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9900000005

第5章 “解蔽”:对异端的回应(2)

所以,正如Robert Eno指出,自然的“天”本身并非苟子的兴趣所在,他真正关心的是礼,他之所以讨论“天”,只是由于当时关于“天”的理论影响到礼。辟“机祥”可以看作荀子作《天论》的主要动因。他试图通过辩明“天人之分”,来解决时人蔽于“机祥”的问题,使他们意识到“机祥”之虚妄并进而认识到“守道”的必要性。从他的立论动机看,他对“天”的自然特性的认定,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必要的姿态。由于缺乏一种纯理论的认识兴趣和动机,他并没有在“真相”的意义上肯定“天”的自然性格。换言之,对他来说,虽然自然的“天”并不能看作一个“谎言”——所谓“谎言”的前提,必然是确定存在某种“真理”;但在他的讨论中,“天”为自然抑或超自然的问题在知识论的层面上仍然是悬置的。所以,他对“天”的更为个人化的体验实际上与其“天人相分”的观点并不相左。由此看,荀子对知识的极具现实感的态度,与孔子有颇为相似的地方,不过,由于他已经对“天”的自然特性做出了姿态上的肯定,并将它当作一种必要的策略性观点,他就必然要回答那些孑L子不愿正面回答的问题。

2.1.2礼之为“文”

正如自然异象可能激起人们的神秘感一样,在很多时候,“人类的本性是特别愿意相信那些神秘莫测的事物的”。对人来说,在所有与神秘事物相关的问题之中,最为切已的莫过于灵魂是否不朽的问题,这个问题退后一步,必然要先解决人死之后有知无知的疑问。据《说苑·辨物》载,子贡也曾表示过同样的疑问,孔子以一种极其巧妙而揶揄的方式消解了此问题。当孔子说“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时,他实际上在暗示,死后的问题根本不是那些真正关心如何生活的人所应探究的。但是,在荀子的写作中,他打破了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竭力想维持的一种模糊的平衡状态: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

言刻薄死者乃是“慢其无知”,即明指人死无知。荀子虽然并非有意突出这一隐含的前提,但显然不能也不必刻意回避它。

“人死无知”其实已作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蕴含于他“天人相分”的说法中。他承认天地四时均为自然事物,也就拆除了鬼神之类的藏身之所,从而不可能回避“死人有知无知”的问题。因此,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的超然态度不再适合荀子——一旦戳破了“天”的神秘性,他就必须正面回答鬼神的问题。并且,既然荀子一再明言“天人相分”,他很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在这类问题上采取孔子那种克制的态度,而必须以一种明确、坚决的方式消除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幻想。

这类幻想不但会使人们以自然异象为祸福预兆,在荀子看来,也很可能成为他们奉行礼的不适当的动机。实际上,“死人无知”的说法与荀子辟“机祥”的态度完全一致。人死无知,即意味着鬼神之类并不存在,祭祀鬼神以求福避祸也不过是无稽之谈,这就在根柢上就揭示了“营巫祝”的虚妄性。“营巫祝”在本质上与“信机祥”是一回事。二者都会使人们以神鬼之事替代人事、以祈祝代替在生活中切实地行礼,鉴此,必须清除礼仪中可能包含的“巫”的成分,使人们更为清醒地看待礼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将礼仪理解为一种文饰:故三月之葬,其?以生设饰死者也,殆非直留死者以安生也,是致隆思慕之义也。

故日: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百姓以成俗,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故钟鼓管磬,琴瑟竽笙,韶、夏、护、武、、沟、桓、箭、简、象,是君子之所以为惮诡其所喜乐之文;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是君子之所以为惮诡其所哀痛之文也;师旅有制,刑法有等,莫不称罪,是君子之所以为惮诡其所敦恶之文也。

