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600000026

第26章 文学与传媒艺术(2)

这里讲的便是文学的运思过程与审美机制。文学之思有着充分的主体性特征,它必然地超越外在的客观现实的时空限制,而创造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审美时空。

这种运思不是空的,而是以内在视像为其载体的,因此刘勰访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个“物”,便是物象,其实是一种内在的视像。刘勰又在《神思》篇的“赞”中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高度概括地揭示了“神思”是以“象”为运行载体的,也即我所说的“内在视像”。“情变所孕”则说明了文学运思的动力因素,就是情感变化的孕育。文学运思同样必须是以语言美感为其物质材料的。刘勰又指出了作家诗人是以具有美感力量的语言来使这种内在视像得以物化的,他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所谓“定墨”,是以语言表达出来,成为作品。声律则是语言的音韵之美。

文学运思的功能更在于其个性化的艺术表现,而这也在于内在视像的与众不同,这也需要语言美感的卓异,因为运思的工具正在语言。刘勰在《情采》篇的赞语中所说:“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所为“心术既形”,其实就是内在视像的物化外显,这正是用具有美感的语言来表现之。不要误会,认为我们所说的“语言美感”只是语言的华美,“语言美感”指语言的情感力量与结构功能。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作品语言很可能是冲淡自然的,像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如此等等。文辞之美,关键在于不同情感的有机构成,对于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感染与震撼。关于文学语言的情感性质,中西文论都有不少精彩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论家钟嵘谈到诗的发生机制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些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语言的独特表现,于此是不可缺少的。南朝文论家萧子显说:“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无穷。俱五声之音响,而出言异句,等万物之情状,而下笔殊形。”“无象”并非没有内在视像,恰恰是说“象”的“变化不穷”。语言的“异句”,是其独特的表现;而“内在视像”的奇妙,正在于“下笔殊形”。

内在视像是文学与传媒艺术相通的基本要素。文学之所以融通于传媒艺术,或者说传媒艺术需要倚重于文学的,首在于文学的内在视像。我们可以对美学的本质主义进行质疑甚至解构,但是,不能将审美降低到仅仅是表层直观的拼贴或快感的充斥。

审美当然要给人以表象的愉悦,而同时更是情感的牵动与感荡。文学之所以不同于非审美的文字,就在于其能以表象的形式使人得到审美感受。我们知道,非审美的文字,如哲学的、科学的或公文的文字,是要以逻辑的力量,概念和推理的明确无误来获得其效果的,逻辑思维是其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情感的、表象的东西,在论著中是不能作为基本的要素的;我们在理解和掌握这类文字时以理性为主。而文学的审美创造及接受则不然,它们时时都在以内在的视像来兴发感染我们,无论是抒情的还是叙事的皆然。

其实,文学所以使人得到美感,是因其传达了普遍的表象之美和情感认同。在审美过程中,这是不通过概念的方式而是通过表象的方式来获得的。康德对此所作的阐述,于今仍然是符合审美实际的。康德说:“如果人只依概念来判断对象,那么,美的一切表象都消失了。那么也不会有法则可依据来强迫别人承认某一事物为美。至于一件衣服,一座房屋,一朵花是不是美,就不能用理由或原则来说服别人改变他的评判了。人要用自己眼睛来看那对象,好像他的愉快只系于感觉;但是,当人称这对象为美时,他又相信他自己会获得普遍赞同并且对每个人提出同意的要求;与此相反,每个人的感觉却只靠这位欣赏者和他的快感来决定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鉴赏判断里除掉这不经概念媒介的愉快方面的这种普遍赞同以外,这不设定什么;这就是一个审美判断的可能性,能视为同时对于每个人都有效。”不经由概念的普遍有效,不是逻辑的,而是情感的,是共通的情感原则。康德明确地将审美与概念的普遍有效性区别开来,他因此又说:“审美的、不基于任何概念的普遍有效性,是不能引申出逻辑的普遍有效性的:因为那种判断完全不涉及客体。”康德认为表象才是审美的主要媒介,而概念则不是。康德所说的“表象”,当然有明显的心理学色彩,而我们将创作和欣赏中在主体头脑中出现的形象称为“内在视像”,主要是和外在的视像相对而言的,也是由作家或诗人的语言构造出来的。它是用以表现作家的情感而打动欣赏者的情感的。对此,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的表述是:“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这是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变成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而不是一种征兆性的东西或是一种诉诸推理能力。”

