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200000037

第37章 网络媒体:在主流媒体的道路上越走越宽(3)

(三)推出论坛互动专区,满足网友对于广播节目的参与需要

“网台一体化”趋势下的新闻变革就是要将不同的媒体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的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你好台湾网的互动社区中,为《中华之声》、《神州之声》的13个广播节目都开设了专门的“节目互动区”。在这里,节目组的编辑主持人可以发布节目预告、征集节目讨论话题,在节目进行中可以和网友展开及时沟通、丰富节目内容,在节目播出后收集听众网友的反馈信息,从而为调整节目思路、完善节目质量服务。而在整个互动过程中,听众网友可一边在线收听节目,一边参与话题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这种与节目直接对话的形式提升了网友对节目的关注,丰富了网友收听节目参与节目的热情。

(四)借助传统广播公信力,增强“网台一体化”的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传统广播的各种资源,增强“网台一体化”的高度关联,是目前新媒体趋势下大众传播发展的必然。传统广播除了有相当丰富的音频资源外,还有信息收集和向下渗透的节目运作体系。如何运用好这些资源和长期以来传统广播的知名度、信誉度,开拓网络服务是“网台一体化”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你好台湾网作为中央台对台湾广播中心的网络部门,网友构成一方面是来自传统广播媒体的听友,另一方面则是网络媒体本身所吸引的两岸网友。

借助几十年来传统广播媒体的公信力,你好台湾网以中央台对台广播的优势聚集了很多老牌听众,吸纳他们参与到在线收听、及时互动的网络传播模式中,而这一部分听友又将他们对于新媒体交互式的参与方式培植到身边的朋友中,带动和提升了你好台湾网的人气聚集,增强了“网台一体化”的持续发展。

(五)优势互补,增强“网台一体化”在听众和网友间的影响力

新媒体趋势下实现“网台一体化”,使媒介开始以一种变革的姿态出现在受众面前,然而若能实现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优势互补,这场变革就能以无法比拟的方式赢取更多受众。在备受关注的两岸两会领导人会谈期间、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期间、在重大涉台新闻采访期间,中央台对台广播除了会派出广播记者外,也会抽调你好台湾网等网络部门的记者一同前往,两种传播媒介的记者在报道期间便可实现优势互补,广播记者负责捕捉声音、跟进采访,网络记者负责文字和图片上网。在采访过程中,广播记者在进行音频采访的同时,网络记者还可用相机记录下采访活动的全过程,再根据网络营销的规律,将这些素材进行重新“切片”、“包装”,放于网上二度传播。利用广播和网络的互补优势,“网台一体化”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互动社区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嫁接,发挥着多层次的传播功能,实现了媒介融合的影响力。

三、网络在“网台一体化”趋势下的发展出路

2009年2月17日上午,中央台召开了加快新媒体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实施“台网一体”战略,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会议上还明确了中央台新媒体发展的新方向,提出“台网一体”的发展新思路等,这些为推动中央台,乃至作为对台宣传网站的你好台湾网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方针指引下,2009年12月4日,你好台湾网又承办了中央台“新媒体发展趋势与中央台网络外宣暨‘你好台湾网’建设研讨会”。中央台副总编辑杜嗣琨与会时表示,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媒体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顺应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是传媒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可见,在新媒体趋势下,“网台一体化”的发展拓宽了广播节目的报道方式,丰富了节目形态,克服了广播媒介的传播局限性,实现了传播功能的延伸。基于前文所述,笔者认为,“网台一体化”还有进一步合作与挖掘的潜力,只有科学把握新媒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内外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完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嫁接,网络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媒介融合趋势中取得发展先机。

(一)与广播电台母体合作,实现网络的多功能化

中央台在音视频信息内容提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音视频技术和节目制作优势、渠道优势、用户基础、采编权利和原创信息等。网络与广播母体充分合作,能够充分调用中央台庞大的音频信息数据,把广播媒体的音视频资源想象成宽带内容的提供商,实现广播节目在互联网上的“落地”,扩大节目本身的影响力,延长节目生命力。但在双方的合作中,还需做好音视频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做好音视频资源的系统化和数字化的工作,做好记者编辑制作网上音视频节目的培训工作。