因此,礼仪的设置,本质上并非为祈福免灾而取悦鬼神,而是为人的自然情性寻找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这种理解,本身就暗含着一种疏离鬼神、巫术的态度。实际上,关于礼中的神秘因素,是荀子谈论“天人之分”后所必然要触及的:雩而雨,何也?日: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这一段出现于《天论》中,并且紧随荀子澄清自然灾异及“人袄”的问题之后,无论就其内容而言,还是从《天论》的结构上考察,都表明这是荀子辟“机祥”的一部分。他将礼仪看作“文”而“非为得求”,本身就体现了他对“机祥”之类的否定态度。反过来看,承认礼中“巫”的成分,很可能会导致人们以祈请应验为奉行礼的先决条件。这里的危险还不在于其中所包含的功利倾向,荀子清楚地看到,祈求的应验实际上是完全无法保证的。所谓“人之命在天”,“命”是“节遇”,是极其偶然的东西,不可能成为人们“守道”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对礼的巫术化理解与对自然异象的迷信,本质上是一样的:后者会使人们忽视“道”,前者则可能导致他们以不适当的方式行“道”而最终不能“守道”。因此,苟子对“礼之为文”的辩明,实际上是其辟“机祥”的另一重要方面——虽然他在谈论到礼时,不止一次提到“百姓以为神(鬼事)”,但他的这一说法乃是与“君子以为人道”相对,并有特定的现实内涵;况且,他的整个辩说是从“士君子”的立场展开的,而不面对所谓的“百姓”。

2.1.3非相

荀子辟“机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澄清天地四时之自然特性,而是专注于祛除人们以子虚乌有之事论吉凶的痼疾,并将他们的兴趣引向“守道”,因此,即便是那些在较严格的定义层面可能被排除于“机祥”范围之外的观念,只要它们以虚无的吉凶之论影响或削弱人们行“道”的动力,就有可能成为荀子批驳的对象。他的这类驳斥,就其动机和预期的效果而言,与其排斥“机祥”的言论并无二致。在此意义上,就可以理解他何以要就“相术”展开讨论: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这里,荀子驳斥相术的要点在于,以“心术”之善恶代替形貌之善恶论吉凶。关于“心术”之善恶,他又以君子小人之别来分辨。在他的语境里,所谓君子、小人,显然是以合“道”与否论。于此可知,他实际上是依“道”来反驳相术,关注点明显在“道”。但问题是,相术着重于判断人们的吉凶祸福,而并非论定他们为“君子”或为“小人”;换言之,相术之所以能吸引人,完全不在于它能作出道德方面的评价,而在其功利方面的论断。鉴此,荀子有必要在说法上靠近相术的价值标准,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于是,他直言“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并提出了一个经验性的论证:……周公之状,身如断菑;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修,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值得注意的是,尧舜汤禹等与桀纣的对举,表面上只是显明他们的外貌与其功名境遇完全无关——这里运用了相术的吉凶标准;但一个无需明言的事实是,他们也有君子小人之别。这样,荀子“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的说法就有实例可依,落到了实处。

荀子反复申明相术“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暗示了当时相术普遍为人称信的状况及其作《非相》的必要性。

这正如吴虞所论,荀子以时人“多惑于相术,视人骨相,以知吉凶贵贱,复著《非相》篇极论之。以为世俗所称,学者不道,与辟机祥同一精神者也”。因此,荀子“非相”,乃是针对现实而发: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於女子。……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乐论》篇末,荀子述“乱世之征”,“其容妇”显居其一;而“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显然领此风气。这表明,在痛斥当时病态的世俗品味的同时,荀子也暗示了其时可谓“乱世”。他对“其容妇”的社会风貌的批评,固然体现了其基本的趣味倾向,但其趣味的养成当得益于传统的熏陶,故他实际上是在表达时代风气对传统的悖反——这从他说相术为“古之人无有”也可见一斑。上引文中,荀子先将这种堕落的风气归因于“论议之卑”。“卑”即是他对相术的基本评价。

