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是明朝名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注重补肾,善用熟地是他的学术特点。之所以注重补肾,和张景岳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张家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张景岳13岁随父到京,从师名医,得以广游豪门,结交贵族。贵族非庶民可比拟的精神消耗,显然是他们肾虚的重要原因,“熟地”这种相对平和的补肾药就成了张景岳手中的常用药。
有一次,张景岳到一个农村,发现当地的人因为饥荒没得吃,纷纷挖土茯苓为食,结果惨死无数。张见到此况,马上把随身带的熟地分给众人,让大家煮熟后充饥,并告诉农民,可以到山上挖了生地蒸晒成熟地之后充饥,结果这一带的人因此得以活命。
土茯苓不是茯苓,后者有健脾作用,而土茯苓更多地用于利尿和解毒,不能久服,特别是阴虚的人,如果过食要加剧虚损。用土茯苓充饥就等于用药物消耗肾阴,吃得越多,消耗就越多,所以过食者可以毙命。如果说,贵族的肾虚是因为挥霍太过,人体的这个火苗烧得太旺、太快而导致的,那么吃土茯苓的农民就是在给生命之火泼了一盆冷水,自然也要提前熄灭。在这两种情形下用熟地,都是给生命之火“加油”,帮助生命延续。
广东人一直有煲“熟地龙骨汤”养生的食疗习俗。这道汤多在夏天喝,用当地人的话说,能下火还能补虚。他们的汤中有时候用的是生地,生地蒸晒之后才是熟地,或者是生地、熟地各半,和猪脊骨(俗称龙骨)一起炖,带一点点药味,但和骨头的香味混在一起,至少不难接受。
生地和熟地的区别在于,前者性质偏凉一点儿,养血的同时还能凉血;而熟地则补肾养血的力量更大。在夏天的时候用生地,或者是生地、熟地各半,就同时具有清热的效果;而猪脊骨中有骨髓,这是中医很看重的补肾之品,与生地、熟地一起煲的汤,可以弥补广东夏天炎热对人体的过度消耗。
之所以广东人一直讲究煲汤,就是因为气候的炎热使他们比其他地方的人更能感受生命的消耗,不像北方,寒冷的秋冬正好让身体修复、收藏。为什么用补肾阴的熟地煲汤,而不是用补肾阳的药物,比如肉桂、附子之类?按理说,从药物的爆发力上,后两者更大。前面我们讲过,肾阴虚比肾阳虚的虚损程度更高,而补肾阴的药是“加油”,补肾阳的药是“助燃”,对于环境的炎热已经把生命的火苗拨到很旺的广东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给火苗“加油”“添柴”,使得四季都不得不燃烧的火苗能长久地燃烧下去,所以才选择了熟地这种更能从根本上补肾的药物。这个汤不独在广东,所有想在生活中补肾的人都可以经常食用。
慈禧养生得益于“粳米锅巴”
北大医院的一位儿科医生,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新生儿因为腹泻住院治疗,腹泻治好之后回家,孩子母亲觉得孩子一直在腹泻,营养肯定跟不上,就急着想通过食物给孩子把营养补上。孩子一直喝配方奶,这个心急的母亲擅自决定,给孩子多加了几勺奶粉,用同样的水量冲好了牛奶喂下去。很快,孩子又开始哭闹,而且越来越严重,没办法,再次抱到医院。医生一检查发现,孩子就是因为这瓶过浓的牛奶喝成了“出血性肠黏膜炎”,比之前的腹泻问题还要严重。
怎么会如此?因为过浓的牛奶的渗透压很高,喝进肠道之后,就要从肠道里吸收水分,达到渗透压的平衡,肠黏膜里的水就这样被过浓的牛奶吸干了,肠道因为缺水导致了出血性坏死。这个看起来很深奥的原理,在我们吃脱水的食物时都一样,我们吃饼干、炒花生之后都会口渴,甚至会上火,就是因为它们含水少,进入身体内就要吸收身体里的水,身体因为缺水而感到渴,因为缺少水而上火。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就是脱水食物的缺点。