(二)参与重大新闻活动,建立广播网站在传媒界的权威性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网络不仅是一种传播方式,它更是作为信息而存在的一种符号。你好台湾网的存在,不应该仅仅是广播电台的附属品,其本身也是一种传媒形态。因此,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广播网站都应该联合电台一起进行网台联动,避广播之短,扬网络之长,用图片、文字、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手段,在广播中提醒大家登录网络浏览、回放、评点重大新闻报道,并专门针对此重大新闻事件开通网上评论、点播等互动平台。

(三)网站应逐步尝试更加丰富的传播形态

“网台一体化”要求统筹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网络),让两者组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新闻采编延长了新闻产业链条,突破了传统媒体从前在时间、空间及影像表现方面受到的局限,使新闻产品的传达媒介具有了丰富性和可选择性。台网之间已从原来互相转载、推荐,向共同策划、同步实施、后期深化、延长链条等一体化方向转变。在当今社会,网络是创意的世界,例如无线业务便有可能成为未来网络有待进一步尝试的传播形态,“网台一体化”可开发的无线增值产品很多,音视频手机定制业务、手机铃声业务(由主持人录制的问候语或笑话片段等)、分类信息定制业务等都可以逐步尝试。

结束语

新媒体趋势下,你好台湾网实践“网台一体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对于网络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一切未有定论。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在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时代,网台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具体的操作策略则需要我们去做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王雄:《新闻舆论研究版》,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陈力丹:《关于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的网上对话》.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492

[4]史亭玉:《网络媒体如何提高公信力———以人民网为例》,《新闻三昧》2008年第8期。

[5]栾轶玫:《中国广播2009年度展望》,中国网2009年8月5日。

[6]吴晓珍:《媒介融合情境下中国传媒产业面临的转型》,GBS网2009年6月2日。

[7]谷桂林:《突发事件中广播“台网一体”的传播功能》,大众网2008年6月24日。

[8]伍刚:《中国广播网将建成全球最大中文音频门户》,中国记协网2009年3月19日。

[9]《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发展走向:颠覆or融合?》,人民网2009年7月9日。

[10]《应对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浙江互动广播网2005年9月19日。

[11]熊靓:《互联网到来二十年》,《中国科技财富》2008年第1期。

[12]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3]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程莎莎,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2005年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专业。曾任香港《台商》杂志记者,2007年至今就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网络节目部,任你好台湾网新闻编辑部主编。曾多次参与包括全国两会、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重大新闻活动的采访报道,组织策划过包括《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专题》、《纪念改革开放6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在内的大型报道活动,积累了较丰富的网络媒体报道经验,能准确把握网络新闻报道中的重点,有较强的组织策划和新闻业务能力。

浅论网络新闻专题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陈宁

摘要:随着网络新闻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翻新和网民参与度的不断加深,对于我国各大网络媒体,特别是那些没有新闻发布权的商业网站,网络新闻专题异军突起,成为各个网站彰显特色和风格的有效渠道。网络新闻专题是适应网民需要而诞生的,网民需求也是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专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社会、获取资讯必不可少的智能工具。在此大环境下,网络媒体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孕育而生,它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统占天下的媒体环境。海量的内容、快速的反应、多媒体形态的体现、在线互动的功能,这些特点使网络媒体迅速成为当下社会的宠儿,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热衷于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网络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新闻。好的载体犹如一台强有力的推动器,网络新闻正是依托这样的载体,使信息传播效果呈几何趋势递增。任何一条新闻通过网络媒体发布报道后,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可以实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在线浏览的效果。

随着网民网络阅读的普及化、深入化,单一的网络新闻已经不能再满足网民获取的需求。

在日趋激烈的新闻争夺战中,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样式也开始不断发展、创新。网络新闻专题,一种更加全面、深入、持续的网络新闻报道模式随之诞生。网络新闻专题的异军突起,成为了我国网络媒体,特别是没有新闻采访权的商业网媒,彰显网站个性、展示网站新闻报道特色和风格的有效渠道,更加成为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竞争的特色“武器”。

