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600000025

第25章 文学与传媒艺术(1)

■张晶、于隽

一、引言

在大众传媒成为社会文化主导因素的今天,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命运究属如何?这是近年来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当美国的希利斯·米勒教授发出了“文学的终结”惊世骇俗之语,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国内一些著名文艺理论家的反驳,却又不能不使我们忧心于文学的命运与未来。视觉图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尤其是年轻人的主要审美方式,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流溢于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符号美感和浅表华采,使“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了几欲取代文艺理论的核心观念。于是,“文艺学的边界”也就成了令人争论不已的问题。文学理论队伍中的很多学者,也将“文化研究”当成了自己的主业。文学似乎已经成了被人怜悯的“明日黄花”。但是,如果要坦然地面对这个时代的文学和文化状况,建设和谐的文化体系,内在地、客观地认识文学和传媒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可能是解决问题的理性出路。

如果以为在当今时代文学扮演了与以往时代截然不同的角色,直白地说是从“骄傲的公主”沦落到了“丑小鸭”,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评价,或是出于对于文学命运的判断,或是出于对文学的怜悯和固守,我们觉得都还停留在“皮相”的层面。宣告文学命运的“终结”或怀疑它存在的合理性,固然是夸张有余;悲壮地坚守文学的原有疆界,为文学今天的风光不再而痛心疾首,其实也是底气不足。我们的看法是: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学借传媒艺术的风帆达于天下所能达之处,从未有今日这样传播之广;传媒艺术以文学为内蕴,为运思之具,得到了深刻的滋养。文学不同于传媒艺术,二者自然不可混同,但是互补共济,却有美好的前景,事实上也是如此!

二、文学的属性与其形态变迁

当今电子传媒已成为媒介的主流,更多的人醉心于电视和网络的世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文学的生存和发展都似乎成了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

雅克·德里达声称:“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这种可怖的预言,已经在我们这些从事文学研究的人的心头罩上了乌云,也引发了我们对文学命运的思考。而在我们看来,文学并未因为电子传媒的大行其道而面临灭顶之灾,但却由此而产生了其存在形态的重要变化。

从米勒的方式来看,似乎文学的危机是与其赖以传播的印刷文化让位于视觉文化的产物,并且由此而打破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二分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颇有价值的看法。从我们这个时代回望:文学的传播方式,当然是以印刷业的普遍发达为前提的。在米勒看来,文学似乎是与印刷技术共生的,印刷文化的主导地位让位给电子传媒,文学也就走到了末路。米勒说:“印刷技术使文学、情书、哲学、精神分析,以及民族独立国家的概念成为可能。新的电信时代正在产生新的形式来取代这一切。”如果从媒介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是有它的客观依据的。文学作为主要的审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印刷文化而发达的。但是,如果认为因为电子传媒的盛行而终结了文学的命运,并且连同文学研究的时代也成为了过去,这就未免对于文学的本质特征及审美属性理解得过于褊狭与浅表化了。在这里,我们愿意用赞成的立场来引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茵加登的话:“印刷品(被印刷的文本)不属于文学的艺术作品本身的要素,而仅仅构成它的物理基础。”无论是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其实都是文学的载体而已。

我们所要指出的是,其一,印刷文化并非是电子传媒可以取代的,印刷作为传媒在今天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文化的产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还要以印刷品的方式传播与保存;即便同样是图像,通过印刷或是电子传媒,给人的感觉并非全然相同的;其二,文学的发生远远早于印刷术的发明,其生命也不会因为印刷文化的式微而“寿终正寝”。从文学的基本属性来看,文学是与人类情感的存在相始终的。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在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终结的断言,我们是持明确的否定态度的。如果说电子传媒的广泛运用,使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与传统的文学畛域殊异的变化,文学在当代的传媒中与其他艺术产生了更大的共生性,这是我们的认识;而如果认为文学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那无论如何也是我们所不能苟同的。如同童庆炳先生所言:“这里我们必须给出一个个不会终结的过得硬的理由。这理由就在文学自身中。在审美文化中文学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场域。这种审美场域是别的审美文化无法取代的。”这种审美场域,童先生的理解是:“文学独特审美场域的奥秘,还在文学语言中。”“这里所说的读者阅读欣赏的时候,所领会到的不是文字内所表达的意义,而是文字之外所流露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意味。”“唯有在文学所独具的这个审美场域中,文学的意义、意味的丰富性和再生性是其他的审美文化无法比拟的。”这也就揭示了文学的语言美感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也使我们悟解文学能够永久存在的理由。

从文学的发生来看,文学可以推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口头谣谚,也可以延展到后印刷文化的任何时代!因为文学是无法终结的。电子传媒可以产生更多的文学样式,可以改变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也可以使文学得到更为直观的表演。原有的某些文学样式,在电子传媒时代淡化或边缘化,这是一个事实;但它并不能证明文学的没落与终结,倒是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中开宗明义的一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名言,颇能道出当今时代的文学存在状态。传媒时代自有传媒时代的文学形态。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其特殊的“艺术语言”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描绘客观情境。