但是如果一个人像前面所写,因为虚寒已经开始“漏水”了,“漏”在身体里的水就需要这种能“上火”的药物和食物帮助吸水,比如,药物里由生姜制成的干姜、炮姜,食物中炒过的五谷,都是可以温补脾气、减少“漏水”的。
北京儿童医院每年都接诊很多“秋季腹泻”的儿童,虽然这病不要命,但因为没有特效药,很多孩子会持续腹泻很长时间,家长为此很着急。有经验的医生推荐给他们一个偏方,很简单但很管用,就是用小米,洗净后先在铁锅里翻炒至发黄,又不到煳的程度,之后再加水煮粥。这种炒过的小米煮的粥,对腹泻孩子的脾气养护很有帮助,腹泻会因此明显缓解。这是因为炒过的小米热性增加了,“吸水”的能力也就增强了。其实,在中药里,有很多类似的药物,如炒稻芽、炒谷芽、炒麦芽,都是在脾虚、大便不成形的时候用到的。
慈禧是很讲究养生的,清宫医案的研究者发现,在慈禧的食谱中,虽然各种菜式不断翻新,但每天都不能缺的却是“粳米锅巴”,几乎无一日不吃,有时是干吃锅巴片,有时配料做成菜,有时研末调服,直至临终前,她还忘不了吃锅巴。据记载,1908年11月14日,即慈禧去世的前一天,女御医施焕给她所拟处方为:粳米饭锅巴焙焦,研细末服用。
锅巴就是经过炒制,略微炭化之后的五谷,炒制、炭化之后,粮食中的部分糖分得到分解,食后更易于消化。同时,锅巴是脱水的食物,本身因为脱水而性质偏温,等于给虚损的胃肠补充了能量,让它们也上上火,不太严重的脾气虚寒问题,每天用锅巴就随时纠正了。慈禧的保养效果一直被研究者称道,其中,粳米锅巴这种每天生活中都有的“补脾小吃”,也起了很大作用。
西洋参能预防“热中风”
前面讲过一个病例,患者因为血栓导致了“继发性痴呆”,血栓缓解的时候,人就明白一点儿,血栓加重时,人就变得糊涂。每年夏天,都是他病情容易加重的时期,特别是天气特别闷热的时候。而且他的加重有几个环节,先是总犯困,白天也要睡,其次是小便控制不住,每次起床时,找不到厕所,站在地上就开始尿。家里人都有经验了,这种情况如果不赶紧输液,接下来走路就开始摇晃了,总之血栓病又要犯了。
这种情况,从西医讲,就是一种“低灌注性脑血栓”,也称“热中风”,之所以夏天容易发生,就是因为夏天天热,人体的消耗是最大的,所以四季如夏的广东会有煲汤的历史,就是要借此补充消耗的体力。
有调查发现,0℃以下的冬季,32℃以上的盛夏,是一年中的两个中风高发期。盛夏高温时节,相对湿度在70%~80%时,人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人体每天要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水。虽然这对人体防暑有益,但是,血液循环要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把血管“灌满”,保证血管的灌注量;当水分补充不足时,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消耗过大,人体就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变虚,而进化高级的器官组织在人体变虚、变老时,是最不能承受的,会率先表现出问题,比如大脑。所以这个患继发性痴呆的患者,才会在夏天出汗过多、身体消耗之后,首先表现出脑力下降;而使他脑力恢复,乃至血栓得以控制的,并不是输液,而是“生脉饮”。
他的家人发现,每次给他喝了西洋参水,或者吃了“生脉饮”之后,首先好转的是不睡觉了,接下来就是自己知道小便去厕所,而且血栓的其他症状,比如走路摇晃、歪斜也就此打住了。
