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基础上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它是一种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肝硬化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男女比例约为3.6~8∶1。我国城市中的50~60岁男性肝硬化死亡率为112/10万。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国外以酒精中毒为多见。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重叠感染,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②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③胆汁淤积:长期慢性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时,可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④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可致肝细胞长期淤血、缺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变成淤血性(心源性)肝硬化;⑤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⑥代谢障碍:由于遗传或先天性酶缺陷,致其代谢产物沉积于肝,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如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血色病(铁质沉着)、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和半乳糖血症;⑦营养障碍:慢性炎症性肠病、长期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抗脂肪肝物质等,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营养失调,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以及降低肝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等;⑧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⑨原因不明:发病原因一时难以肯定,称为隐源性肝硬化。长期或反复感染血吸虫病者,虫卵主要沉积于汇管区,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可引起大量结缔组织增生,但再生结节不明显,故称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正常时肝的纤维组织形成和降解保持平衡,如果形成增多而降解减少则导致肝纤维化。早期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但到后期有再生结节形成时则不可逆。肝硬化时其他器官亦发生相应的病理改变。门静脉压力增高至一定程度,即可形成门体侧支循环开放,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壁静脉曲张最为重要。
脾因长期阻滞充血而肿大,脾髓增殖和大量结缔组织形成。胃黏膜可见淤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蛇皮状改变,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由于门体分流及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肺内毛细血管扩张,肺动、静脉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低氧血症称为肝肺综合征,睾丸或卵巢、甲状腺、胃上腺皮质等常有萎缩和退行性变。
肝硬化属于中医的“膨胀”、“胁痛”、“黄疸”、“瘀证”、“积聚”、“虚劳”、“吐血”、“呃逆”等范畴。其病因多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情志所伤,劳欲过度,感受湿热,感染血吸虫以及治疗不当等。其发病主要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导致气滞、血瘀、湿停,积于腹内及其他部位,引发本病。
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若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血液运行不畅,以致肝之脉络为血瘀所阻滞。另一方面,肝气郁结不舒,则横逆而犯脾胃。脾胃受克,运化失职,以致水停,与血瘀蕴结,日久不化,痞塞中焦,便成积聚或膨胀。若因嗜酒过度,饮食不节,则滋生湿热,损伤脾胃。在青壮之年,脾胃健壮,尚能随饮随食而化;但如积之既久,又因体气渐衰,酒湿食积之浊气蕴滞不行,清阳当升不升,浊阴当降不降,以致清浊相混壅塞中焦,脾土壅滞则肝失疏泄,气血瘀滞不行,水湿停留,气血交阻而成积聚或膨胀。或因劳欲过度,伤及脾肾,脾肾受伤以致湿聚水生,气血凝滞而成膨胀。或因感染湿热毒邪,或因感受血吸虫病,终因肝脾受损,渐成膨胀。
【临床表现】
通常肝硬化的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病情亦较轻微,可潜伏3~5年或10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内大片肝坏死,3~6个月便发展成肝硬化。目前,临床上仍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但两者界限常不清楚。
1.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乏力、食欲减退症状出现较早,且较突出,可伴有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上述症状多呈间歇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患者营养状态一般,肝轻度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或中度大。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
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两大类临床表现,同时可有全身多系统症状。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如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卧床不起。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肝病面容),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及水肿等;或有食欲缺乏、厌食、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泻;半数以上患者有黄疸,或有多部位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胃肠出血、贫血等;或可见女性化,如男性乳房发育、蜘蛛痣、肝掌和体毛分布改变;或有阳萎、闭经和不育。
(2)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阻力增加和静脉血流量增多,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的发生机制。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主要有: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②腹壁静脉曲张;③痔静脉曲张。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肝功能代偿期,血常规多正常。失代偿期可出现贫血。脾功能亢进时,血细胞可降低。
2.尿液检验
代偿期一般无变化,有黄疸时可出现胆红素、尿胆原增加。有时可见到蛋白、管型和血尿。
3.肝功能试验
代偿期肝功能大多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患者多有较全面的损害。
4.免疫功能检查
肝硬化时可出现相应的免疫功能改变。
5.腹水检查
腹水为淡黄色的漏出液,如并发腹膜炎时,则透明度降低,比重增高,利凡他试验阳性,细菌培养有时阳性。
6.影像学检查
食管X线钡剂检查可显示是否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CT和MRI检查可显示肝脾形态、大小;超声显像亦可显示肝脾大小、形态,门、脾静脉内径,以及门静脉血流速度、方向和血流量。
7.内镜检查
可直接看见静脉曲张及其部位和程度,阳性率较X线检查为高,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可行止血治疗。
8.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若见有假小叶形成,可确诊为肝硬化。
9.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肝外形、表面、色泽、边缘及脾等改变,亦可用拨棒感触其硬度,对病变明显处做穿刺活组织检查,对鉴别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以及明确肝硬化的病因很有帮助。
【诊断要点】
1.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
2.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3.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
4.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
5.肝活检见假小叶形成。
【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
1.一般治疗
代偿期患者宜适当减少活动,可参加较轻的工作;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饮食宜营养丰富而易消化。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有腹水者,应给予少钠盐或无钠盐饮食。严格禁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失代偿期患者食欲缺乏、进食量少,且多有恶心、呕吐,宜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液体中可加入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应特别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病情较重者应用复方氨基酸、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
2.西药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平日可用维生素和消化酶。
3.腹水的治疗
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多使用利尿药。单纯放腹水可临时改善症状,同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效果会较好。腹水浓缩回输、腹腔-颈静脉引流等都可选择应用。
4.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各种分流术、断流术和脾切除术等。
5.肝脏移植手术
近代对晚期肝硬化治疗的新进展,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6.辨证论治
(1)气滞血阻:症见腹部胀满疼痛,并可见到逐渐增大之积块,伴倦怠乏力、面色少华,日渐消瘦。舌淡或暗,脉弦或弦细。治法:理气活血,软坚散结兼健运脾胃。方药:荆蓬煎丸加减。
(2)气结血瘀:症见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兼补益脾胃。方药:膈下通瘀汤、鳖甲煎丸、六君子汤加减。
(3)气虚瘀结:症见肿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舌淡或紫,舌苔灰糙或舌光无苔,脉弦细或细数。治法:补益气血、化瘀消积。方药:八珍汤、化积丸加减。
(4)气滞湿阻:症见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嗳气后稍减,尿量减少,舌白腻,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利水。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5)寒湿困脾:症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腔胀闷,得热则舒,周身困重,畏寒肢肿,面浮或下肢微肿,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水滑,脉弦迟。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方药:实脾饮。
(6)湿热蕴结:症见腹大坚满,脘腹绷急,外坚内胀,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目肌肤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脉弦数。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舟车丸。
(7)肝脾血瘀:症见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壁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方药:调营饮。
(8)脾肾阳虚:症见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胸脘满闷,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尿少腿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厚腻水滑,脉沉弱。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方药: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济生肾气丸;偏于脾阳虚者可用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偏于肾阳虚者可用济生肾气丸或与附子理中丸交替使用。
(9)肝肾阴虚:症见腹大坚满,甚则腹部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齿鼻时或出血,小便短小,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治疗:滋养肝肾,凉血化瘀。方药: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
【护理措施】
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治疗,严格禁酒。注意保暖,避免反复感染,注意劳逸结合。病情较重者应多卧床休息,腹水较多者可取半卧位,避免劳累。饮食营养全面而易消化,避免粗硬,腹水期应忌盐。宜心情舒畅,安心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