紧接着,他以一个劝导性的问句“然则,从者将孰可也”,很自然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礼。这个结构与《天论》比较相似。与自然异象的神秘化一样,相术在根本上也与“道”相对立:若以天生骨相为吉凶之兆,则不必也不可能“守道”,因为,从广义的“天”来看,人的相貌与天地异象一样,皆是自然而非人力所能自为的,也是某种“天”(天然);而荀子所渭的“道”则是切切实实的“人道”。故他要论礼之当为,必先排斥相术。他不离“道”而“非相”,在此过程中时时以君子、小人对举,即在于此。所以,他著《非相》的主要目的,仍在于解除时人的观念之“蔽”,扫清其“守道”的主张所面临的思想障碍。

总的来看,荀子辟“机祥”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当时流行的种种突出的迷信观念。考察其富于现实感的辩驳,可以看出,他更加关注这些观念在现实生活中所导致的有害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消极地看待吉凶,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在当下过一种积极的符合礼的生活。只有揭示那些迷信观念的虚妄性,才有可能在根上拔除有害于“道”的行为方式。因此辟“机祥”可以视为一种观念上大扫除:通过清除那些具有欺骗性的有害观念,为“道”的灌输留下一块干净的地盘。在此意义上,辟“机祥”确实可视为一种“解蔽”。不过,因为“机祥”之类在认识论层面上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并由于荀子的讨论带有某种观念化的色彩,辟“机祥”很可能会被看做是无神论的必然结论。但是,无神论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具有知识论的背景,而荀子不具备这样的背景,也缺乏建立这种背景的兴趣和动机,因此,倒毋宁说,无神论是其辟“机祥”必然会导致的一个后果——从他毫无保留地拒斥神秘事物来看,他好像并没有试图避免这一后果。辟“机祥”针对的固然是迷信,但荀子坚决的态度使得宗教可能生长的土壤也一同消失了。对他来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值得特别予以关注的问题;当他将“道”视为完全意义上的“人道”时,他似乎已经不需要这一土壤了——也许正因此,他对迷信观念的清理才表现得如此彻底。

2.2排异说

虽然“营巫祝、信机祥”是“道”之不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可对荀子来说,“机祥”之类并不是当时睢一乖离礼义、混乱视听的观念;至少同样重要的另一现实是,“当战国时,诸子纷纷著书,惑乱天下”。诸子的学说,固然并不如迷信观念那样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但在荀子看来,由于他们“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也“足以欺惑愚众”。更值得他关注的是,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只设教授徒,并且竞相奔走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的言论影响所及范围很广,包括那些掌握实际政治权力的人——实际上,有的学派(如法家)的学说,已经部分或决定性地左右着当时一些国家的政治方向。在此情形下,荀子推行礼的努力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大了;并且,他将礼视为“人道”,最直接的一个后果是,超越性的理由已不大可能成为他说服大多数人的根据,遑论基于传统本身的权威而展开的说教——如果这种说教可为,他的诸多篇章就成为多余的了。所以他只能主要诉诸其主张的现实效用。这也正是当时不少学说的主旨或出发点。由于某些学说的功用性已在相当程度上为当时的政治实践所证实,它们的影响会愈加广泛和牢固;即便是那些似以“空谈”见长的学说,因为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也自有其说服力。

同类推荐
  •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绝世娇妻

    绝世娇妻

    青梅竹马,相伴相生某天某时某地,某女拖着个萌娃,灵动的双眼里闪过一丝狡猾,对着某男娇声说道“夫君啊夫君,我从小叫你叫夫君叫到大了,你不娶我就算了,现在咱们娃都生了。。。。喂喂。我还没说完呢你抱着我想干麻。。。。。”某男扭过头,冷峻的面容上露出如往昔一样狐狸般的微笑“把未来娘子抱回家"某女呆愣了,谁告诉我现在是神马情况。。。。风云再起,谁主沉浮
  • 万古逍遥

    万古逍遥

    全球七千人凭空消失,他们有的是商业精英,有的是股市高手,有的少年天才,有的智商爆表……不幸的是,再普通不过的张锋也在其中。不得已,张锋踏上了一个万千世界争霸的旅程,一吼风起云涌,一脚地震山摇。浩瀚无边的世界,无数传奇的人生。
  • 恶魔学长我要当明星