“生脉饮”的成分就是党参、麦冬、五味子,和西洋参一样,都是补气的药物。和那些补肾阳的药物相比,虽然补气药的力量稍微弱一点儿,但改变低灌注引起的中风以及痴呆还是可行的。如果这个人的痴呆是原发的,或者程度严重,不像现在这么还有缓解的空间,仅仅靠补气药力量就不够了,中医一定会用到补肾的药物,比如山萸肉、黄精等能弥补“髓海空虚”的药物。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的虚损有个进程,是从气虚到阳虚、阴虚,或者说从脾虚到肾虚。这个患者还在中间状态,所以人参类的补气药就可以缓解。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虽然很多人觉得秋冬进补,夏天不该吃补药,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夏天更需要补,只是补的应该是气。很多本身就体质弱、血压偏低的中老年人,一到夏天就出现哈欠不断、浑身无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症状,这时候,绝对不能以“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来概括为常态,要马上想到会不会是“热中风”的前兆,这个时候就应该补点儿西洋参之类的补气药了。
我之所以只推荐了西洋参,是因为西洋参除了补气之外,还有补阴的效果,夏天是气阴两虚的,而且西洋参没有上火的问题。如果这个人除了上述的困倦状态,还有大便不成形、吃点儿凉的就腹泻的症状,那就索性吃“生脉饮”,因为“生脉饮”里的党参热性比西洋参高,除了能补气,还能减轻大便的“漏水”问题。
“药王”孙思邈对这种虚损的防治更有独到之处,他提倡人在五月的时候就吃一点儿五味子,为的是防止夏天过度消耗。阴历五月,相当于阳历的六月,是初夏,在这个时候提前防范“hold不住”的问题,是非常及时的。
“安宫牛黄丸”救不了寒性昏迷
稍微懂点儿中医的人都知道“安宫牛黄丸”,这是中医“镇店三宝”之一,其他两宝分别是“紫雪丹”和“至宝丹”。这三种药都是治疗性质危重的热性急症的,这些疾病在过去是中国人的大劫,很多人因此不治。在没有退烧药、抗凝血药,不能输液、打针的过去,包括高热不退、昏迷不醒等危重症,就是靠这“三宝”起死回生的。其中的“安宫牛黄丸”更是最能救命的一个,很多人或者因为高热,或者因为脑出血,或者因为外伤导致的昏迷不醒,西医已经宣布不治时,这个药经常能创造奇迹。
我的一个同学在美国开诊所,刚到那里不久就遇到了一个美国男孩子因为车祸导致脑外伤,已经昏迷一个多星期了,当地医生告诉家属很可能以后就处于“植物状态”了。我这同学去看后发现,患者虽然昏迷,但年轻,身体很壮,包括呼吸的声音也很粗壮,于是就把自己从国内带去的“安宫牛黄丸”通过胃管灌进去,结果灌到六七丸的时候,男孩子就清醒了,我那同学顿时成了当地的名医。
我公公是外科医生,一次给患者手术时,自己突发脑出血,当时就倒在手术台上了,很快开颅取出了血块,但就是昏迷不醒。他生病前,血压一直高,而且昏迷之后始终鼾声很大,面色也涨得很红。我马上想到了“安宫牛黄丸”,也是通过胃管灌进去,每天两丸,连续三天,人就醒过来了。从那时起,一直不太相信中医的他,开始对中医另眼相看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很多人把“安宫牛黄丸”视为救命药,往往会收藏几丸在家,以防不测。但是,“安宫牛黄丸”并不是对所有的昏迷都有效,前提是,这个人一定是热性的。热性昏迷的典型表现是:面色红,体温不低,呼吸声或鼾声很响,双眼、牙关紧闭,手也攥得紧紧的,这些在中医里面称为“闭症”。
当患者昏迷,但其他症状与此相反时,比如,面无血色,颜色偏淡,甚至皮肤冰凉,呼吸声音很低,眼睛、嘴都微张,手也是松开的,给再多的“安宫牛黄丸”也无济于事,因为这种昏迷是中医里的“脱证”,和“闭证”的性质完全相反,属于严重的虚寒症。这个时候,患者已经虚损到了肾气这一关,是大脑“hold不住”的结果,甚至可以说,和那些撒手人寰的临终者只差一步之遥了。而“安宫牛黄丸”是大寒的药物,这种“脱证”患者的火力已经很弱了,根本经不起寒凉药物的“去火”,这个时候要是用了“安宫牛黄丸”,不但无效,甚至可以加快死期的到来。这个时候应该用的,就是中医著名的急救药“四逆汤”了。