茵加登称这种以审美价值为其主要价值的纯文学为“文学的艺术作品”,并说“文学作品首先指美文学作品”而作为“文学的艺术作品”,语言文字的形式美感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其他任何艺术门类和媒介都无法取而代之的。古人所谓“诗者,吟咏情性也”。“情性”可以泛指人的情感,而“吟咏”则是指通过语言的音韵之美加以抒发和表达。这可以推而广之地表述文学的一般性特征。即便是叙事性的文学创作,也同样是要有语言的美感的。孔子所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便是对语言的美感要求。

文学创作不是人们的自然语言,而是语言的审美化。无论是叙事性的语言,还是抒情性的语言,都是通过语言的修饰,使之产生美感。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首篇《原道》中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认为“文”作为“道”的外显,与“天文”、“地文”之美一样,是以语言美感而成为“五行之秀”“天地之心”的。刘勰的《原道》篇,是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深刻阐明,也揭示了文学是以语言美感来抒写情性的性质。《原道》篇又说:“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日新。文王患忧,繇辞炳耀,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才,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镕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也是从史的意义上指出文学是语言美感的自觉。由此来看文学,则文学并无“终结”的理由。无论大众传媒如何盛行,视觉图像成为人们的普遍审美对象,语言美感的追求,并不因时代变迁而消弭,恰恰是因文化发展而深化。即便是今天这样的视觉文化成为主要的文化类型,文学也没有失去它的魅力,而是以更多的新样式展示着生命的光韵。

文学作为审美对象,其审美途径并非只是阅读,而是通过阅读,而产生视觉和听觉的两类意象。这一点,恰恰又在传媒艺术中得到了最为现实的搬演。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为欣赏者创造出成为审美对象的内在视像,无论叙事或抒情者皆然。著名的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称之为“表演”。他所说的“表演”,其实就是根据作品的语言文字基础而在头脑中形成视听的审美意象的过程。杜夫海纳说:“作品正是要求表演才能把自己呈现为审美对象。所以我们这里讲的是真实性,而不是现实性。作品的现实性是指它根据表演与否而所是的东西;作品的真实性是指它想要成为而通过表演恰恰成为的东西:即审美对象。”在这个“表演”的过程中,视听美感是综合在一起的。刘勰在论“情采”时指出文学意象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形文”和“声文”,都可以视为文学作品内在审美意象物质性的审美要素。“形文”主要构成视觉美感,“声文”主要构成听觉美感;“情文”,乃是指交织着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的精神性机理。在刘勰看起来,意象的物化,不仅是以文字构形,将心中的视像传写出来,同时,还应该有和谐悦耳的声律,这是意象审美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换言之,刘勰认为意象的审美要素不是一维的,至少是形、声二维的。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的“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正是揭示了意象的视、听二维性质。我们今天的传媒艺术是声画的综合体,视觉图像必须配合以声音美感。文学中的语言美感,对于传媒的视听美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大众传媒艺术难道是扼杀文学命运的罪魁?因为大众传媒的盛行而使文学放逐于无家可归?我们当然不作如是观!但问题是对于文学在今天的存在形态要有一个新的观念。如果仅以传统的文学样式是否还是大受人们青睐作为尺度,那就只有慨叹文学的式微了。而如果以语言美感作为文学的根本属性,就不难看到文学在今天的文化舞台上大展身手。其实,问题不应该是这样的提法,因为文学压根儿就不存在终结的问题。但是,文学在以电子科技为技术条件的大众传媒时代变换了很多“身形”,也许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形态了。其实,这对文学来说并非是“第一次”,自然也非“最后一次”。以中国古代而论,古近体诗曾经是人们最主要的审美方式,而从近代以来,它们早就退居其次了。小说在其初起被视为“旁门左道”,现在谁又能否认小说作为文学的主要样式的地位呢?传媒艺术的盛行给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文学的存在形态较之以往大有不同,传统的文学样式有些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淡出了,而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又凸显出来,这些新的文学样式基本上都是与传媒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但又不可以忽略它们的文学属性。如电视剧本、综艺晚会的解说词等等,都可以视为新的文学样式。

三、传媒艺术与文学的审美运思

传媒艺术,指大众传媒系统中以电视传播方式为主要载体的艺术创作、作品与接受的总称。它所包括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视剧、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戏曲、电视散文、小品、综艺晚会、MTV,甚至广告也可以进入此列。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借大众传媒以传播之,却由此而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的该样式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效果的新质。比如MTV,传统的音乐主要是以旋律之美诉诸听觉,而MTV则是通过画面来表现那些美妙的歌声和乐曲所供人想象的内容。

电视舞蹈,突出了电视传播适合于舞蹈的某些方面,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传媒艺术是以动态的图像和声音的有机结合为其基本元素的,各种艺术形式进入大众传媒系统,一方面得到了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也必然产生与原来的效果不尽相同的变异。这种变异是统一于传媒艺术的总体性质的。大众传媒成为当今时代最具能量的传播载体,同时,又有着整合统领其他艺术样式的重要功能。