四、传媒艺术美感的文学提升

传媒艺术要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情感的感染,不同的样式当然有不同的艺术语言,但它不应是无意义的表层图像的聚合,这是肯定的。传媒艺术给人以更多的直觉快感,给人以娱乐的享受,这是当下的事实,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但是,娱乐不等于无知的傻笑!如果将传媒艺术降低到逗人傻笑的地步,那还成其为“艺术”吗!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些媒体中的节目,就没有什么美感可言,也没有什么智慧可言,有些“有奖竞猜”,连小学生的知识水平都不如。这又岂是传媒艺术的题中应有之义!娱乐当然不是理性推导,但也不是要降低人的理性水平和智慧水准。就其应然而言,传媒艺术是要通过视听方式,以直观的途径,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快感,给人以情感的共鸣,给人以智慧的印证的。娱乐当然不在我们的否定之列,因为娱乐可以给我们带来身心的享受。

娱乐是使原本紧张的身心得以缓释与松弛,从而产生快感。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审美是令人解放的”,在“令人解放”的审美文化中,娱乐和游戏不能不占有足够的份额。娱乐的需要,也是人的审美需要的主要成分。用席勒式的命题来说,娱乐可看作是一种“溶解性的美”。娱乐使人松弛,所产生的是一种“溶解性的美”。在他看来,人性的观念与美的一般概念都是直接来自理性,人性观念的圆满就是美。但是现实中的人与观念中的理想人不同,他受到各种限制。

这些限制总的说来有两种:一是单个的力片面活动破坏了人的本质的和谐一致,造成一种紧张状态;另一种是两种基本的力的同时衰竭,造成一种松弛状态。人在经验中基本上是处于上述两种状态,因而美在经验中对人的作用也有两种:适用于前者的是溶解作用,以恢复和谐一致为目标;适用于后者的是振奋作用,以恢复力为目标。“溶解性的美”也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宁静的形式缓和粗野的生活,即以形式解除物质的统治;另一是作为活生生的形象给抽象的形式加上感性的力,即以实在解除概念的统治。娱乐则是通过轻松和谐的快感,使人们在现实中的紧张得以“溶解”。席勒如是说:“我曾经断言,溶解性的美适用于紧张的心情,振奋性的美适用于松弛的心情。——因此,片面地受法则控制的人,或曰精神紧张的人,须通过形式得以松弛,获得自由。”娱乐可以使人在松弛中得到美感,而非降低人的智慧及对美的鉴赏能力。

审美“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当下的文化现实,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津津乐道的,大众传媒于其中起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是“始作俑者”的作用。我们没有责怪大众传媒的意思,但是,人们迷醉于那些无处不在的图像,并且施施然地称这就是“审美”了,这又不能不溯源于大众传媒。在人们“咸与审美”的今天,“审美”几乎挂在所有人的口头,而审美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弄得浅薄不堪了!诚如鲍德里亚们所看到的,“在这样的超现实中,实在与影像被混淆了,美学的神奇诱惑到处存在,因此,一种无目的性的模仿,徘徊在每件事物之上,包括技术性模拟、声名难定的审美愉悦”。“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物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在这种情形下,审美的意义究竟还剩下了多少?德国美学家韦尔施很是担忧地说:“在表面的审美化中,一统天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这一生气勃勃的潮流,在今天远远超越了日常个别事物的审美掩盖,超越了事物的时尚化和满载着经验的生活环境。”目前的大众传媒在很多情况下,具有詹明信(即詹姆逊,英文名Fredric Jameson)所批评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即缺少深度。在詹明信看来,“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正是后现代文化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说穿了这种全新的表面感,也就给人那样的感觉——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对于这样的“审美”现实,盲目的乐观并非完全可取,有所反思,有所批判,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遏止图像的大批量生产与复制,视觉文化的环境就是由此造成的。退是退不回去的,再者说也没有必要倒退,莫不如思考一下如何提升的办法。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图像生产都有深意蕴含,生产者的素质和生活的规模与速度使这种理想化的程度难以实现。但是传媒艺术呢?传媒艺术也是艺术,而且是当今时代最为强势的艺术。是艺术就要有艺术的品位、艺术的形式、艺术的高度、艺术的蕴涵。仅是杂乱无章的图像不是真正的传媒艺术。我们现在面临的文化现实,真正的艺术含量较为稀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视觉对象较之有内涵有分量的艺术品要多得多。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也是有必要救赎的。

