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福州大学城所在地,是我的故乡。既然是“城”,当然少不了水泥路、柏油路,条条大道纵横交错,各色各样的车辆来往驰骋,这是现代城市最常见的交通景象。然而,望着这个景象,我眼前常常还会叠现出另一个仍然十分清晰的景象——一条曲曲弯弯的泥土路。
我妈的娘家位于五里外的另一个村庄。她自幼父母双亡,靠叔叔养大。我懂事后随她回娘家,知道了还有这么个“叔公”。叔公独身一人,守着祖上传下来的一栋木房子。房子周围全是水田、果园,前门不远有几口池塘,后门有条河流,河流背后如屏风般排列着青翠的旗山,天然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叔公很勤劳,他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荔枝树、龙眼树、桃树、李树、芭蕉树、番石榴树,从开春到深秋,几乎果香不断,除了自己品尝和赠送亲友外,还能卖出不少。他也整了一个菜园子,按不同季节种植瓜、菜,随时都可以采摘。他还分时段养了些鸡、鸭,让他们大、中、小几辈齐聚一群,以便常年不管哪个月份都有鸡、鸭出售和供自己享用。这样的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但也有点不足,那就是一个人太冷清。于是,就特别喜爱我去和他做伴。每次,我一到他先是忙着摘水果,接着就是杀鸡、宰鸭,然后摆起炭炉子,一边慢慢地炖肉,一边同我拉家常、讲故事;饭后,或者教我下棋,或者带我赶鸭子去池塘“放鸭”,或者带我下河学游泳,再就是带我去池塘边、河流边钓鱼,总把我的生活安排得充满乐趣。那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呵——把鸭子赶到池塘后,爷孙俩背靠一株池塘边的荔枝树坐下,时而低头看看鸭子在清澈的水中嬉戏、欢叫,时而抬头看看白云在蓝天里漂浮;远处有旗山波浪般翻卷的雄姿,近处有图画般的果树和田园,阵阵微风拂面,送来田野特有的馨香……假如到河边钓鱼,闲坐在树荫下,看着河水里倒映的蓝天、白云、树木、房屋,偶尔一艘木船划过,掀起一圈圈涟漪,水中的倒影也随之生动活跃起来,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我自然也喜爱去和叔公做伴,但我常常又怕去他家。让我害怕的,就是连接我们两家的那条泥土路。
太小的时候,去叔公家都有大人抱着或者牵着走,也就不知道怕。
上小学后,只是碰巧有机会时,才可能跟着大人走,一般都要自己一个人独往独来了。这条路,就是常言说的“羊肠小道”。它除了穿过三个小村庄,一段引水渠外,大部分都是田野中窄小的“田埂路”。就算是晴天丽日,它也常常让我担惊受怕。最怕的是狗:每个庄户人家都会养狗看家,一旦有人走过,便会凶猛地冲出来狂吠,咬伤人的事件也时有耳闻,因此,每当通过那三个小村庄时,我都有一种过“鬼门关”的感觉,总要使用大人传授的办法,或者挥舞棍子,或者抛掷石块,连拼带吓、连喊带骂地冲开一条出路奔逃;再就是怕那“田埂路”上的杂草:路面本来就窄得只够走动一双脚,杂草一长,几乎就要从草丛中一路溜过,就怕其间躲藏着蛇、蝎、毒虫……要是下雨天就更可怕了,泥土被雨水一泡,泥浆厚得漫过脚面,而且非常滑溜,这时要是还穿着鞋子,不但会灌满泥浆,还会没走几步就要滑倒,因此,只好把裤腿挽起,光着脚丫,把脚趾头尽可能向里弯曲,与脚后跟形成两个着力点,一步一步钉着这种泥巴路往前挪动,即使这样,有时一不小心,还难免要滑倒摔个满身泥。我就有几次成了这种“泥人”。另外,还会担心泥浆中的碎玻璃、瓷片、尖石子刺脚,担心被死蛇的骨头刺后皮肉会溃烂……
这是怎样的一条让人又爱又恨的路呀!这是一段怎样让人充满向往而又心存畏惧的旅途呀!
这条路,我曾经走了十多年。这样的路,当年家乡比比皆是,它是乡亲们走亲访友、劳动耕作的必由之路。
现在,这些都成历史了。不过短短的三十年,这块土地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乡村消失了,城市崛起了。河流、池塘、田园、泥路留在记忆里,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道路一起展现在视野中。我突发奇想,生活在现有这种环境中的新生代,又会拥有怎样的生活乐趣、经历怎样的情感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