大众传媒无疑是以通过视觉直观来取得其最大化的审美诱惑的,当然与视觉图像相配合的音响也是其重要因素。视觉文化在当今的文化格局中占据了首屈一指的王者地位,以电子技术乃至数字化技术为其基础的大众传媒,自然是始作俑者。但是真正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图像,却不可能是纯然感性的和表层的,必然有着内在的意蕴和灵思,有着叙事的逻辑,也有着语言美感的框定。大众传媒不可能只是依靠无逻辑的图像来获得受众的,而是要以内在的灵思和叙事逻辑来结构图像。从这个方面来说,文学对于传媒艺术而言是须臾不可离开的。文学是必须运思的,而这种运思是以内在视像作为基本元素的。大众传媒在很多时候是以直观的图像来传达这种运思的,或者说大众传媒的图像表现是以文学的运思为其联结方式的。尽管时隔千余年,刘勰关于“神思”的论述,仍然是非常能够说明文学的运思性质的,其云:“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同类推荐
  •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本书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展开论述,内容包括班主任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从怎么办到怎么做、做学生心灵的捕手、班主任要会开展人格教育。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热门推荐
  • 郭果修仙记

    郭果修仙记

    本文是一部纯粹的修仙文,创意丰满,充满趣味,催人奋进。这部书不是伪装的武侠文、不是变形的西游封神、没有色色的文字,也不是科幻的结合文。作者只想呈现给读者一部引人入胜的修仙文,让读者在修仙的世界里感受美好的传统道家修行人生,一个少年,在修仙资源极其贫乏的下界,以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加上一点点的运气,以不可思议的经历,踏入修真界。也许从平凡到不平凡,就意味着一个不可思议,接另一个不可思议,再接下一个不可思议……许许多多的不可思议连接起的人生就会形成非凡。非凡即脱凡也,脱去凡身成就仙身,可称之为大道。
  • 控梦东京

    控梦东京

    既烧脑十足,又摆脱高智商小说惯有的沉闷色调,充满温情,平易近人。既是畅销书单上的床边读物,又能满足烧脑热爱者的挑战欲望。
  • 爱上大明星:我是你的女N号

    爱上大明星:我是你的女N号

    不过是在机场送好友出国,怎么突然之间……被大明星拉上了车……送进了医院……签订了契约……成为了大明星的圈外女友……和喜欢大明星的男男女女争宠……更可怕的是,她竟然喜欢上了这个冷漠傲娇的明星!救命啊!
  • 佣兵猎人

    佣兵猎人

    执行最后一次任务的时候,陆楠的女朋友却意外的受了重伤,陆楠按照师父的要求去寻找一株救命草药,历经千辛万苦找到药草之后,却发现自己兄弟和女友都是假的,都是被人假冒的……
  • 狂妃猛兽:相公气场很强大

    狂妃猛兽:相公气场很强大

    21世纪里,有着一个顶级特工组织,王牌。而里面第一女特工,明若轻,也是世人皆知的血王,死在了心爱的第一男特工凌川的手下。一夕穿越,她俯身在了明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一个跟她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你去死吧!”这句话,她这辈子听过无数次,只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对她说过“让我来保护你”,哪怕是那个第一男特工也不曾对她说过这话。上辈子,她为陵川而活,这辈子,她要为自己活一次!【新人新文~~~不喜勿喷~~~】
  • 好不容易忘记你

    好不容易忘记你

    美丽的外表,透明的翅膀,神秘的精灵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这种精灵...是爱吗?为什么我有种想抓住你的冲动?“你,爱过我吗?”雨中的少女看着同样在雨中的男子,朱唇轻启,湿漉漉刘海遮住了她的眼,看不清表情。男子停下脚步,插在口袋中的手微微颤抖,“没有。”回答得很是干脆,眼中却出现丝丝迷茫,继续向前走,只留雨中的少女一人在原地。你的笑还是那么有感染力,似乎可以感染你身边的所有人,犹如冬日之中的太阳,带给人所有的温暖。但,为什么?为什么要对我那么冷淡?就因为我喜欢你吗?直到我终于放弃你......
  • 连邺和田田

    连邺和田田

    “莲叶何田田”这是田田知道眼前的教官名字后的第一想法。她在想这是不是就是缘分。连邺早就知道田田这号人物,家里老爷子从小就告诉他已经帮他找好媳妇了。第一次见到感觉就是要尽快娶回家。
  • 我萌我任性,最萌小天才

    我萌我任性,最萌小天才

    依照穿越剧本来说,穿越不该是这样的。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T_T但咱不怕,窝有强大的内心。遇见怪兽我不怕不怕啦,窝实力很强大,窝不怕不怕不怕啦~~o(≧o≦)o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名家经典珍藏:茅盾小说选

    名家经典珍藏:茅盾小说选

    本书收录了矛盾的《幻灭》、《创造》、《自杀》、《林家铺子》、《赵先生想不通》等多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