中国的网络新闻专题起步较晚,截止到目前只有不过短短十多年(1998年~2010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陋到精致,从千篇一律到各具特色,它的迅速发展对充实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起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目前,对于“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业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彭兰在《中国网络媒体第一个十年》中曾做出如下解释:“在网络中专题式是在某一个主题或一事件下的相关新闻、资料及言论的集纳。”不论定义的版本有多少种,纵观来看大致都阐述了新闻的实时更新,新闻的深度报道,和对于新闻的综合处理等几大特性。所以也有人称“网络新闻专题”已经成为“网络上的深度报道”。

作为网络新闻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受众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践证明,贴近网民、以网民需求为前提的网络新闻专题才更具有社会影响性,和新闻报道价值性。结合对网络新闻专题的研究,作者个人认为常见的网络新闻专题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事件类、主题类、拓展类。

事件类网络新闻专题以报道最新发生的社会重大事件为内容,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等因素,决定了此类专题在报道时要把握报道的及时性和持续性。四川汶川大地震专题就属于典型的事件类专题,其突发地震是不可预见的;主题类网络新闻专题以可预见的重要活动、民众关注的人物为内容,具体可分为活动主题、人物主题两种。每年一度召开的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专题报道便属于活动类主题专题,而类似关于某明星演唱会的专题报道则归入人物类专题范畴;拓展类网络新闻专题则是对同一事件、不同观点的辩论争锋,或对同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不同的分析解读。

一、网络新闻专题区别于传统媒体专题报道的主要特征

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是任何媒体都必须遵循的新闻传播法则,网络新闻专题也毫不例外。建立在事实基础和本质真实之上,网络新闻专题可以及时、全面、深层次地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事实进行报道。下面就网络新闻专题与其他传统媒体的差异特征进行一下简要的分析讨论。

网络新闻专题具有的报道形式多媒体性。网络新闻专题可谓是传统媒体报道的集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报刊类纸媒主要借助文字、图片、图表符号;广播电台借助单一的声音符号;电视台借助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网络新闻专题以其独特的表现渠道,可以充分发挥、融合传统媒体报道之所长,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符号综合展示在一个平台上,构成多媒体信息的集合体,使专题内的信息传播更具视觉性、综合性,将新闻专题构建得更为立体化,进而有效提高传播的综合效果。

同类推荐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中非致力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非传播史中国对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为中国对非传播提供了生动范本,从中可选择中国的对非传播战略和外交战略。本书以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起点,详细剖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关系,认为非洲形象是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的产物。进而提出中国对非传播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起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从事国际新闻报道、非洲问题报道、非洲问题研究、媒体传播技巧研究、对外传播研究等工作和学习的读者能从本书收益。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热门推荐
  • 上海的黄金时代

    上海的黄金时代

    (上海的黄金时代)故事梗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画蓝图。小说的主人公丁振华在阁楼上做着美梦,被妈妈石破天惊的一声叫醒,不情愿地爬下了阁楼,吃完妈妈买来的大饼油条豆浆,今天是丁振华第一天上学,跟着妈妈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上学去了。随即拉开了上海这个平凡家庭几十年的生活轨迹。这个家庭的平静生活被政治风暴给打乱颠覆,爸爸丁昌兴被打倒,并且被抄了家,瞬间天就要塌下来了,妈妈王美静为了生计去做旅社的零时工,哥哥丁振东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去江西插队落户。一家人陷入了困境之中,没有面包没有牛奶,一切都在为了生活而挣扎。一方土地养一方人,上海人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自己的谋生方式,上海人也有拼搏,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确外地人都说上海人精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上海人会过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才是精明的本质。小说从上海一家的变迁,阐述了上海这几十年来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或多或少地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从这方面来说上海人是幸福的,作为一个上海人是骄傲的。丛燃
  • 菩提皈依

    菩提皈依

    掌心一颗凤眼菩提子,尘埃落定后斑驳着过往当初的树下,木鱼声声慢里,是谁的情愫在悠然滋长?一战相逢,一夜星烂,一赌输约,一诺成殇谁的身影在雪色里徘徊忧伤谁的歌声在古刹里尚留余响谁的容颜在铮铮誓言里泪流成行谁的烛光依然------等待着西窗师父,你会选择红尘,还是那一段时光?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
  • 站住,青春