传媒艺术不仅是图像呈现,还应该是有内在意蕴,有优美的艺术形式的视听一体化的创作产物。传媒艺术的很大一部分功能使人得到娱乐,但是,娱乐难道等同于浅薄无聊吗!当然不是。对于一个有一定品位、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人来说,娱乐是感受到沁人肺腑的美的享受,而不是被人搔着腋窝发出的笑!即便是以引人发笑为目的的小品、相声情景喜剧等类节目,也是让人们在由衷的笑声中感悟到生活中的某种道理。在声画一体的传媒艺术中,语言美感(不是指华丽,而是表达意义的确切、智慧和精炼),尤其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没有语言美感和视觉图像的配合,是无法成其为传媒艺术的。文学的内在视像及语言美感,正是可以给传媒艺术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

同类推荐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热门推荐
  • 萌妻来袭:首席老公惹不起

    萌妻来袭:首席老公惹不起

    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南爵就是那个“没有人”。他是环保人士,“要节约用水,所以你要跟我一起洗澡。”他体贴善良,“老婆,让我给你的大姨妈放十个月的假好不好?”他爱老婆,“我在床上有多用力,就证明我有多爱你。”他宠她上天,“老婆,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阮小绵体内的洪荒之力终于爆发,一拳过去,“你才是如花,你全家都是如花!”
  • 倾城颜:一生一世一双人

    倾城颜:一生一世一双人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书不断修改中,大家耐心等待,谢谢!)
  • 故城决

    故城决

    一个书生,从进入朝堂的那一刻起,就卷入了惊天的阴谋!诡异奇案!南海鲛人!神秘蛊毒!征战已经开始,一介书生生死徘徊间得了怪异体质!建功立业,前方困难重重!若想跳出这场惊天阴谋,那就只有变强!若想保护心爱之人,那就只有变强!争戈四起!看洛空究竟如何杀出重围!
  • 科幻2040

    科幻2040

    科幻2040是一种“精神食粮”主角是亿万富翁依隆·马斯克。《科》剧专门为梦工作而生,专门为名导量身定制,专门满足你的火星梦!让你至少领先10年到达火星,物超所值,得手稿者得得票房,见剧本者如见卡梅隆!《科》剧带你直通未来。
  • The Cruise of the Dolphin

    The Cruise of the Dolph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骄傲的季节

    骄傲的季节

    “2011年最值得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精选自2011年报刊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故事精彩,题材多样,符合少儿喜爱故事的天性。不仅有少儿领域具有导向性作家的作品,比如常新港、老臣、曾小春、潭旭东、范锡林、黄春华、彭学军、余雷、章红、汤素兰、龚房芳、凌仕江等,还有一大批新锐少儿作家,比如曾维惠、两色风景、毛小懋、喻虹、汤汤、麦子、徐玲、贾颖、谢倩霓、李宏声、王宜振、慈琪、何腾江、周锐、杨士兰、贾月珍、吉葡乐、陈亦权等人的作品。可谓2011年度少儿文学领域的权威选本。
  • 乱星图

    乱星图

    “你们一个个成天都想着逆天,封天,焚天,你们这样做有想过天的感受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情,冷眼看世态炎凉?且看一个未成年天如何用无情心做有情事。……这是一个非典型无限流故事。
  •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失去母亲的女主身负师傅交代的计划来到了男主的身边,与男主纠结了的爱情史,可为坎坷,但因故事的真相,反目成仇……直至四年后,女主肩带萌娃回到开始的一切,与男主的偶遇,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次紧紧相扣……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新幻想时代

    新幻想时代

    起源,盛衰,终结……宇宙万物都逃不开这样一个过程。生命终结时的挣扎,星球毁灭前的恐惧,宇宙即将轮回,众神也在抗拒!这是诸神打造出的游戏,这是打破命运跳出轮回的最后努力!在争分夺秒的末日拯救之中,坑蒙拐骗、厚黑腹黑无所不用!叶木只想不被践踏,却不想未来需要他踩着众生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