知青个人来说,插队让我们失去很多,也让我们得到很多。得与失的权衡,要看个人的心志与追求。

至于我对得与失的权衡,可用《书赠林夕》这首诗的白话解作为诠释:

当我们还是少男少女的时候,心中就迷恋也许并不遥远的未来社会。几年的农村插队生活,让我们开始明白,我们苦苦追求的未来社会还极其遥远,企图很快实现理想社会,如同在做黄粱美梦。在有幸认真研读了马克思的着作,能够更科学地看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后,我更坚定了对天下大同的追求。有志向的当代青年,应当敢于搏击风浪,去为后辈人打拼更加美好的社会。

(作者系北京建筑机械学校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云岩大队云岩生产队插队,退休前在陕西师范大学工作。)

青春,那是一腔澎湃的热血——难忘的知青岁月

李向罡

“文化大革命”一场风暴,打破了我们这代人直接考入高等学堂的美梦。

1968年人大附中高中毕业时,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我们立即响应号召,在学校的大字报区贴出志愿书,第一批主动报名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老区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革命青年真挚而豪迈的口号,也是我们努力践行的诺言。

带着对未来生活懵懵懂懂的美好憧憬,抱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坚定信念,我们离开喧闹的大都市,上山下乡奔赴延安地区,开始了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的农村插队生活。住进陕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1969年1月,南窑生产队北京知青在南窑村口留影。左起:李向罡、杜昕、林夕、李淑勤、赵晓静。

的土窑洞,头扎一条白羊肚手巾,扬起放羊鞭,唱着信天游,大家实实在在地当起了陕北人。

青春年华,第一次踏上的人生征程,就是黄河之滨莽莽苍苍的荒凉土地;第一个从事的职业,就是每天把太阳从东背到西。但我们没有丝毫的迷惘和消沉,没有半点逃避和退缩,而是怀着一腔热血,高唱着励志歌曲,将宝贵的青春年华镌刻在这片广阔荒漠的黄土地上。陕北延安老区的山山洼洼里,到处都留有我们知青的足迹;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上,遍地都洒下了“北京娃”的汗水。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知青们经风雨,见世面,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热血,与乡亲们共同创造了丰硕的成果,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智慧,为延安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与勃勃生机。

难忘的黄土高原,在这片偏远贫瘠而又极富魅力的热土上,我们这些北京知青曾为她流过血汗,做过奉献。

曾记得,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几个“北京女子”和村里的男人们一样用手抓粪施肥点种、荒山坡地操牛扶犁,和老汉们一起收割扬场、放羊喂驴,和婆姨们结伴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线织布、纳鞋制衣,和村里的娃娃们滚在一处嬉笑打闹地在炕头竞数身上捉到的虱子。那时,老乡们总是把最老实的牛让我们牵,把最小的粪箕留给我们背,把最亮的油灯送给我们点,把最热的炕头匀给我们坐。

曾记得,在村头山坡上锄地时,我们曾眼睁睁而又无奈地看着野狼叼走了我们辛辛苦苦养大的猪娃;忘不了,偶尔的一场雨,给了我们千金难买的天赐良机,让我们可以和村里的娃娃们一起在月夜河塘里戏水玩耍,同时洗去一年到头积下的泥垢。要知道,和当地农民一样,我们连烧饭水都是从远地方靠人挑而来,烧柴要往返几十里地到深山老林里去砍,再用独轮车推回来。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水和柴都是非常宝贵的。

插队那年,中国的广大农村还没有建立医疗保障体系,去医院看病需要翻山越岭,生了病往往听天由命,农民因病致死、致残、致贫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那缺医少药的偏远农村,我曾眼睁睁而又无奈地看着病儿在母亲的怀中痛苦地死去。从此,我虽苦于无求学深造的机会,仍开始了刻苦自学医学知识,翻遍了所有能买到的医学书籍,立志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好医生。后来,村里提供了一孔废弃的土窑洞,集体凑钱买了些常用药品和听诊器、注射器等必备医疗用品,推举我当上了赤脚医生。就这样,我们的微型农村合作医疗站诞生了。

老实讲,我并没有系统学过医,之所以应承下这份差事,只是不忍看着乡亲们苦受病痛煎熬。对我这个只是利用冬闲探亲机会到大医院拜师见习,后来仅参加过3个月短训班,常常要面对病人翻着书本摸脉抓药、扎针动刀的“土郎中”,乡亲们却真诚鼓励,无比信任。