    恶魔学长我要当明星

    他众人所知,他的身份很高,她是胡家千金,有一天他和他相遇了
  • 牡丹惑

    牡丹惑

    词类版简介漏断庭隅扫铅华,梦凄迷,触绪还伤夕玦。何须啸饮杯中月,奏狂歌,踏碎玉宇宫阙。那堪叹,流莺百啭悲笙寒,羡眷莲生若华。箜篌引,双姝惑,凭谁识得,牡丹真国色?(下面开始小剧场,洗具踢走杯具)洞房花烛夜,偷龙转凤惨遭新郎抓包?他展颜一媚笑:小样儿!任你镶金钻,银钻,还是水钻,冒牌马甲爷不照样给扒拉下?她无语泪双流:呜呼哀哉!这年头,不止假货难做,没想到连你也成了荤素不忌的重口味!心爱之人移情别恋冷艳高贵双胞姐姐?他深情款款:朝夕相伴,祸福与共,虽然你与她长得一模一样,但我们是真爱!她一脚踹飞:我太同情侬了!亲,原来你还是老花眼,现在的斗鸡眼儿,可还有得治?注:本文不走穿越重生路,不喜者慎入!!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致青春:我还在这等你

    致青春:我还在这等你

    青春是什么?是心中的那个TA:怀着一颗懵懵懂懂的心,去爱去恨!不管一切,不计后果!只要心中的那个TA能看你一眼;去做一些事,只为夺得TA的注意,博TA一笑。青春就是如此简单,如此美妙,如此甜蜜........
  • 同居非男友

    同居非男友

    room1.Nut终于和她的初恋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了,但是没有想到,Link竟然是个Gay,而他的男友Dumb又向他求婚了,Nut的恋情是就此终止还是一个新的开始呢?room2.梦中人你有没有连续几个梦都是接着的?那就是你的梦中情人对你发出的爱情信号!room3.亚当之恋她是研究生,因为要写毕业论文而找到她,而她却发现她拥有亚当的身体,而这个女研究生却是黑龙会的继承人?!room4.苹果山庄柔丝和布莱克是一对同母异父的姐弟,两人相依为命艰苦生活,布莱克原本是一个天真的少年,但当他的姐姐被父亲凌辱,他立誓报仇,而姐姐下葬那天,是他复仇之钟敲响的时刻……(苹果山谷太过残酷和忧郁,像一块石头堵在作者胸口,本不想上传……如果有过份之处,希望各位看客多多原谅……O任打任骂……有些表现马萨残酷的文字被Cut了,所以,俺今后会老老实实做人,那些会被cut的文字还是留在俺的电脑里吧……呜呜呜,又见不到天日了……)room5.TheLoverInTheMirror(因规定题目不能超过20字,标题在此完现!)妮可是一个普通的白领,刚刚失恋,当她回家却发现有一个不分男女并且和她相貌一样的家伙出现在家里,还赖着不走了!真是恼人!这个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的家伙要折磨她到什么时候啊?!篇首因不清楚陌生人的性别,故称做“它”。
  • 极品药神

    极品药神

    天地万物,凡有生命者皆可药!药具体的来说是一种精华,至于用途非常广泛,至少作为药神传承人,林枫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他打算先开个花店,而且希望花店的顾客少一点,因为他是个慵懒的人,当然只要有一个顾客,那就得有十个人的收入。(放松放松,放轻松!这是个关于生活的故事)
  • 魔缉令:妃逃不可

    魔缉令:妃逃不可

    传言,他是苍穹之端至高无上的“魔神”,凶残、嗜血没有一丝感情;殊不知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还有一个能牵动他心情的生物,名为——至亲!当他高调华丽的寻回她时,罪恶一触即发,势不可挡、、、、、、初次接触,身为至亲的她被他强行按住时,她发誓要倔强到底。然而,是谁强到了底?又是谁迷失了自己?
  • 绥广纪事

    绥广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