    站住,青春

    桔梗花开了,你在哪里?曾经许下的沧海桑田,换来的却是你的默默无闻。今天他终于回来了,她站在开满桔梗花的校园里等待着让她牵肠挂肚的人终于回来了。可是青春不饶人。看着曾经青涩的恋人,心中却是万般无奈。曾经的那个他还存在吗?
  • 在动漫里的异世界生活

    在动漫里的异世界生活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你会选择吗?如果有一天,你能穿越到二次元世界,你会做什么?在无数个世界里穿梭,只为寻求自己活着的意义。到底是时空的旅行者,还是异世界的流浪者?。。。。。。。。。。。。。。注:本书是从sf轻小说网转移过来的,请新老读者多多支持!
  • 架空的战场

    架空的战场

    无意之中,老师将我刺伤,黄沙漫天,我却一人穿越神秘国度,为生存而参军,却不想卷入重重事件,我是谁,为什我我会来到这里,只有向前才能探知最后的真相
  • 瞧咱桃花沟这些年青人

    瞧咱桃花沟这些年青人

    在那极其惨烈、无比悲壮,艰难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那些日子里,地处老革命根据地、胶东半岛西端的掖南县凤山区的军民们,为此付出了撼天地、动日月,波澜壮阔、可歌可泣之伟大斗争。他(她)们的鲜血染红了凤山大地!他(她)们生命的鲜花开遍了凤山山河!谨以此作尽力再现那段革命历史,献给那些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出生入死、英勇作战和努力工作的人们......
  • 只为妖姬狂

    只为妖姬狂

    她是一代贤后,因为相貌平平遭皇帝嫌恶,被皇帝和他的宠妃害死之后她怨气难消,阴错阳差的她附体在她人身上,几经周折进入皇宫的她发现皇位依然移主,新皇对她情有独钟,可是她的心里却始终装着别人,身背妖女祸星的她如何在宫中安稳度日,再遇见心爱之人她又能否舍弃对她深情不已的帝王,宫中的尔虞我诈她又如何从容应对?敬请期待新作,只为妖姬狂!
  • 重生千金之姗姗归来

    重生千金之姗姗归来

    前世,18岁那一年被生父找到,一跃成了豪门千金,却没有想到再踏入豪门大门的那一刹那,就如同踏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20岁那一年父亲的突然离世,令母亲备受打击,摔成了植物人,而自己却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害死,整个集团落入了所谓的善良,温柔,高贵优雅的姐姐和自己往日最爱的男人手里...重生回14岁,所有害过我的人,我都要让你们生不如死!备注:第一次写小说,纯是写完简介在写小说,所以只有一个概念,希望大家不要嫌弃,谢谢大家啦!欢迎各位读者加入瑾之星辰QQ群,群号码:485665118
  • 傍上萌妻,老公很傲娇

    傍上萌妻,老公很傲娇

    【温馨暖宠文,坑品有保证!】沈珂敏与丈夫离婚后包.养了前夫的哥哥……苏堇奂。外人道苏家二少爷苏堇奂温润如玉,淡雅如风,可是沈珂敏却觉得这货傲娇的像只发了情的贵宾犬。沈珂敏觉得两次栽在苏家男人的笑容中虽然有点可耻,且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党,但是既然载了就努力的走出个结果吧。直到事情的真相一点点的浮现,她才意识到,其实她就是只猴子,装被苏家人逗。她说:“苏堇奂,我一直以为你弟是个猹,现在才恍然大悟你TM竟然是比猹还血腥的钢叉!”那么问题来了,闰土爱的究竟是猹还是钢叉?!*【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健康,时而调皮抽风没节操无下限】【宠为主调,小虐怡情,作者新人玻璃心吐槽请委婉温柔点】*苏堇奂:“我们重新认识一次吧,这次我一定坦诚相待。你好,我叫苏堇奂,长的帅气上的了厨房下的了厅堂,暖的了被窝卖的了萌的帅气小白脸,我极度求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