为了节省大家的医药费用,我尽量用父亲托人买来的针灸用具和漫山遍野挖来的中草药给村民治病。娃娃们开始时怕针,我就笑着将4寸长针扎在自己腿部的足三里穴位上让他们看。老乡们见到这个情景,很是心痛,争着让我在他们身上练手儿,使我的针灸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提高。不管炕头儿、村边儿,还是田间、地畔儿,都是我行医治病的场所;无论是牙疼、头疼,还是咳嗽、拉肚子,一针扎下去,还真见效。记得那时村里一个已是上学年龄的娃娃,大病后不会走路,经过我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居然能扶着墙慢慢行走了,家人高兴得每天都早早把狗拴住期待着我的到来。后来我在山村变得小有名气,方圆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有了熬不过去的病,就会牵着毛驴接上我去诊治。那期间,我不仅为娃娃治好了高烧不退的肺炎,还用学到的背部穴位埋环的小手术疗法,为老汉们医好了久治不愈的哮喘,用腰部两侧针挑“痔点”的方法,为婆姨们解决了造成严重便血的“痔漏”。

在这交通不便的贫寒山村,我少不了风里雨里送医送药,跋山涉水随叫随到,因而被乡亲们推举为优秀知青代表出席延安地区先进知青表彰大会。站在延河大桥上,佩戴毛主席像章拍摄的纪念照片一直珍藏至今。我深深知道,由于我从小体弱多病,有多少次冬天过冰河(洪水把桥冲毁,村里又无钱重修),都是战友们高高挽起裤腿,主动把我背过寒冷刺骨的急流险滩;又有多少次我深夜翻山越岭出诊归来,战友和乡亲们还提着油灯站在村口路边牵挂地等待。

插队的日子使我们与陕北老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那年陕北大旱,常有逃荒要饭的走村串户。每当他们走近我们知青的窑洞时,左邻右舍的老乡总是把他们拦住,告诉他们这里住的是北京来的娃,都是靠吃粮下力气的年轻人,自己还上顿接不了下顿呢,我们给你点就行了,别向他们要了。大概乡亲们见过我们糠拌野菜,了解我们为了第二天下地干活儿,只能保证早饭和午饭,趁着饿劲儿没上来时,晚上早早空着肚子上炕睡觉的事。

老区人民的精神极大地鼓舞着我们,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灵魂,不断激励着我们的斗志。这期间,我们积极倡导村民利用冬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村里挖了水渠,修了梯田,建起了学堂,创办了合作医疗站,还办起了广播站,建立了地头小憩读报制度,让农民晓得山外的国家大事。尽管由于交通不便,读的都是过期一周的旧报纸,也还是让乡亲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更多了解到中央的精神。

山丹丹开花一年又一年,终于,我们这批北京知青要离开这一望无际的黄土地,离开这顶着太阳翻几座山、过几道梁、走几十里地也见不到一个人影儿的秃岭荒山,离开这人、狗、猪、猫、鸡、鼠共同生存的土窑洞,离开这熟悉淳朴、温良敦厚的陕北乡亲了。回城前,倒有些热土难离了。离别那天,村长破例杀了集体喂养的两头猪,全村29户男女老少与我们一起聚餐话别。看着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大肉,捧起清洌甘甜的自制米酒,大家热泪盈眶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万般不舍。

送行那天,全村大人都聚集在村口,与我一一拥抱,饮泪话别,然后,乡亲们派代表送我走了一程又一程。几度劝止步,匆匆前行,但回首一望,众人还在我身后拭泪缓缓相随。那情那景,至今记忆犹新。

上山下乡使我们城里长大的青年真正体验了社会最底层、最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更深刻领悟到人生的价值所在,体会了大爱,懂得了真情,学会了坚强。虽然每个知青在下乡之前、之中、之后的感受和经历各不相同,但支撑大家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那种信念,那份所得,又使每个人在面对今后人生的一切困苦磨难和种种抉择时,多了一份坦然和淡泊,使我们每个人受益终生。

我常想,插队的时光犹如一首歌,这首歌的曲调不仅有苍凉悲壮,也有热血豪放。这首歌虽然也包含了某些无奈和感伤,但它的主旋律却在广阔无垠的黄土地上高调奏响了苦斗之后的辉煌。

同类推荐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铁锤锻打的玫瑰

    铁锤锻打的玫瑰

    本书收有:《爱的圣经》、《生命凝固的雕塑》、《男人不浪漫》、《摇滚与诗歌的沉没》、《相爱是一种天意》、《爱情也生病》等散文。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热门推荐
  • 想跟我斗你还嫩

    想跟我斗你还嫩

    孤儿院长大的野丫头宋甜儿居然进入了韩国最有名的贵族学校白金学园学习。这是不是在做梦啊?更离谱的是学园里最受注目的超级大帅哥崔盛基居然第一天见面就要求她作女朋友!天哪!有没有搞错?对于这种不良少年还是远离为妙!可是,爱情来临的时候,真是挡也挡不住啊……甜儿的儿时好友安熙也一跃变成了富家小姐,并且把甜儿忘得一干二净,更夸张的是安熙竟然是崔盛基的未婚妻。一段永远难忘的儿时友谊,一段刻骨铭心的校园恋情,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 火器营往事之闹白人

    火器营往事之闹白人

    火器营“闹白人”是二百多年来当地的一个传说,今天的我们或许可用“外星人”,“磁场”“UFO”之类的假说来加以推解,而数百年前人们只会说是撞见了鬼怪。使人惊讶的是,在六十年代居然还有人声称见到了这种怪东西。但今天的我们只能将它看成一段故事,一种饭后茶余的“姑妄听之”而已。
  • 无上至尊录

    无上至尊录

    重生于异世,为兄弟,为家人,为自己,打下一片天地。我心所向,无人可挡我锋芒。
  • 毕业生

    毕业生

    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孔岩,是个不折不扣的凤凰男,从穷困农村考入大学,只想凭个人奋斗改变人生。毕业后他选择了北漂,为了爱情、理想,希望用青春和激情创造一个斑斓的未来。他先后经历了大学时的都市女孩刘夏,以及后来同样北漂的女孩成月两段完全不同的情感,在接连不断的事件中,他逐渐寻找到了自我,明白哪种生活和爱情才真正属于自己的,然而当从毕业时的茫然逐渐转入人生正轨之时,青春却已悄然而逝……故事以孔岩为线索人物,又牵扯出仲恺、郝雷、佟嘉惠、董凡等一系列年轻面孔,他们性格各异,但是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之后,却不约而同对人生的价值判断发生着改变。他们在这个充满诱惑、谎言、爱与恨、坚守与背叛的现实生活的旋涡中,在理想、事业、爱情和友情的挣扎、追寻中,上演了一部属于80后自己真正的青春奋斗史。【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阅读更多章节,请购买纸质书】
  • 重生天使投资

    重生天使投资

    重获新生,财富,美人,地位,权利。还是找一个女神谈一个轰轰烈烈的恋爱,我选那个?都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之位面使者

    重生之位面使者

    千古大帝——冰帝因获得一神奇至宝被数万个中等位面追杀。其中与冰帝同等级对手不在少数。最后冰帝退回自己的小世界,击杀诸天无数大能,最后能量耗尽,终要饮恨。他自爆小世界,冲入了六道轮回之中,至宝也随之消失。在他入六道轮回之时,他大喝道:“待到盛夏飘雪时,本座重生归来之日,尔等给我等着!”
  • 绝色倾城毒帝邪妃

    绝色倾城毒帝邪妃

    她,前世受剜心之苦,再次重生誓要报仇,却遇见了他。他,霸道残酷,却愿意为她化为绕指柔。第一次相遇,他身受重伤,她出手相救,不曾想惹祸上身。“你~~是我的!”他抱着她的腰肢霸道宣誓。“错!我不是你的,我是我的,你也是我的!”她反手将他撂倒,尽显霸气。“好~~我是你的~~”他将她拦腰抱起,眼里尽是柔情,“生生世世都是你的~”【画外音:“不公平,小外甥你男人怎么那么听话!”一个与她有几分相似的男人不爽的说道。“怎么~~你是嫌我不够听话是吗?”一个白衣男子幽幽地出现在男人身后。“不不。。。没有没有。。。”】
  • 相思琴之红衣缭绕

    相思琴之红衣缭绕

    红衣缭绕,一曲奏相思。她,是天地之间诞生的第一位神,却宁愿留恋凡尘,只为寻找一个可以让她刻在灵魂深处的那个人。
  • 转身请爱我

    转身请爱我

    一个青纯女的跟一个男的结婚了然后男的哥也喜欢那女的但是他哥结婚了,这样的剧情绝对可以征服你的心qq1725234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